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步蟾和邓世昌 一、人物简介 邓世昌(1849-1894)原名永昌,字正卿。广东番禺人 ...
一、人物简介 邓世昌(1849-1894)原名永昌,字正卿。广东番禺人 ...
邓世昌(1849-1894)原名永昌,字正卿。广东番禺人。1867入马尾船政 后学堂驾驶班第一期学习,1874 年以优异成绩毕业,并被船政大臣沈葆璋奖以 五品军功任命为“琛航”运船帮带。次年任“海东云”炮舰管带,时值日本派兵 侵犯台湾,他奉命巡守澎湖、基隆,获升千总。后调任“振威”炮舰管带,代理 “扬武”快船管驾,获荐保守备,加都司衔。1880 年李鸿章为建设北洋水师而 搜集人才,因邓世昌“熟悉管驾事宜,为水师中不易得之才”而将其调至北洋属 下,先后担任“飞霆”、“镇南”蚊炮船管带。同年冬天北洋在英国定购的“扬 威”、“超勇”两艘巡洋舰完工,丁汝昌水师官兵200 余人赴英国接舰,邓世昌 随往。1881 年11 月安然抵达大沽口,这是中国海军首次完成北大西洋——地中 海——苏伊士运河——印度洋——西太平洋航线,大大增强了中国的国际影响, 邓世昌因驾舰有功被清廷授予“勃勇巴图鲁”勇名,并被任命为“扬威”舰管 1887年春,邓世昌率队赴英国接收清政府向英、德订造的“致远”、“靖 远”、“经远”、“来远”四艘巡洋舰,是年底回国。归途中,邓世昌沿徒安排 舰队操演练习。因接舰有功邓世昌简介,升副将,获加总兵衔,任“致远”舰管带。
1888 年,邓世昌以总兵记名简放,并加提督衔。是年10 月,北洋海军正式组建成军, 邓世昌升至中军中营副将,1891 年,李鸿章检阅北洋海军,邓世昌因训练有功, 月17日在大东沟海战中,邓世昌指挥“致远”舰奋勇作战,后在 日舰围攻下,“致远”多处受伤全舰燃起大火,船身倾斜。邓世昌鼓励全舰官兵 道:“吾辈从军卫国,早置生死于度外,今日之事,有死而已!”“倭舰专恃吉 野,苟沉此舰,足以夺其气而成事”,毅然驾舰全速撞向日本主力舰“吉野”号 右舷,决意与敌同归于尽。倭舰官兵见状大惊失色,集中炮火向“致远”射击, 不幸一发炮弹击中“致远”舰的鱼雷发射管,管内鱼雷发生爆炸导致“致远”舰 沉没。邓世昌坠落海中后,其随从以救生圈相救,被他拒绝,并说:“我立志杀 敌报国,今死于海,义也,何求生为!”,所养的爱犬“太阳”亦游至其旁,口 衔其臂以救,邓世昌誓与军舰共存亡,毅然按犬首入水,自己亦同沉没于波涛之 中,与全舰官兵250 余人一同壮烈殉国。邓世昌牺牲后举国震动,光绪帝垂泪撰 联“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并赐予邓世昌“壮节公”谥号,追封 “太子少保”,入祀京师昭忠祠邓世昌简介,御笔亲撰祭文、碑文各一篇。
李鸿章在《奏请 优恤大东沟海军阵亡各员折》中为其表功,说:“„„而邓世昌、刘步蟾等之功 亦不可没者也”。 1996 年年12 月28 日,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命名新式远洋综 合训练舰为“世昌”舰,以示纪念。 自古以来牺牲在战场上,一直是爱国军人引以自豪的志向。特别是那些明知死在眼前仍勇敢赴难的人,更令人崇敬。在中日甲午海战中牺牲的邓世昌就是这 样的人。邓世昌是我国最早的一批海军军官中的一个;是清朝北洋舰队中“致远” 号的舰长。他有强烈的爱国心,常对士兵们说:“人谁无死?但愿我们死得其所; 死得值!1894 年,中国和日本之间爆发了甲午战争。邓世昌多次表示,如果在 海上和日舰相遇,遇到危险,我就和它同沉大海!这年9 月的一天,舰队突然袭 击中国舰队,一场海战打响了,中国担任指挥的旗舰被击伤,大旗被击落。邓世 昌立即下令在自己的舰上升起旗帜,吸引住敌舰。他指挥的致远号在战斗中最英 勇,前后火炮一齐开火;连连击中日舰。日舰包围过来,致远号受了重伤,开始 倾斜;炮弹也打光了。邓世昌感到最后时刻到了;对部下说:“我们就是死;也 要壮出中国海军的威风,报国的时刻到了!”他下令开足马力向日舰吉野号冲过 去,要和它同归於尽,这大无畏的气概把日本人吓呆了。
