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各地订婚习俗_求婚订婚
中国各地订婚习俗_求婚订婚
有用(1)
目录 北京订婚习俗 陜西订婚习俗 青岛订婚习俗 河南订婚习俗 湖南订婚习俗 闽南订婚习俗 济南订婚习俗 浙江订婚习俗 南京订婚习俗 合肥订婚习俗 四川订婚习俗 上海订婚习俗 东北订婚习俗 展开更多目录
北京订婚习俗 陜西订婚习俗 青岛订婚习俗 河南订婚习俗 湖南订婚习俗 闽南订婚习俗 济南订婚习俗 浙江订婚习俗 南京订婚习俗 合肥订婚习俗 四川订婚习俗 上海订婚习俗 东北订婚习俗<!今日活动:10000份爆萌袜子口水巾免费送 >
北京订婚习俗
订婚当天,男方将“行聘礼品”以二、六或十二个红木盒装盛,人数六、十或十二人,于车队装载完毕后,鸣炮出发赴女方家。男方车队至女方家前约一百公尺处鸣炮,女方亦鸣炮回应。媒人先行下车,其余接着陆续下车,准新郎最后,由女方幼辈(男)开车门请出并端洗脸水让准新郎洗手、擦脸,准新郎给该幼辈红包礼。
男方人员将行聘礼品(红木盒)交与女方抬礼品人员。男方亲友依序进入女方家。女方长辈招呼男方亲友依长幼入座,准新郎居末座。坐定后,媒人正式介绍双方亲友,先介绍男方亲友给女方(准新郎最后介绍),再介绍女方亲友给男方。礼品陈列就绪后,媒人居中将大小聘、金饰、礼品点交予女方家长。女方亲友将礼品收好,并在神案桌上陈列祭品,准备祭拜女方祖先。
准新娘双手捧茶盘(上置甜茶若干杯,视男方人数而定),由好命(有福气)的妇人(或女方女长辈)搀扶出堂,向男方亲友(由长而幼,准新郎最后)一一敬茶后退堂,(出堂和退堂时向男方亲友一鞠躬)。男方亲友将甜茶喝完,并将红包置入杯中。准新娘出堂收茶杯(过程和敬茶同)。奉茶完毕,接着进行“戴订婚戒指”(挂手指);将金、铜戒指以红线相系,取夫妇同体同心之意或以鉆戒代替,具体过程如下:
女方准备高椅、矮椅各一张。
准新娘入座,脸朝客厅大门,向外而坐,两脚踏在矮椅上。
准新郎站在准新娘右边,面对准新娘。
准新娘伸出右手,准新郎右手拿戒指,套入准新娘右手中指(套入前应配合拍照者)。
准新郎伸出左手,准新娘右手拿戒指,套入准新郎左手中指(套入前应配合拍照者)。
准新郎将红包礼交给准新娘。
戴完订婚戒指后“改换称呼”,媒人带着准新郎,对女方之长辈、父母、亲友依序改口,一一称呼过一次,准新娘对男方之长辈、父母、亲友依序改口,一一称呼过一次。请准新娘之母舅“点烛燃香”,女方要给母舅点烛礼。女方父母及准新人祭拜祖先。女方将行聘礼品退还部份,连同回赠礼品装入红木盒,交给男方亲友装载上车。订婚仪式完毕,女方端出汤圆或点心招待男方亲友,之后在家备席招待男方或转赴餐厅宴客。
查看详情
陜西订婚习俗
陜西订婚的习俗,当然指的是传统的习俗,不见得现在就一定这样做。订婚请介绍人,求婚之家,欲择某户子女为婚,先请介绍人到家招待一番,说明求婚之意,于是介绍人奔走双方,发挥媒介作用。
一、见面
经介绍人媒介同意联姻者,约定时间两对象在男方或其亲戚家相见,经谈话同意,即订婚约。见面时,男方要简单招待,双方主要亲戚要参加,参与意见,谈话后,两人要互赠礼品(男给女一身衣服和四样礼,女给男方礼品稍轻)。如对方收礼,就表示同意,否则就有问题。
二、看屋
近年来兴起了女方到男方家看屋的规矩。看屋时,女方的主要亲属要陪同,男方要设像样的宴席,要给女方比见面时更重的礼物,至少一身好衣料。如男方不同意看屋,需将看屋的花费折成现金给女方,纯属一种索礼之举。
