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邦和刘备差了几代 韩信其实不是刘邦杀的 杀害韩信真正的凶手是谁
韩信其实不是刘邦杀的 杀害韩信真正的凶手是谁
韩信死后,刘邦的表现是“且喜且悲”,喜是真的,悲也是真的。刘邦对韩信的情感也是真的。
如果认为刘邦会去杀韩信,那就真没理解透刘邦这个人,刘邦这个人,很记仇,王陵对大汉够忠心吧,但因为归汉的时间晚,最终很晚才封侯。
但是要记住,刘邦也是实际主义者,对自己有威胁的,除之而后快,对于自己没有威胁的,往往视情况而定,如季布,刘邦最终还能够重用之,更显示出其任人唯才的一面。
再来说韩信,刘邦对其的感情是复杂的,当年打天下的时候两人关系深不深?肯定深,楚汉交战最关键的时候,楚汉的使节都来劝韩信,韩信对楚使说:“臣事项王,官不过郎中,位不过执戟,言不听,画不用,故倍楚而归汉。
汉王授我上将军印,予我数万众,解衣衣我,推食食我,言听计用,故吾得以至於此。夫人深亲信我,我倍之不祥,虽死不易。幸为信谢项王!”刘邦即使再做作,做作久了也难免有情感啊,更何况还是“解衣衣我,推食食我”的境地。
但我说过,刘邦是个实际主义者,感情永远放在利益之后,如果是一直作为楚王的韩信,最终的结局必然是死,因为这对大汉王朝必然是个威胁,刘邦绝对不会允许这种威胁存在。
可作为淮阴侯的韩信,我倒真不知对大汉有何威胁,名义上让他在京师办公,实际上已经是一种变相的软禁,这种一没实权,二没完全自由,三对大汉有莫大功劳,四与刘邦有深交的人,我真看不出刘邦要去杀他。
当然,韩信当淮阴侯后的表现确实把不满写在了脸上,嘲弄功臣,称病不朝,刘邦不可能不会察觉,但如果说刘邦就因为这就要至韩信死地,那么也太把刘邦看轻了。
韩信的罪名,是勾结陈晞叛乱,这个纯属诬陷,长安不是韩信的地盘,实际上更像是韩信的监狱,自打韩信被贬为淮阴侯后,朝廷也从没让其前往自己的封地,其整个行为都在朝廷的监控中,他又如何有什么权力去监狱放囚徒作乱?更大的梗是他和陈晞的密谋,两人的密谈是如何传出去的?
真正想置韩信死地的,是吕后以及一些被韩信得罪的功臣。并且以吕后的性格,完全有可能。我从不相信什么刘邦授权的说法,说什么刘邦自己想杀又不忍杀韩信,借吕后之手玩了这么一出。

刘邦如果想杀韩信,早在缉拿楚王韩信时候便已杀之,没必要闹一个起了叛国罪却只贬个淮阴侯的闹剧。
有人说,刘邦要虚名啊,刘邦是什么样的人,满口脏话,不拘礼节,敢作敢当,他这会说要烹你,你只要说的有理,便让你活,还给你官当。这样的人重视的是利益不是虚名。刘邦打从心底是不想杀韩信,更何况没有实权的韩信。
相关文章
- 杀害医生的凶手 追捕殺害李大釗的兇手:24年後終伏法
- 杀害小朵的凶手 他被残忍杀害 却在临终前为凶手指引逃脱之路
- 十宗罪碎尸案的凶手是谁 杀害孙玉清的凶手是谁?50年多后才认出首级
- 冯玉祥 杀害李大钊的凶手是谁?最后是怎么抓到的?
- 杀害北京杨文医生凶手是谁 真正杀害孙策的凶手是谁 他的死是一个阴谋吗
- 安禄山史思明 安禄山为什么会死于非命?杀害安禄山的背后凶手是谁?
- 刘邦杀了多少开国功臣 刘邦分封功臣时,韩信为什么才排21名?
- 韩信王者皮肤 韩信犯下一个大错,所以刘邦不得不杀
- 刘邦和刘备差了几代 刘邦问韩信带兵白话文,汉高祖刘邦曾问大将韩信:"你看我能带多少
- 刘邦和刘备差了几代 韓信不肯脫離劉邦擁兵自立不是因為忠心,而是另有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