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董希文的油画 董希文简介 (2)
董希文简介 (2)

董希文简介董希文(1914—1973),浙江绍兴人,受md赞誉的油画大师,是国家文物局规定的“作 品一律不得出境”的六位大师之一。早年入苏州美术专科学校、杭州美术专科学校西画系、上海美术专科学校学习。 1939 年去法国留学,后回国。 1943 年赴西北敦煌艺术研究院并投入对敦煌壁画的研究。并运用于油画创作之中,使 画风发生了转换,于 1946 年举办了“董希文敦煌壁画临摹创作展览”。他最喜爱北魏的画风, 《哈萨克牧羊女》中就吸收了北魏艺术中刚健奔放的线与形的表现,基本上用冷色线和平涂 的淡色块作装饰性处理,为中国现代美术史留下了这一淡雅俊逸的作品。1946 年后在北平 艺术专科学校任教。历任中央美术学院教授、预科主任、油画教研室主任、油画系第三工作 室主任教师,中国美协创作委员会委员,第二届全国政协委员。 生平事迹: 1914 年生于浙江绍兴。 1918 年迁居杭州,进入杭州第二中学的前身杭州惠兰中学学习。 1932 年杭州蕙兰中学毕业。 1932 年入杭州之江大学土木系,翌年改入苏州美专董希文简介,后入杭州国立艺专求学,其间曾 在上海美专借读半年。 1939 年,随校迁贵阳、昆明,不久赴越南河内美专深造。
1942 年创作了油画《苗女赶场》。 1943 年夏去敦煌,潜心研究民族传统壁画艺术近三年。 1946 年在兰州举办“董希文敦煌壁画临摹创作展览”,同年到国立北平艺术专科学校任 教。后任中央美术学院教授。 1949 年 1 月,董希文创作了大型水粉画《北平解放》,这年底,董希文加入了中国共产 党,开始进一步学习md文艺思想,参加土改斗争,创作了《解放区生产自救》。 1952 年,38 岁的董希文在北京西总布胡同一间普通的房间里,以高昂的热情,精湛的 艺术技巧,只用了两个月时间就独立创作出了革命历史油画《开国大典》。这幅热情讴歌人 民革命的世纪杰作,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由衷的喜爱,当印成年画后,发行量达 100 多万张。 1952-53 年任人民英雄纪念碑浮雕起稿组组长。 1962 年后,中央美术学院为董希文成立了工作室,在以后的时间里,他主持的工作室在基础课和创作课都有独到的建树,他主张因材施教,“顺水推舟”,发展学生各自的特长, 工作室学术空气很浓厚。正当他在油画民族化的道路上奋力前进时,“黑线专政”的帽子很 快扣在他的头上,紧接着是十年浩劫,使他的身心受到极大摧残,以至患上癌症,于 1973 年 1 月 8 日,20 世纪中国最杰出的油画家之一,58 岁的一代油画大师、美术教育家董希文董希文简介, 不幸英年早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