三、扯衣服
看屋之后,介绍人即与双方协定给女方扯衣服的数量、花色、时间、地点以及去什么人等。这天,男方主婚人与介绍人同女方去的人进县城,一般扯四至六身(每身2件,每件7—9尺)的衣料,十身、八身不等,至少要花二三百元,多者千二八百。解放初多买布料,现在以毛料、绸料为主。除衣料外,还有鞋、袜、围巾、毛线、提包等。扯衣服完毕,一行人还要到饭馆进餐,叫十个八个菜,花上百元。农村人常为扯衣服犯难。
四、坐喝
渭河北人叫“吃酒席”,渭河南人叫“过礼”,民间人贬之为“抄、抄、抄”,意谓“吃、吃、吃”,坐喝之礼仪非常隆重。这天,男家要杀猪、宰羊,备齐鸡、鸭、鱼、肉,请厨做菜,搭棚待客,房上架高音喇叭等搞得排排场场,以示富有。男方亲属应邀带礼品赴宴,女方通知族门、乡党、亲戚扶老携幼来坐吃媒席,以表赞同。普通坐喝,待客七八桌,多者竟达二十多桌,上菜二三十道,其程序是:
(1)进门先喝茶,佐以糕点、干果,有四碟九盘者,亦有十三花(九大盘上架四小碟)。
查看详情
青岛订婚习俗
一、订婚日期
订婚是仅次于结婚的大日子,所以很多新人的父母在订婚前也找人郑重其事的算了又算。不过大部分订婚的日期是由双方家长协商决定即可,未必需要看黄历或者找人给算时间。同时因为订婚不像结婚那样还需要考虑季节冷热、酒店淡旺季等众多因素,所以时间上比较自由随意。
二、订婚日期提前多久
订婚肯定在婚礼之前,但是提前多久没有固定之规,大多选择提前三个月至半年。一般订婚以后,双方家庭就进入全力准备婚礼的阶段了,包括家庭装修、家电家具购买、拍婚纱照、预定婚宴酒店、预定婚庆等等,大多是在订婚以后开始动手准备,所以订婚太晚,不太合适。
三、聘礼
订婚新郎家要提前准备一些物品,即聘礼。
青岛地区一般聘礼已经大大的简化,最基本的男方家的聘礼包括订婚戒指、礼金(俗称订婚钱)和六样聘礼。还有一些家庭按照过去的传统准备两个红包袱、两条红腰带,同时还会准备两套衣服。按照过去的规矩衣服要按四季准备很多套,目前基本就是准备两套,其中要有一套棉袄,因为有些风俗说婆婆的袄穿到老。棉袄说是穿不著的,但是中国传统风俗讲究的是棉袄贴心而且有里有面,多是一种谐音和对未来的美好期望,很多人只拿来压箱底。
礼金这几年在不断的增长过程中,从过去大家普遍接受的万里挑一,一路水涨船高到十万甚至数十万之巨,已经成为某些人进行攀比的条件之一。青岛目前通常的礼金金额在31800、61800、88000、91800、118000、138000元等几种。需要根据各家经济实力来决定,具体数额应该由新人双方共同商定好,避免双方心里价位差距过大而引起矛盾。因为数额巨大,所以一般由男方家要给女方家一个存折就好,当然也有直接给现金的。
六样聘礼包括:六斤猪肉,要一刀切的,去和卖肉的一说都知道;六条带鳞的鱼,青岛基本选定的就是黄花鱼,代表黄花大姑娘,有朋友叮嘱说严禁使用鲳鱼和刀鱼,谐音是男盗女娼;六瓶酒,过去以白酒为主,现在大多选择更加健康的红酒;六斤糖,现在吃糖的越来越少,所以很多人会特意去买6包喜糖,每盒里面放6块糖即可;六扎粉丝,也有说六斤的,粉丝需要用红线扎起来;六斤点心,或者选择不同款式的六盒点心也行,也有人特意去按照旧风俗传统买6斤散装点心,用油纸包起来的。
查看详情
河南订婚习俗
一、见面
由媒人介绍男女双方认识,确定见面地点和时间(地点一般都是女孩家里,时间一般都是事发的第二天)。由媒人带领男方去女孩家,去的时候要穿的时髦,或西装革履。就是尽量把自己打扮的人不人鬼不鬼的那种,第一个重点是,口袋里面必须有香烟3包以上,另外给媒人一包,到了女方村庄见人就发烟,这样别人会说男孩子会办事,能间接的提高成功率。
