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是有利还是有弊 中国近年来持续的贸易顺差有利还是有弊?
中国近年来持续的贸易顺差有利还是有弊?
中国近年来持续的贸易顺差有利还是有弊?
个人认为,顺差虽然没有逆差那样明显的弊端,但持续的顺差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我国现阶段的一些问题。
首先,过高的顺差说明我国的外汇资金没有得到充分利用,最好的状态就是国际收支平衡而非顺差或逆差。大家知道,现金是要拿来投资才会有收益的,放在兜里是不会有任何效益的,更何况在全球温和的通货膨胀环境下,恐怕还会贬值。
其次,高额顺差反映出我国内需不足,中国人现在还是喜欢把钱放进银行图个安稳,而现今在金融开始开放了,银行激烈的竞争及外资银行的进入,存银行已经不安稳了,而中国的投资渠道有限,衍生工具发展不足,而且消费也不够。
最后也是现在最热点的,持续过高的顺差导致RMB有升值压力。而现阶段,我认为人民币还没到升值的时候,国内产业结构还停滞在一些没有很高科技含量的基础的原材料出口及其加工,高科技的技术密集产业完全没有什么优势,如果一旦放开升值,将会对我国本来就弱不禁风的工业造成巨大打击。日本在广场协议前工业发展及高科技发展已具一定规模,后被迫升值致使其经济这近十年一直疲软不振,可见RMB升值还需谨慎。
以下是来自金融时报的报道:
我国出现钜额贸易顺差,对中国经济的发展并非是一件好事。不断增加的贸易顺差虽然在拉动经济增长、增加外汇储备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是,也会引发新的贸易摩擦,为经济增长带来不确定性;而顺差带来的过多的外汇储备,还会增加人民币升值压力和金融风险。钜额贸易顺差引发的更深层次影响在于,将加剧我国的外贸依存度,同时也不利于外贸增长方式的转变。
造成贸易顺差的原因,一是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市场集中在发达国家特别是美国,而制造业的供给出现了向亚洲国家特别是中国加快转移的趋势,亚洲国家国内需求难以消化快速增长的生产能力,必然扩大出口,造成顺差增加较多;二是中国处于加工贸易制造基地的位置,很多邻国的出口要经过中国的组装得以实现;三是在中国的贸易顺差中,外商投资企业所占的比重较高;四是在中国出口快速增长过程中,扩大进口受到了限制。中国正处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历史阶段,除了初级产品进口以外,国内市场需要进口越来越多的高技术产品,但这方面受到了明显的限制。
我国贸易顺差呈现“三个集中”特点,第一个“集中”主要是指我国贸易顺差主要集中在欧美地区。对欧盟贸易顺差将超过630亿美元。与此同时,我国贸易逆差主要集中在日本、韩国和东盟地区;第二个“集中”是指我国贸易顺差主要集中在加工贸易领域。截至目前,我国加工贸易顺差超过1250亿美元;第三个“集中”是指我国贸易顺差主要集中在民营企业和外资企业。今年前11个月,来自我国集体和民营企业的贸易顺差超过600亿美元,来自外资企业的贸易顺差接近500亿美元。
削减贸易顺差,降低外贸依存度,不能盲目追求立竿见影地降低外贸依存度和贸易顺差指标而遏制出口增长,这样除了会让我们丧失本来可以赢得的市场之外并无好处。削减贸易顺差,降低外贸依存度的关键是要转变出口增长方式。我国出口中的结构性问题主要表现在:自主智慧财产权和自有品牌少,低端产品多,缺乏核心竞争力;出口商品中仍存在高污染、高物耗、高能耗产品;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占出口比重不高;出口市场过于单一;出口厂商存在恶性竞争现象等。
对贸易顺差贡献最大的是加工贸易,加工贸易在中国庞大的对外贸易额中占到了半壁江山。无论是初级产品、一般工业制成品还是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商品均以劳动密集型为主。在外资企业的大规模出口中,中国获得的真实收益并不算高。由于外方控制了收益最高的设计、研发、品牌等环节,中方得到的只是份额很少的加工费。
在我国出口商品的价格中,还没有全部覆蓋成本,特别是有些外部成本还没有内部化,这主要包括社保体系的改革还不到位,最低工资制度还没有建立起来,环境保护和安全生产的支出严重低于应该达到的水平,企业研发投入比较低,如果实现外部成本内部化,将使中国的出口产品成本相应增加。
出现的钜额贸易顺差必须辩证地看待,必须把中国放在全球化和产业转移的高度来看待这一问题。中国作为劳动力和资源相对便宜的国家,吸引了跨国公司持续的投资,外商直接投资(FDI)成为中国出口的主要源动力。而与此同时,今年贸易顺差出现空前的增长,折射出我国内需不足。内需不足并不是由于投资太弱,而是储蓄太高,消费需求严重不足。消费需求不足是我国医疗、教育等多项改革不到位,社会保障体系的不健全,加上证券市场长期低迷,使老百姓不敢消费。因此,钜额贸易顺差的出现应该是多方面的综合反映。而就对外贸易领域来说,当务之急是加快出口增长方式的转变步伐,而实现出口增长方式的转变,应建立更加合理的政府业绩考核体系,对外贸和内贸的待遇要统一。毫无疑问,简单的数量增长已经不再是中国各行业出口追求的目标,提高产业的核心竞争力,提高产品质量和附加值,实现出口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已经成为当务之急