不幸,致远号中了鱼雷;船体爆炸,,沉入海底。200 多名官兵大部分牺牲。 邓世昌曾被部下用救生圈救起,可他见部下都没有生还,毅然退出救生圈;沉入 大海,献出了生命。 邓世昌壮烈牺牲后,清廷谥以“壮节”,按提督例从优议恤并追赠太子少保 衔,入祀京师昭忠祠。清廷还赐给邓母一块用1.5 公斤黄金制成的“教子有方” 大匾,拨给邓家白银10 万两以示抚恤。邓家用此款在原籍广东番禺为邓世昌修 了衣冠冢,建起邓氏宗祠。威海百姓感其忠烈,也于1899 年在成山上为邓世昌 塑像建祠,以志永久敬仰。1996 年年12 月28 日,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命名新 式远洋综合训练舰为“世昌”号,以示中国海军风骨。 邓世昌纪念馆位于广州珠江之南的海珠区宝岗大道龙涎里邓氏宗祠内,其前身为邓氏宗祠,是民族英雄邓世昌的出生地。1895 年,邓氏家人用朝廷给予的抚恤 银扩建宗祠,占地面积4700 平方米。邓世昌 1894 年中日甲午海战中壮烈殉国 后,清廷追封其为“从一品”官,故宗祠正门按一品官员规格,建6 级台阶,以 清代中晚期南方大祠堂的形式重建。整座建筑以长条花岗石为基础,高出地面1 米后再用水磨青砖砌墙,以进口坤甸木为柱和梁架,屋顶是灰塑瓦脊、碌筒瓦面。

主体建有前后座,用两廊相连,并在四角各建1 座阁楼。另有东院和后花园、东 西门楼、前院和照壁等。正门门额上书“邓氏宗祠”字样,两侧挂有“云台功首”、 “甲午留名”的楹联。后花园有一棵紫荆树和一棵凤眼果树,据传邓世昌当年赴 威海前所植。花园外东面原有车马场、清光绪、宣统年间,幕名前来瞻仰均在此 下车,再步行前往祠堂拜。抗日战争时日军侵占广州期间,日军士兵慑于邓世昌 的威望和英气,不敢破坏邓氏宗祠。1949 年秋,邓氏族人字祠堂内创办“世昌 小学”。后曾改作妇产院。1957 年开始,邓氏宗祠为广州市结核病防治二所使用。 “文化大革命”期间,祠内不少文物散失,附属建筑物受到不同程度破坏,部分 附属用地亦被违章占用。1989 12月,邓氏宗祠被定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1994 月,在邓氏宗祠建立邓世昌纪念馆。现在整座建筑恢复了清代式样,祠堂的木雕亦精心复原,并涂上油漆,重现了邓氏宗祠的原貌。展品陈列线长 80 米,通过近600 张图片和复印件、雕塑、模型、文字说明等,反映邓世昌青 少年时代、甲午海战及其战后影响,使之成为爱国主义教育的场所。 吾辈从军卫国,早置生死于度外,今日之事,有死而已! 1、陈明福《海疆英魂——记甲午海战中的邓世昌和致远舰》人民文学出版社出 版2006 年版 2、鸿鸣著《英雄邓世昌》山东大学出版社出版,2000 年版
相关文章
- 撞沉吉野的邓世昌可以瞑目了 邓世昌生平简介 邓世昌真的有撞击“吉野号”吗?
- 刘步蟾和丁汝昌的关系 清末海军刘步蟾后人的资料
- 刘步蟾和邓世昌 邓世昌曾孙女:曾祖父有生还可能 甘愿牺牲唤醒人民
- 刘步蟾和邓世昌 邓世昌是怎样的人?邓世昌的妻子儿女都是谁?
- 刘步蟾和邓世昌 鄧世昌遺事三探:曾為俄國皇太子護航,率領三艦訪問長崎
- 刘步蟾和邓世昌 “壮节公”邓世昌简介,邓世昌是怎么死的?
- 什么邓世昌是什么的将领 邓世昌是一位怎样的历史认物?
- 刘步蟾和邓世昌 谁知道关于邓世昌的一些小故事
- 刘步蟾和邓世昌 甲午海战中的感人画面:邓世昌本有机会获救,却甘愿与爱犬殉国
- 刘步蟾和邓世昌 刘步蟾简介, 关于刘步蟾的故事,刘步蟾介绍,刘步蟾评价, 刘步蟾哪里人?, 刘步蟾有多厉害?,刘步蟾.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