二、上集
在与女孩子十分钟到一个小时内,尽量确定她是不是陪自己一生的人。然后和媒人一起回家,路上媒人会问感觉怎么样,男孩子有的需要点时间,就说要和家人商量一下(一般都会这样说)。但第二天必须给于明确答,不行就说脾气不合,行的话,第二天和女孩子上集,趁机让家人偷看一下,毕竟下礼是聚集了老人一辈子的财富,不能随便就下了,但有的男孩子家里不参考意见,就不看了,怕男孩子以后找不到更好的,怪及父母。在集上,也就是第二次见面,要把见面礼给女孩。400到1000元不等,另外需要买些东西给女孩子带回,比如糖块、瓜子之类。不求精,但求有,回来后媒人一般已经在家里等了。要商量下礼日期(根据女孩子的属相而定)期间,男方需要第三次陪女孩子上集,帮女孩子买衣服,有的需要买金银首饰,需要3000元左右。
三、下礼
礼分干礼和湿礼。干礼为全现金,一般为:6000、8000、11000元,现在有钱的普遍11000的 ,万里挑一的意思,但一般人家还是6000、8000的多。湿礼为物品有逢4、逢6、逢8等,逢六的意思就是六箱酒、六箱烟、六十斤牛肉、六十斤猪肉、六只鸡(要大,要肥)六条鱼、六十斤果子、六箱牛奶、六箱苹果、六箱梨子、六箱橘子、六箱火腿肠、六箱可乐、六箱饼干等,需要10000元左右。
四、回看
查看详情
湖南订婚习俗
双方父母见面协商订婚事宜,主要是订下黄历和男方的聘礼多少。目前比较大众化的是10.8万,但主要视双方经济条件而定。所收礼金按经济条件情况返还,如果女方条件一般如果收88888的话返还给男方38888-58888不等。如果女方条件不错,就直接收下全部礼金并购置一辆轿车给男方。
到订婚日之前肯定还有大把的时间的,在这段时间里就是要添置两人订婚所需要的东西,我们以男方给女方的东西开始:
(1)金饰一套。包括耳环,手镯,(脚链),项链,对戒一对,鉆戒一枚(鉆戒现在大概价格买到15000左右就可以了,其实也可以去金器店买裸鉆选择自己喜欢的式样打造价格相差很大,大约可以节约35%,注:前提先问过家长,有些家长喜欢买24K的纯金觉得可以保值,年轻人就不喜欢了觉得土气)。
(2)喜糖。包括糖金杏一对。温州喜糖分大小,所有女方所需要的喜糖全部男方负责包括喜糖内的红包(目前红包50-100都有人放,视双方条件跟喜糖的多少而定)。
(3)手表。过去为对表,现在鉴于各种电子产品都有手表的功能,只买一只给女方也很多。价格视各自对款式的喜好和经济条件而定,通常为一万左右。
而女方要购买的东西为:
(1)男方结婚订婚时所穿的西装一套,衬衫两件,领带两条,鞋子两双(休闲跟皮鞋各一双)休闲装两套,袜子一打,金器:手链和项链各一条(如果给伴郎的红包少于580就需要再买条衬衫给伴郎)。(金器这个偶不知道,我那时也没这么做)
(2)碗碟一套有88件98件108件可以选择,视情况购买。建议多跑几家,多比较,不然各方开价差别不小。送碗也得挑个日子,有“稳当”一说,“稳”谐音温州话的“碗”。现在市场的碗分骨质瓷和陶瓷,建议还是买陶瓷,耐高温不易裂,而且还不像骨质瓷那样日子久了容易积污垢。还有就是注意,最好买微波炉适用的,这点日后很实用。
查看详情
闽南订婚习俗
定亲