钜额的贸易顺差对我国是有利还是有弊
最佳答案
钜额顺差负面影响开始显现
经济学者指出,中国外贸钜额顺差的出现,其基本背景是全球经济复苏。但由于中国经济在世界舞台上的特殊地位,900亿美元的贸易顺差使中国外贸承受了巨大压力。商务部规划财务司副司长李荣灿说:“回顾全年,大量的净出口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国内投资需求减弱可能带来的经济波动,但贸易顺差过大的负面影响也开始显现。”
最大的负面效应就是贸易摩擦的急剧增多。2005年前三季度,我国遭遇的各类贸易摩擦涉案金额达到89亿美元,比2004年前三季度的11.1亿美元增长超过7倍。
李荣灿说,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贸易保护主义的主要受害者之一。一些主要经济体以“高失业率”为借口,实施贸易保护,对商品和其他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产生了较大不利影响。
今年以来,以纺织品“设限”为代表的一系列贸易摩擦一直困扰著中国企业。此外,反倾销、反补贴、保障措施也直接阻碍了中国外贸的正常进行。针对中国出口产品的技术性贸易壁垒花样翻新,劳工标准问题也成为导致贸易摩擦的原因之一。
其次,钜额顺差加重了人民币升值的压力。在第98届广交会上,大多数行业都直接感受到了人民币汇率机制调整给出口带来的直接影响。李雨时说,中国出口已连续4年保持快速增长,受国际市场空间和贸易保护的限制,出口继续保持快速增长的难度较大。
一定时期内一国出口总额与进口总额之间的差额,叫做贸易差额。
贸易差额用来表明一国对外贸易的收支情况。
当出口总额超过进口总额时,成为贸易顺差,我国也称为出超。
当进口总额超过出口总额时,称为贸易逆差,我国也称为入超。
贸易顺差就是在一定的单位时间里(通常按年度计算),贸易的双方互相买卖各种货物,互相进口与出口,甲方的出口金额大过乙方的出口金额,或甲方的进口金额少於乙方的进口金额,其中的差额,对甲方来说,就叫作贸易顺差,反之,对乙方来说,就叫作贸易逆差。 一般就贸易双方的利益来讲,其中得到贸易顺差的一方是占便宜的一方,而得到贸易逆差的一方则是吃亏的一方。可以这么看,贸易是为了赚钱。而贸易顺差的一方,就是净赚进了钱;而贸易逆差的一方,则是净付出了钱。
中国07,08,09年的贸易顺差各是多少?
2009年全年中国实现贸易顺差1960.7亿美元2008年顺差在2900亿美元左右2007年中国顺差可能在2618亿美元
中国现在的贸易顺差是多少。
货物贸易:351766.12百万美元(2013)
中国如何应对贸易顺差持续扩大问题
个人认为要解决贸易顺差持续扩大的问题应该从几个方面下手:
一:通过升值可以让人民币更加值钱,有利于进口,减少顺差;通过升值让出口成本增加,有利于加速淘汰初级加工、低利润、高耗能、高污染的企业(这类企业是以剥削民工或者以牺牲环境从而获得微薄利润)。升值在8%以内不会有太大的风险。
二:通过扩大内需可以让产品出口转内销,从而减少出口,减少顺差,国家已经从这方面开始着手,但由于体制及历史遗留问题的束缚,让扩大内需难度极大。唯有增加医疗、奍老、教育三项的财政投入,才能够释放平民肩上的三座大山,让平民敢于消费、可以消费从而拉动内需。
三:加快制定最低工资标准,完善企业替职工办理缴纳社保、医疗等保险的法律,且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从而使企业生产成本上升,让职工有安全保障。
中国对美国是贸易顺差还是逆差
中国对美国的贸易是顺差,且顺差金额很大,足有几千亿。。。
中国对日本的贸易顺差是多少
中国对日本:
2010截止9月
出口:86,509,288
进口:127,947,109
逆差:41,437,821
2009全年:
出口:97,910,966
进口:130,937,525
逆差:33,026,559
(资料来源:海关总署统计资料)
捎带说一句,查出来资料吓一跳,原来咱们对日逆差那么多。更气人的是,中国对日主要出口低附加值的矿产原材料啥的,日本人加工成附加值高的工业品再卖给我们,赚著中国人的钱还整天给中国挑事!
巨大的贸易顺差会给中国带来什么
大笔的外汇流入
大量的国民生产总值
大量的就业岗位的增加

长期的贸易顺差好吗?
不好的,象我们国家现在长年的顺差 看起来我们卖的东西多 赚钱了 说的 白痴一点 我们把自己的资源 换了别人纸币(美圆)那有什么用 还要因此承受汇率风险 必须要把外汇转化为购买才行
总体看来 在长期 要基本持平才好
象美国 现在 是长期的逆差 虽然 我们 可以多卖东西给他 但是 他的买进能力最终会下降的 与我们也没长期好处
2010年中国和美国的贸易顺差多少?
2010年中国的贸易顺差连续第二年减少。
全年中美贸易顺差将达到1910亿美元
美国净赚超过200亿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