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门湾以后的发展 意大利要求租用浙江省的三門灣,清朝爲何有底氣武力備戰?
意大利要求租用浙江省的三門灣,清朝爲何有底氣武力備戰?
在清朝末期,此時的大清國已經是千瘡百孔,面對西方列強的要求,清朝爲了避免戰爭,會儘可能的答應下來。當然,清朝也並非什麼事情都能商量。1899年,西方列強之一的意大利,向清朝租用浙江省的三門灣,並且表示如果不答應就出兵。對於意大利的威力威脅,此時的清朝沒有主動求和,而是積極備戰。最後是意大利方面不了了之,那麼,清朝爲何有膽量對抗意大利呢?
一、甲午戰爭之後,清朝的局勢非常危機1894年,清朝與日本爆發了甲午戰爭。在這次戰爭中,清朝苦心經營的陸軍和海軍損失慘重,30年洋務運動的成果幾乎毀於一旦。由於清朝損失巨大,西方列強逐步看透了清朝的實力,1898年,美國提出了門戶開放政策,列強們加快了瓜分清朝的步伐。同樣是在1898年,德國軍隊佔領了山東地區膠州灣。在同行門的刺激下,1899年3月,意大利要求租用浙江省的三門灣99年。如果清朝不同意,意大利就自己出兵奪取。三門灣位於浙江省的三門縣,是一個天然港口,能夠停泊中型艦艇。意大利看着了三門灣,把三門灣視爲自己在遠東地區的一個重要支點。

對於意大利索要三門灣的要求,西方列強的態度各不相同。英法兩國按照支持,但不建議意大利使用武力,因爲容易引發連鎖反應。亞洲的日本強烈反對,日本把清朝的東南地區視爲自己的勢力範圍。現在意大利要插一腳,日本當然不會同意。沙俄和德國在東南地區沒有什麼利益,因此對於這個問題沒有發表任何態度。此時,清朝的反應非常耐人尋味,清朝的態度非常強硬,命令浙江地區的駐軍積極備戰。清朝的主流報紙甚至直接在報刊中批評意大利,清朝從上到下似乎都沒有把意大利當回事。對於其他的列強畏之如虎,清朝爲何不懼怕意大利呢?
二、清朝對意大利的實力已經十分了解在鴉片戰爭時期,清朝高層對西方各國根本沒有什麼認識。因此在戰爭結束之後,道光皇帝還在詢問英國到底在哪。但經過長達30年的洋務運動以後,清朝的中高層官員中,已經有相當一部分了解了西方的知識。在意大利要求租用三門灣之後,清朝高層中開始傳閱一份資料,資料上標註了意大利的位置、人口、國力、軍隊數量等詳細情況。根據計算,意大利海軍實力不算強,最多就是派遣兩三艘艦艇進行威力威脅。在甲午戰爭以後,清朝重新組建了北洋水師,雖說實力大不如前,但對付兩三艘艦艇還是可以的。自身擁有足夠的實力,在兩國交涉的過程中,清朝方面的表現底氣十足。
清朝之所以表現這麼強硬,也有自己的苦衷。當時,西方列強蠢蠢欲動,如果意大利租用三門灣的例子一開,那麼,西方其他國家肯定會蜂擁而至,要求租用或者割讓清朝的地盤。清朝必須做出一副強硬的姿態,表示自己具備一定的實力。當然,清朝也是看人下菜。意大利租用三門灣的問題,清朝沒有同意。德國強佔膠州灣、英國強佔新界等問題,清朝最終表示默認,因爲清朝沒有能力對抗這些國家。
三、意大利國內問題很多,最後放棄了租用計劃意大利要求租用三門灣,也有自己的原因。在1898年,意大利國內出現了工業和農業危機,一些城市還爆發了革命。在這樣的情況下,意大利需要轉移國內人民的視線,同時要挑選一個軟柿子,利用外交上的勝利鼓舞自己的國人。意大利選擇了清朝,可是萬萬沒有想到,清朝的態度非常強硬,沒有給任何臺階下。意大利根本就沒有進行戰爭準備,而是沒有能力單獨遠征。面對強硬的清朝,雙方反覆談判了將近一個月,清朝沒有任何服軟的意思。最後,意大利放棄了租用計劃。
其實,意大利軍隊的戰鬥力並不強。早在甲午戰爭期間,意大利曾經試圖佔領非洲國家埃塞俄比亞。雙方在非洲地區打了1年多,最後,由於部隊損失太大,意大利軍隊全面撤退。意大利連埃塞俄比亞都沒有徵服,在國內危機嚴重的情況,勞師遠征進攻清朝的可能性不大,而是獲勝的可能性更小。清朝與意大利圍繞三門灣的談判,是清朝末期的對外交往中非常少見的一次外交勝利。
- 上一篇
报考大专 没参加过高考直接上的大专 然后自考获得了本科文凭 我想去重新读一年高三参加高考值得么?
没参加过高考直接上的大专 然后自考获得了本科文凭 我想去重新读一年高三参加高考值得么? 没参加过高考直接上的大专 然后自考获得了本科文凭 我想去重新读一年高三参加高考值得么?你觉得可能吗? 不支援啊。
- 下一篇
累了想离开这个城市 马上就要离开我所在的这所城市了,家里都舍不得我走也不同意我走,现在是我提出去我哥那的,之前我哥也邀!
马上就要离开我所在的这所城市了,家里都舍不得我走也不同意我走,现在是我提出去我哥那的,之前我哥也邀 马上就要离开我所在的这所城市了,家里都舍不得我走也不同意我走,现在是我提出去我哥那的,之前我哥也邀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