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会战阵亡将领 姜瓖大同反正 清朝阵亡最高将领:曾屠城大同,被南明猛将一劈两半
姜瓖大同反正 清朝阵亡最高将领:曾屠城大同,被南明猛将一劈两半
敬谨亲王爱新觉罗·尼堪是清太祖努尔哈赤的孙子,其父褚英曾是努尔哈赤中意的接班人。清军入关后,因战功一路晋封,成为清初理政三王之一。
然而这位地位显赫的亲王却于顺治十年,在与南明第一猛将李定国的战斗中,被斩于阵前,成为清朝历史上阵亡级别最高的将领。
出生于万历三十八年(公元1610年)的尼堪从十几岁起就随军征讨多罗特、董夔诸部。崇德元年(公元1636年),尼堪随刚刚称帝的皇太极进攻朝鲜。他连同豫亲王多铎追击朝鲜国王李倧,一直打到南汉山城,一举全歼援军,为降服朝鲜立下了赫赫战功。
顺治元年(公元1644年),尼堪跟随清朝皇室入关,先是在山海关大败李自成大军。然后又跟随英亲王阿济格一路猛追,攻入陕西,让李自成吃尽了苦头。此后尼堪又攻打南明和大西军,战功卓著,受封为敬谨亲王,与巽亲王满达海、端重亲王博洛一同打理六部,地位仅次于两位摄政王多尔衮、济尔哈朗。

在显赫的功劳薄上,尼堪也曾有过不小的污点。顺治六年(公元1649年),已经降清的大同总兵姜瓖因受到英亲王阿济格的轻视和侮辱,心里一直耿耿于怀。但阿济格却变本加厉,每天在大同就是烧杀抢掠,连出嫁的新娘都半路抢来供自己玩弄。
作为堂堂七尺男儿,岂能眼看自己治下的百姓天天水深火热。姜瓖于是举起大旗,反正归明,并在短时间内占领山西西北和南部大片地区。
山西靠近北京,位置险要。多尔衮不敢轻视,率领尼堪、阿济格等人亲赴大同,用了近一年时间才平定了姜瓖大军。为了震慑山西父老,在多尔衮指挥下,尼堪等人对大同城实施了惨绝人寰的大屠杀。全城官民只剩五个重刑犯幸免。后来新任的大同知府到任后,上书顺治既然苦主都不在了,就请赦免这五个重犯。这份奏折至今仍然保存在第一历史档案馆。
清军的野蛮行径并没吓垮反抗的军民。顺治九年(公元1652年),加入南明政权的李定国率军北伐,攻入湖南。七个月之内拓地三千里,震动了全国。
清廷紧张之余紧急任命尼堪为定远大将军,率领三贝勒、八固山共十五万大军围堵李定国。李定国不愧为南明最后的良将,他采取伏击战术,在衡州附近的演武亭一带设伏。李定国先是佯装失败,然后将不可一世的尼堪引入包围圈。南明军趁机四面围攻,将尼堪团团围住。李定国手举大刀上前,亲手将尼堪一劈两半。失去主帅的清军群龙无首,望风而逃。这次衡阳大捷之后,李定国尽复湖南。
有点讽刺意味的是,尼堪生前因为包庇尚书谭泰骄纵,险些被大臣弹劾丢了爵位。还是顺治念在他为国捐躯,才勉强保留了其爵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