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舰导弹如何突防
![]() |
美国“鱼叉”反舰导弹 |
反舰导弹是用来打击各种舰船(包括潜艇)的导弹,最早出现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但是当时并没有发挥什么作用。反舰导弹真正成为一种有效的海战武器是在战后。当时苏联为了对抗美国的航空母舰编队,研制成功几个型号的反舰导弹,其中一种“冥河”导弹最为有名,曾出口到世界上许多国家。1967年的第三次中东战争中,埃及通过“蚊子”级导弹艇上发射的“冥河”导弹,一举击沉了以色列的“埃拉特号”驱逐舰,开创了现代海战的新格局。此后,反舰导弹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的时期,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开始研制和装备自己的反舰导弹,出现了一批成功型号,如法国的“飞鱼”导弹、以色列的“加百列”导弹、美国的“鱼叉”导弹等。
随着反舰导弹的发展,对抗反舰导弹的舰空导弹也发展了起来。著名的舰空导弹成员有美国的“标准-2”、英国的“海狼”、法国的“紫菀”、美德联合研制的“拉姆”、俄罗斯的“里夫-М”等。它们大多采用主动雷达制导、红外制导等多种制导方式,可以“发射后不管”。借助网络化作战系统,多艘舰艇共享数据,进一步提高舰载雷达对目标的探测精度。采用垂直发射全向转弯、智能技术和抗干扰技术等,可以打击不同速度和高度的反舰导弹。
反舰导弹为了能成功地突破敌方的防线,在技术和战术两个层次上都采取了特别的措施。技术上,反舰导弹主要采取以下五项突防措施:采用机动多变的弹道(变高度、变方向、变速度);超低空掠海飞行,甚至和鱼雷结合,从水下攻击;采用隐形技术,让敌方雷达难以探测和跟踪;采用电子战技术,即干扰和抗干扰技术;采用任务规划技术,即根据侦察到的战场情况,规划好导弹的弹道,主动规避敌方的防区。在战术上,反舰导弹采用的主要方式有数枚导弹的成组攻击、大量导弹的饱和攻击、不同导弹的协同攻击(导弹可能带有不同的导引头、战斗部,采用不同飞行方向、飞行高度、飞行速度攻击)。
由于反舰导弹采用上述种种突防措施,它声东击西,神出鬼没,使得敌方难以招架,防不胜防。
![]() |
俄罗斯SS-N-22“日炙”超声速反舰导弹 |
- 上一篇
为什么普通炸弹能变成“聪明”的炸弹
越南战争期间,美军击毁了越军补给线上的多座桥梁,唯有防守严密的清化大桥一直屹立不倒,它被称为“炸不垮的大桥”。从1965年到1972年,美军出动飞机600多架次,投弹数千吨,使用了航炮、航空炸弹、空地导弹等多种武器、弹药,仍未能达到目的,反而损失18架飞机
- 下一篇
为什么便携式防空导弹是低空和超低空飞行目标的克星!
长期以来,面对低空飞行的飞机的扫射、投弹,步兵只有就地隐蔽、躲闪的份,但有一种导弹——便携式防空导弹的诞生改变了这种局面。美国“毒刺”防空导弹就是一种便携式防空导弹,它可以由两人一组的步兵发射。在20世纪80年代的阿富汗战争中,仅经过简单训练的游击队员曾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