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慈禧夜明珠 慈禧的“修图”要求:眼睛要大,再大,再大

火烧 2023-04-21 17:29:19 1057
慈禧的“修图”要求:眼睛要大,再大,再大 近日,某情感类内容写手的一组照片对比图火了——精修照片里肤白貌美又纤细高挑的女子,到了别人拍的照片里,却成了胖胖的矮个子。由于两张图对比太过强烈,网友戏称精修
慈禧夜明珠 慈禧的“修图”要求:眼睛要大,再大,再大

慈禧的“修图”要求:眼睛要大,再大,再大  

近日,某情感类内容写手的一组照片对比图火了——精修照片里肤白貌美又纤细高挑的女子,到了别人拍的照片里,却成了胖胖的矮个子。由于两张图对比太过强烈,网友戏称精修图为“照骗”。笑过之后仔细想想,拍照时的角度可能影响最终效果,更何况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女性发照片之前修图已成常态。其实,“修图”这件事自古有之,例如慈禧,就有自己的“百万修图师” 华士・胡博1885年出生在荷兰一个普通家庭,为了谋生他做过印刷工、出版人和书商。后来考进比利时皇家美术学院,又到巴黎深造,师从法国著名历史画画家费尔南德・柯尔蒙,马蒂斯和梵高都曾在此学习。虽然师出名门,但出名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社会经验丰富的胡博在朋友的建议下找到一条迅速成名之路――周游世界,为各国上层人物画像。胡博曾为俄国驻英大使画像,也曾在荷兰驻英大使的委托下为荷兰女王威廉敏娜画像。他从美国出发,游历了日本、爪哇、中国以及朝鲜。野心勃勃的胡博梦想为光绪帝和慈禧太后画像。他积极奔走于各国驻华使馆都没有成功,不过清政府的许多名流都成为他笔下的人物,包括庆亲王奕劻、李鸿章和袁世凯。 >胡博的努力终于有了结果,一次,庆亲王奕劻向慈禧展示了胡博为他画的肖像,慈禧看过十分喜欢,便提出也为自己画一幅。有了第一次的经验,慈禧对油画肖像有了更浓厚的兴趣。 >1905年,远在美国的华士・胡博接到中国使馆的邀请电报,电报中请他为一位大清要人画像,要求在回电中注明价格。6月12日,胡博来到北京,他与伍廷芳的会面只持续了短短几分钟,当得知是为鼎鼎大名的慈禧太后画像后,华士暗暗咬牙:中国人太精明了,要是知道给慈禧画像,应该要至少两倍的价钱。 慈禧像 >1903年六月十五日(农历)晚7时是慈禧亲自翻阅历书定下的吉时,但当时的照明条件不好,这个时间根本没法作画,德龄再三解释,慈禧才答应改为上午11点。前一天晚上她特意提早入睡,只等洋画家次日入宫。 眼睛要加大,双眉要直  >6月19日是胡博第一次进宫的日子,他在前一晚集齐画具,约好全北京城唯一的双人座敞篷马车,又叮嘱门房3点来听差后早早上床,却因为兴奋久久睡不着,夜里1点钟又猛地醒来,一看时间还早只好睡去,再次醒来时已经3点半了,大门口却没有事先定好的马车。他连外套都没穿,狼狈地召唤了一辆人力车,匆匆赶去和伍廷芳汇合。  >胡博对这次画像无比重视,因为只有四次见到模特的机会,他事先从荷兰大使馆借来慈禧的照片,画了一幅习作。这次作画的中南海仪鸾殿是个有屋顶的庭院,四面没有遮拦,只安装了浅蓝色的竹制卷帘,光线充足,这也是经验丰富的慈禧特意吩咐的,这里“作为绘画地点再理想不过了”。 >初次见到慈禧,胡博惊叹于她与照片中截然不同,“她坐得笔直,显出坚强的意志,连皱纹也带着深意似的,眉宇间充满着仁爱和对美的追求。”胡博对伍廷芳说,他对这幅画有不同的构思,“背景最好较暗,多带点神秘感,也不要过于对称。”但伍说,这是太后的意思,没有人能违背,四十多分钟后,第一次临摹结束。 >第二天早上,胡博带去自己尚未完成的画稿,又画了45分钟,慈禧便走下来开始观看,提出诸如“眼睛上、下方不当有阴影,眼睛要加大,嘴部要显得丰满、朝上,不能下垂,双眉要直,鼻子不着任何阴影”的意见。胡博终于明白,这幅画像“不许写实”。一番挑剔之后,画家只好重画。第三天,胡博带去了修整一新的新画像,年轻貌美,没有阴影。慈禧比较满意,但依然有些许意见,眼睛还需张开一点,眼角尖小一点,说到关键处竟取过胡博的铅笔在他的记事本上画了一条线。 >胡博所作的慈禧画像,1905 >有过前两次的交流,慈禧与这位洋画师渐渐熟络起来,不再威严正坐,聊起家常,询问对方的夫人和过去。当天画完,慈禧兴致正浓,看过年轻版的自己非常满意,竟问伍廷芳英语的“很好”怎么说,然后微笑着冲胡博说了句:“very good!”胡博在与友人的书信中写道:慈禧不想将自己画成老妇,而要画成中国的女后,任何岁月催人和哀伤的痕迹都不能画进去。  >四次临摹完毕,胡博只是完成了慈禧脸部的描绘,还有大量的背景和服饰部分没有完成。那些饰品和背景装饰在太监的阻挠下迟迟没有送来,胡博不得不求助于内务府官员和外国友人,辗转费事,耽误了不少时间。 慈禧太后和外国公使的夫人们 六月的北京气温已经升高,酒店房间热得像“烤箱或土耳其浴”,还有蚊虫滋扰,胡博在这里埋头画了两个月,光是“大清国慈禧皇太后”几个字就临摹了好久,终于完成了这幅“年轻版”慈禧太后。他在给友人的信里写道:我成功地绘画了一个30岁妇人的容貌。这幅画目前藏于颐和园,署名“Hubert Vos”,画像高2.23米,宽1.42米。 令人意外的是,1906年,华士・胡博在巴黎画廊展出了另一幅慈禧的画像。画中的慈禧完全没有先前油画中的慈祥温和,而是带着咄咄逼人的表情。展出中曾有报刊评价此画――“最佳处就是双眼,让人直视片刻就不得不闪避开,仿佛这位东方的太后就在你的面前,肆意燃烧着她的权势和淫威。”这是胡博离开中国后参照他在北京所画小样绘制的,画中的慈禧更接近她的真实年龄和当时的照片,也更接近画家心中的东方女强人形象。这幅画现存于哈佛大学福格美术博物馆。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