又称“过定”、“食定”、“下定”、“文定”或“送定”。男家女性长辈由媒人陪同,在择定的吉日将商定的礼品送到女家作为定聘。礼品一般为布料、香烛、冰糖、线面、橘饼、槟榔、荖叶、莲子、猪肉、礼饼、花生糖、烟酒以及戒指首饰,常凑成12色。
女家应以冰糖茶和糖糯米粥招待男方客人,待嫁女要上厅堂奉甜茶。客人接受甜茶时应送红包为“压茶瓯”礼。女方家长将男方送来的戒指戴到待嫁女的手指上,就完成“食定”的仪式。男方客人离开时,女方应回赠联巾(两条连在一起的面巾)等礼品。同时,男女双方都要向亲友四邻分送礼饼、糖果等,表示婚事已经确定。
行聘
又称“提聘”或“送大定”。男家在择定的吉日将商定的彩礼送到女家。彩礼强调成双,包括送彩礼人也要偶数,挑彩礼的笼担和扁担都要贴上红纸,男家的长辈挑一担走在最前面。彩礼包括婚书、金帛牲醴、聘金、首饰、布料、衣裙、礼饼、全猪、酒、鸡鸭、摃糖、红圆子和其他糕点等。其中礼饼、摃糖和糕点的数量由女方确定,以保证足够分发女方的亲友和乡邻。此外,每户要赠送一碗红圆子。有些地方行聘时只送婚书和金帛牲醴等物,衣裙及其他议定的礼物由男方另送一次,称为“送袄”。
男方送礼时应开具聘帖,罗列礼物名数。如:婚书一对、聘金若干、金钗一支、鸡鸭各两只。应写上“婚书成通,聘金全封,金钗全副,德禽成双,家凫四翼”等字。彩礼送到时,女家鸣炮欢迎,以礼品奉敬祖先,并依礼接待来人。女方不能将礼物全部收下,要割下排骨和猪脚让男方客人带回,称为“压篮底”或“回程”。女方也可能回赠另外的礼物,如定亲新郎的衣服鞋袜、未来舅姑的鞋袜等。
女方收到彩礼后就要准备嫁妆。富家的嫁妆叫“全厅面”,包括女儿终身使用的物品,小至马桶、针线,大至田契、房契,甚至还有棺材和寿衣,称为“生死不求人”。旧时,富家嫁女还将“随嫁□(音干)”(媵婢)作为嫁妆。贫户嫁女只备“半厅面”:几套衣服、花粉、镜奁、剪、尺、被、帐及一些日常用品。嫁妆一般包括马桶,寓意早得贵子。另外还要准备一对“带路鸡”作陪嫁,带路鸡要选刚打鸣的公鸡和即将下蛋的母鸡。迎娶之日用红头绳或红绸缎一条,两端各捆一只鸡的脚,使公鸡母鸡并排而蹲,装进新饭篮里,由新娘伴(女傧相)提到新郎家。
查看详情
济南订婚习俗
1、祭祖男方在出发前,首先祭祖,然后上香祭告列祖列宗,请祖先保佑这段姻缘美满幸福。
2、出发男方赴女方家的人数应成双数,由男方家之年长亲朋担任,而礼车数一般为六辆车。
3、纳采男方纳聘车队到达女方家约100米时,男方须燃放鞭炮,女方也应燃引炮相迎,并由女方兄弟一人替新郎开门,再端洗脸水让新郎洗手、擦手,新郎应回以红包答谢。贡礼官将聘礼交予新娘父兄。
4、奉甜茶准新娘在媒人的陪同下,捧甜茶献请前来纳聘的男方亲友。
5、压茶瓯甜茶饮毕,准新娘再捧出茶盘收杯子,此时男方来客应将红包与茶杯同置于茶盘上,即俗称“压茶瓯”。
6、踩圆凳准新娘由好福气妇人牵出,坐于大厅中一高脚椅上,脚踩一小圆凳,面朝门口,若是招赘,则面朝内。
7、戴戒指由新郎取出系有红线的金戒、银戒套在新娘右手中指上,表示永结同心。婆婆亦在此时为新娘戴上项链、耳环之类的见面礼。
8、燃炮订婚礼进行至此,可谓大功告成,此时女方应燃鞭炮道贺。
9、订婚喜宴女方家设宴款待男方来客及媒人,宴毕男方应送红包“压桌”给女方。
10、回礼宴毕,男方应尽速离去,不宜久留。同时,男方回家时,绝不可互道再见。
查看详情
浙江订婚习俗
温州:
订婚酒必不可少还分“大订”和“小订”。
温州台州一带的订婚仪式是婚礼中必不可少的一道程序。而订婚又包括“大订”、“小订”。“小订”就是男女双方父母及主要亲戚见个面,吃顿饭。双方亲戚家长如果都对上眼了,那就可以摆订婚酒了,就是“大订”。据当地人介绍,在温州台州等地,办了订婚酒相当于当地人以民间形式承认两人为夫妻,其意义在某种程度上要大过领证。
