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为什么要划分等级
在海上航行或作战,受风的影响很大。强烈的风,往往能掀起滔天巨浪,推翻船舰,影响了航行的安全和作战的胜负。因此,测量海上风力的大小,对于海上船舰的活动,有极重要的意义。1805年,英国海军大将蒲福把风力按目测的办法分成十三等级(从0级到12级〉。例如,当船只在海上一动也不动,海象死一样的静寂,这时就划为0级;有时虽有风,但是不足以把帆船推行,他认为是最懒惰的风,定为1级;如风会将船只每小时吹行2海里(海上航行的距离单位,1海里相当1.85公里),算作2级风;如果风会把满帆的船吹向一边倾斜,就定为4级;到了风把海水吹起十多米高的巨浪时,帆船基本上不能行驶了,定为10级;一旦风吹得海水的浪涛非凡汹涌,就作为最大的风——12级。
风级划分以后,水手们就可以决定船只的起锚、抛锚、避风、停航等的措施,保障了海上航行的安全。
注:表内渔船是指小机帆船。
风不仅在海上有,在陆上也有,十分强劲的风,也会把车子吹翻,房屋吹倒,电线在大风中有时会被吹断,因此以后人们又订出陆上风力等级。但早在我国唐代,就已有利用风对树所造成的动叶、折枝和飞砂等现象来判断风力大小了。
![]() |
![]() |
到了十七、十八世纪,由于科学的发展,人们已不满足于用现象来表明风级,于是测定风压及风速的仪器就不断的发明出来了,又经过不断的改进,把用这些仪器测得的风速,与蒲福风级进行对照,得出蒲福风级中各级风力所对应的风速,列成了对照表。通过对大气的实验测量,目前,人们在研究大气中的风速时,发现对于较大的风速有必要多分几级,以便于应用。因此,又把蒲福风级扩展到17级。
- 上一篇
为什么说“吃了端午粽,还要冻三冻”
长江流域以北有这样一句谚语:“未吃端午粽,寒衣不可送;吃了端午粽,还要冻三冻。”这句谚语告诉我们,在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一般为阳历6月上旬〉前后,天气还会变冷,御寒的衣服还不能收藏起来,目的是提醒人们要注意冷暖,不能大意。对于华南来说,阳历6月上旬已进
- 下一篇
我国上空的气流为什么大部分是自西向东流动的!
一般来说,我国大部分地区上空的气流(一般指20公里以下的不包括地面的空气层)通常是自西向东移动的,这是由于地球自转和我国所处地理纬度决定的。 地球上大气总的流动情况称为大气环流。假若地球表面是均勻的,而且地球是不转动的,那么由于温度差异的结果,在赤道与极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