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黄埔古港属于黄埔区吗 黄埔古港的主要景点

火烧 2021-12-11 19:19:29 1069
黄埔古港的主要景点 黄埔古港历史陈列馆投资45万元左右,利用黄埔村内的梁姓祠堂改造而成,总面积约达2000平方米,将由壁画区、实物区以及中心展区3个部分组成。其中,实物区是陈列馆最有特色的部分。设计人

黄埔古港的主要景点  

黄埔古港历史陈列馆投资45万元左右,利用黄埔村内的梁姓祠堂改造而成,总面积约达2000平方米,将由壁画区、实物区以及中心展区3个部分组成。

其中,实物区是陈列馆最有特色的部分。

设计人员将四散在黄埔古村内的40多件历代建筑材料,如石梁、石柱、石刻等集中在一起,在院落中营造出一个“残垣断壁”的景区。

设计人员称,他们没有选择把这些文物围起来展出,是希望让游客能够近距离地感受古港文化的辉煌,能唤起一种类似走进圆明园的怀旧之情。

在展馆的壁画区内,横亘着一幅长31米、高1.5米的大型汉白玉描金壁画。

画内描绘了黄埔古港“一港通商”时期万船来埠的繁荣景象,著名的“歌德堡号”、“中国皇后号”等都位列其中。

据了解,这幅壁画是在一些外国人写生留下的图画的基础上设计而成,全画力求逼真地反映出黄埔古港当时的繁华景象,堪称经典之作。

展馆2楼是全馆的中心展区。

此处沿用了清朝古建筑风格,区内按照传统的“锅耳房”形状设计的展板位“九曲十八弯”。

这布置26个展板,古港的辉煌和古村的遗韵尽归于此。

乾隆、嘉庆、道光时期的4块重修南海神庙碑刻也收藏在这里。

百年沧桑。

当昔日的辉煌逐渐消失在慢慢淤积的古港渡口,黄埔村沉默了。

今天的黄埔村已经看不到昔日黄埔港口码头那种繁荣的景象,但依然保持着古朴的底蕴。

一块青砖,承载着一段辉煌;一片瓦砾,掩盖着一个故事;一块碑石,铭刻着一处繁华。

梁氏宗祠(人文历史博物馆)

建于清代,相传用60年建成。

是村中梁姓的祠堂。

现存头门及天井,中座台基。

头门硬山顶、灰塑龙船脊,臂脊饰高翘灰塑圆弧花饰。

头门次间置包台,砖雕花卉纹饰隔窗。

黄埔古港属于黄埔区吗 黄埔古港的主要景点

石雕花卉门墩,木门,高脚门。

是黄埔村古祠中用料和手工最好的建筑之一。

现为黄埔古村人文历史展览馆。

粤海第一关纪念馆

粤海第一关纪念馆,是黄埔古港景观区依据历史资料原貌修建的仿古建筑群。

馆内设置了《流淌的辉煌》专题大型展览。

展览以图片、实物、模型、蜡像、电子屏幕影像、展示和DVD播放等形式,让观众了解广州海上丝路在历史积淀上过程中,耀眼的辉煌。

纪念馆主体建筑包括有二层前后两进的黄埔税馆、永靖兵营、买办馆,和“古港遗风”纪念牌坊。

黄埔古港景观区设计具浓郁的岭南风韵,是广州市城区内新的一处参观、游览和接受爱国主义教育的好地方。

黄埔村牌坊

黄埔村作为现代黄埔港名称的由来,极具历史文化意义。

据专家介绍,目前能反映广州外贸名城历史的遗址有南越王墓、古代船坞、南海神庙、长洲岛等,但反映17~19世纪历史开发的仍很少。

黄埔村则可以填补、衔接这段历史。

胡氏大宗祠

胡氏大宗祠是胡姓的始迁祖祠堂。

胡姓祖籍福建崇安,其祖先到南雄保昌县,南宋时从南雄珠玑巷迁到广州濠畔街,后迁至黄埔村。

祠堂面阔三间,进深三间,头门两侧的门联上写着“派溯崇安源远流长绵世祚”、“基开黄埔根培本固大宗祊”。

村里人最引以为豪人物,是胡姓中的胡旋泽。

他是19世纪中后期名噪一时的新加坡侨领,中国驻外领事第一人,同时又是国际外交史上第一个身兼三国领事的外交官,曾先后被澳大利亚国封为男爵、被英国授予CMG三等宝星爵位。

由于他的卓绝贡献,人称“黄埔先生”。

现胡氏家族重新做了“钦命新加坡领事胡旋泽”的竖式挂匾悬挂在宗祠内。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