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邦和刘备差了几代 韓信不肯脫離劉邦擁兵自立不是因為忠心,而是另有隱情
韓信不肯脫離劉邦擁兵自立不是因為忠心,而是另有隱情
秦朝滅亡之後,中國歷史進入楚漢相爭階段,劉邦和項羽實力相當,一時之間誰也消滅不了誰,陷入了僵持局面。

當此之時,劉邦手下的大將韓信成為舉足輕重的第三方勢力,這時候有人勸韓信抓住機會,脫離劉邦,自立門戶,與劉邦、項羽三足鼎立,建立韓家江山。
韓信義正言辭地拒絕了,理由是漢王劉邦對自己有知遇之恩,自己不忍心背叛劉邦。
這件事情是真的,韓信卻是在關鍵時刻沒有背叛劉邦,但是韓信說的話是假的。
韓信沒有自立門戶不是因為他對劉邦忠心耿耿,而是因為根本做不到。
首先,韓信手下的軍隊都是劉邦給的,根本不是韓信一手籌建的,這些士兵都是關中子弟,他們的妻兒老小都在劉邦的掌控之下,為了家人的安全,他們絕對不會跟著韓信去造反。
而且,劉邦在韓信周圍布置了重兵,牢牢把韓信看死,在這種情況下韓信是沒辦法興風作浪的。
劉邦這麽做,是因為韓信有前科,韓信攻下齊國之後,擁兵自重,逼迫劉邦封他為齊王,劉邦氣急敗壞之下要和韓信翻臉,幸好被陳平和張良從桌子底下踹了他一腳,劉邦及時醒悟,知道這個時候已經阻止不了韓信稱王,就順水推舟封韓信為齊王。
韓信之前一無所有,連肚子都吃不飽,劉邦拜他為大將軍,成為大漢最高軍事長官,給了他施展自己軍事才華的舞台,可以說劉邦對他恩重如山,而韓信卻擁兵自重,要挾劉邦,從這裡就可以看出韓信是一個唯利是圖的現實主義者,絕對不是一個講道德,知恩圖報的人。
他不脫離劉邦,自立門戶,不是不想,是不能,但是他絕對不會這麽說,因為太丟身份,他說自己因為感激劉邦的知遇之恩不忍心背叛,這樣能在歷史上留下一個好名聲,政治家和軍事家都是一些臉厚心黑的人,幾乎是最虛偽的人,絕對不是什麽善男信女,他們說的話都是一些偉大、光榮、正確的假話,不能輕易相信。
政治家和軍事家的腦回路和普通人不一樣,他們做事的依據不是這件事該不該做,而是值不值得,他們追求的是利益最大化。
政治家都是優秀的演員,只要有共同利益,即使心裡罵著對方的十八輩祖宗,臉上還能笑呵呵的跟對方稱兄道弟,劉邦為了利益對韓信百般容忍,等到天下太平,韓信沒有了利用價值,立馬就開始算账,毫不手軟除掉了韓信,
相关文章
- 刘邦杀了多少开国功臣 刘邦分封功臣时,韩信为什么才排21名?
- 刘邦和刘备差了几代 韩信其实不是刘邦杀的 杀害韩信真正的凶手是谁
- 韩信王者皮肤 韩信犯下一个大错,所以刘邦不得不杀
- 刘邦和刘备差了几代 刘邦问韩信带兵白话文,汉高祖刘邦曾问大将韩信:"你看我能带多少
- 刘邦和刘备差了几代 韓信不肯脫離劉邦擁兵自立不是因為忠心,而是另有隱情
- 刘邦和刘备差了几代 街头混混韩信大获成功,刘邦成就了韩信,还是韩信成就了刘邦?
- 刘邦和刘备差了几代 韩信和刘邦的矛盾是怎么出现的 为何韩信死前会提起这个人呢
- 韩信为什么反刘邦 如果韩信真的想造反的话,刘邦打不打得赢他呢?
- 韩信为什么反刘邦 为什么韩信至死都不敢造反?只因刘邦手下还有他,让韩信非常忌惮
- 韩信是冤枉的吗 韩信被冤杀:刘邦为何制造西汉史上第一大冤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