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安如泰山的本义 安如泰山   [ān rú tài shān]_成語解釋_成語出處_成語造句_近義詞_反義詞_相關成語_成語接龍_英文翻譯

火烧 2021-10-08 14:00:44 1050
安如泰山 [ā rú tài hā ]_成語解釋_成語出處_成語造句_近義詞_反義詞_相關成語_成語接龍_英文翻譯 安如泰山 [ā rú tài hā ][安如泰山]成語解釋形容象泰山一樣穩固,不可動

安如泰山   [ān rú tài shān]_成語解釋_成語出處_成語造句_近義詞_反義詞_相關成語_成語接龍_英文翻譯  

安如泰山   [ān rú tài shān]

[安如泰山]成語解釋

形容象泰山一樣穩固,不可動搖。
褒義

[安如泰山]成語出處

漢·枚乘《上書諫吳王》:“變所欲為;易如反掌;安於泰山。”

[安如泰山]成語造句

1. 在敵人的強大攻勢下,我軍陣地安如泰山。

[安如泰山]成語故事

關國是當時諸侯中的大國,吳王劉濞(bi)野心很大,對中央政權心懷怨望,暗中圖謀叛亂。漢景帝任用富有才能的政治家晁錯為御史大夫,晁錯主張削減各諸侯國的領地,加強中央的權力和威信,鞏固國家的統一。劉濞看到一些諸侯王紛紛被削減了領地,知道自己也在所難免,於是聯絡楚、趙、膠西、膠東等國的諸侯王陰謀策劃叛亂。

安如泰山的本义 安如泰山   [ān rú tài shān]_成語解釋_成語出處_成語造句_近義詞_反義詞_相關成語_成語接龍_英文翻譯

枚乘清醒地看到劉濞陰謀反叛的禍害,寫了《上書諫吳王》對劉濞進行勸諫。在諫書中,他說:“您要是能夠聽取忠臣的話,一切禍害都可以避免。如果一定要照自己所想的那樣去做,那是比疊雞蛋還要危險,比上天還要艱難的;不過,如果能儘快改變原來的主意,這比翻一下手掌還容易,也能使地位比泰山還穩固。”但劉濞執迷不悟,加緊進行陰謀活動。於是,枚乘只得離開吳國,到梁孝王劉武府中做了賓客。公元前154年,劉濞聯絡楚、趙、膠西、膠東等諸侯王,以“清君側、殺晁錯”為名,起兵叛亂。歷史上稱“吳楚七國之亂”。

漢景帝聽信讒言,殺了晁錯,向諸侯王們表示歉意。這時,枚乘又寫了《上書重諫吳王》,勸劉濞罷兵。劉濞還是不肯回頭。不久,漢朝大將周亞夫率領軍隊打敗了吳楚叛軍。楚王劉戊自殺,吳王劉濞逃到東越被殺,其餘五個王也落得自殺或被殺。這場叛亂只有三個月就徹底失敗了。七國之亂平定之後,枚乘因寫了《上書諫吳王》,具有遠見卓知而名聲大振。

後來漢武帝即位,派人徵召他進京做官,可惜他還沒到京城,死於途中。

[安如泰山]百科解釋

安如泰山,漢語成語。拼音:ān rú tài shān釋義:形容像泰山一樣穩固,不可動搖。又作“穩如泰山”。 更多→ 安如泰山

[安如泰山]近義詞

搖搖欲墜 固若金湯 安如盤石 堅如磐石 巋然不動

[安如泰山]反義詞

一髮千鈞 不堪一擊 不絕於縷 不絕如線 不絕如縷 九死一生 事危累卵 危在旦夕 土崩瓦解 處堂燕鵲 岌岌可危 生死存亡

[安如泰山]相關成語

一髮千鈞 一觸即潰 危在旦夕 危如累卵 固若金湯 土崩瓦解

[安如泰山]成語接龍

安如泰山 山崩地陷 陷入僵局 局天蹐地 地塌天荒 荒淫無度 查看更多

[安如泰山]英文翻譯

be as steady as Mount Tai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