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印江名人 谁知道印江的历史有多久

火烧 2021-10-04 13:39:04 1113
谁知道印江的历史有多久 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自唐开元四年(716年)置县以来,已有1200多年历史。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勤劳、勇敢、智慧的印江各族人民和睦相处,创造发展了绚丽多彩,浓郁独特的地方民俗文

谁知道印江的历史有多久  

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自唐开元四年(716年)置县以来,已有1200多年历史。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勤劳、勇敢、智慧的印江各族人民和睦相处,创造发展了绚丽多彩,浓郁独特的地方民俗文化。

1、独具特色的地方传统民族建筑:印江县的地方传统民族建筑以木结构和砖木结构为主体,从建筑角度方面看,具有以下特点:外形宏伟严谨,别具匠心;内部结构合理,独特优雅。

内、外墙壁、门、窗、檐、角皆雕刻有具地方特色的不同的奇花、异草、飞禽、走兽、楼台、亭榭、山川、河流、神像、人物、文字等内容。

现保存完好,具代表性的有朗溪、合水一带的土家吊脚楼、桶子屋,县城内的严氏宗祠、文昌阁、武圣宫,甲山石宝塔、惜字塔,洋溪万里桥,平所风雨桥,木黄老街的田土司衙署等。

2、浓郁的地方文化:在印江,至今仍留传风行众多的地方传统习俗,春节期间的花灯、龙灯花嘘、印江傩戏(技)等、土家族“赶年节”、“吃新节”、“哭嫁歌”、行轿“号子”、“祭风神”、“红棺葬”、苗族“上刀梯”以及日常生活中的山歌、情歌、摆手舞、铜铃舞等。

特别是“红棺葬”,独印江人特色,传说唐朝印江云半一曹姓人家的独子,虽家境贫寒,但自幼聪慧好学,赴京会试,考中状元,后因朝廷误杀,特赐朱棺厚葬,印江人乃沿用成俗。

印江名人 谁知道印江的历史有多久

3、闻名海内的书法之乡,在历史上,印江既被誉为“书法之乡”。

书法名家层出不穷,明代的周冕,清代的北京“颐和园”匾额书写者严寅亮,参加过“公车上书”的廖西山,擅长行书的周以湘、王道行,民初擅长各体书法的藩鹄臣,擅长草书的吴缦卿,现代的魏宇平、王峙苍等。

书法作品更是遍及海内各地,如两广一带流传着“没有周以湘的字的人家就算不了书香”的说法,可见印江人的书法在全国的声望。

当今书法更是遍及城乡,民间仍以毛笔书写各种对联、村规、民约等。

4、光辉的革命历史:生活在县境内的各族人民,自南宋(1127年)以来,不屈不挠地与封建统治者进行了一次又一次的反封建统治,反压迫剥削的斗争,如南宋建炎三年(1130年)的金头和尚起义,明初(1369年)朗水九姓苗反掠夺、反压迫的斗争,明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腊耳山苗族起义,清咸丰五年(1855年)的号军起义,清咸丰九年(1859年)的严黑三起义,清光绪元年(1875年)太平军战士刘盛以梵净山为根据地的反抗斗争,1933年的印江“神兵”活动等,都在不同时期给了反动统治者沉重的打击。

特别是1934年6月9日,中国工农红军第三军进入印江刀坝后。

1934年10月24日,红二、六军团木黄胜利会师,标志着红六军团胜利完成了中央军委赋予的战略任务,为中央红军实施战略转移,起到了开路先锋的作用。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