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赤潮是怎么回事

火烧 2016-12-10 01:09:27 1038
“赤潮”是由于生活在海水中的某些浮游生物,遇到适宜的环境条件而爆发性地繁殖起来或大量聚集在一起,使海水的颜色发生改变的现象。 在发生赤潮的海域,海水往往带有黏性和腥臭味。这是因为,大量繁殖的某些浮游生物将海洋动物的呼吸器官堵塞,以至这些动物窒息而死;而这些

“赤潮”是由于生活在海水中的某些浮游生物,遇到适宜的环境条件而爆发性地繁殖起来或大量聚集在一起,使海水的颜色发生改变的现象。

在发生赤潮的海域,海水往往带有黏性和腥臭味。这是因为,大量繁殖的某些浮游生物将海洋动物的呼吸器官堵塞,以至这些动物窒息而死;而这些浮游生物的急剧繁殖,加上随之而来的大量死亡,又消耗了溶解在海水中的氧气,使海水严重缺氧,甚至形成有毒物质,成为生物无法生存的“死水”。赤潮可以产生某些毒素,当人们食用了含有这些毒素的海产品之后,就会引起中毒甚至死亡。赤潮不仅造成海洋动植物的死亡,还给海洋渔业资源和沿海养殖业带来严重危害。因此,赤潮已成为世界海洋国家所面临的一种严重的海洋灾害。

1989年,我国河北省黄骅市附近海域发生了大面积的赤潮,最严重期持续了1个月。受赤潮影响,鱼虾、贝类大量死亡,仅唐县养殖业的经济损失就达8500万元,黄骅市有1700多万平方米虾池受灾,直接经济损失2800万元。1998年春季,香港附近海域发生大面积赤潮,直接经济损失达1亿多元。菲律宾近几年来赤潮出现频繁,每年赤潮发生时,总有大批居民因食用贝类海产品而出现腹痛、头晕、恶心、四肢麻木等中毒症状,不少人还因此丧命。仅1996年6〜7月,马尼拉湾沿岸中毒人数就达120人,其中7人死亡。

发生赤潮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由于河流及人工排污把各类物质大量排人海里,使沿岸海域的营养物质过量地增加;二是,大量养殖池废水排放,引起养殖区内的自身污染。另外,还受到海洋自然环境和气象条件的影响,如沿岸海水的流动性差、海水之间的交换能力弱、高温少雨等等。所以,赤潮灾害的发生既有海洋自然条件的原因,更有环境污染等人为因素。因此,我们必须进一步加强对赤潮的监视和监测,开展赤潮成因和预报方法的研究,严格控制陆上污染物向海洋排放的标准,推广科学的养殖技术,加强对养殖业的科学管理,尽可能减少赤潮灾害发生的可能性。

关键词:赤潮 浮游生物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