不过在“大订”之前,男方得先下聘礼,然后女方家长根据多少聘礼和自已的经济状况来决定买多少嫁妆的。在温州,一般来说男方的聘礼是18万,女方拿到聘礼后稍微加点钱,买辆二十几万的车进行回赠。不过也有女方收了10万还回去20万的;也有收了10万还8万的;还有收了钱就买个两三万嫁妆的,具体情况视女方经济情况而定。
同时,男方还要给女方打“三金”,就是金项链、金手镯、金戒指,男方在给女方买礼物的时候,男方家长必须得陪同并付钱。女方在回礼的时候还要买几千元的野生大黄鱼、新郎的由内而外全新的衣服、裤子、鞋子等,外套要准备两套。
东阳:
有钱老板给女儿办喜酒不收红包还倒贴钱。男方先给女方聘金,一般来说“十万最平常”。女方如果将聘金全部收下,意味着女方回礼比较多,如果女方没有全部收下,只收了几千或一万,那就意味着男方对女方的嫁妆好死心了。当地稍微有点经济实力的父母嫁女儿,给聘礼的时候场面都比较赤裸裸:把一叠一叠的万元大钞放到一个大托盘上,用红布盖起来。
有钱老板给女儿办喜酒除了关系特别要好的亲朋好友外,基本不收红包,反而还倒给一两百元的钱,只要你来参加婚礼,都会给钱。
绍兴:
绍兴市区少有嫁妆聘礼一说,双方家人有能力的支持一把,没能力的就靠孩子自己。但结婚当天,女方家里得准备子孙桶、银碗银筷等,床上还要叠好几床被子,被子叠得越高越好,结婚迎娶的路途中都要敲锣打鼓。
查看详情
南京订婚习俗
一、上门提亲的习俗
在新人明确双方的意愿之后男方家就要准备去女方家提亲确定结婚的相关事项。南京结婚习俗也是如此。烟酒茶糖是不能少的,还有糕,是说要糕来糕去。两条鱼,两挂肉,还有些水果。
1、烟酒是中国人送礼的老传统了,比较正式。喜糖,表示喜庆。糕表示步步高。
2、彩礼:可以是礼金,可以是金银首饰。这个主要看各家怎么说。
二、双方父母见面上门的习俗
男女双方父母第一次见面,不仅是两个新人的事,而是两个家庭的事情,所以关键双方父母见面的习俗就必须知道一二。
1、会亲
即双方家长见面。而在南京,这种双方家长见面的事情,就叫做上门。这里要说的是第一次上门。上门顾名思义,要进人家门的,要进人家门,有些礼仪就少不了。
一般上门会亲,双方父母是必然的,还有就是双方介绍人,这介绍人又叫媒人、中间人,男女方各一,在南京,这个介绍人还是很讲究的,特别是老南京比较看中习俗的人家。就算你是自由恋爱,自个儿认识自个儿谈的,到最后也要给你整出一个介绍人来,那相亲的就更不用说了。不过如果不讲究这些习俗的人家,自然也就不在意。我们就按照习俗多的说。
2、上门
一般来说,男方先上门会亲,带着男方的介绍人,女方的介绍人和女方父母一般在家等著,敲门开门,迎进客人,端茶倒水,茶果点心,瓜子花生,自然必不可少,先坐在一起吃吃小东小西,聊聊天,说说天,说说地,互相了解一下各自的家庭,成员组成,结构,生活习惯等等。
父母一见面就是照着以后结婚来恋爱,互相知晓一下根底,也等于是看看是否门当户对,家庭习惯是否靠边。当然,在之前带男/女友回家的时候父母也都问过,这里算是深入做个了解,通过说话,也能认识一下作为父母的思想品格和做人。
3、吃饭
再来是吃饭,自家吃,就是父母做,一个做,一个陪客。饭店吃,方便,就是价格高一些,反正不管在哪吃,恋爱的两个小辈都是被考验的那个。这种时候的吃饭,不是自家那种上桌端了饭就开吃的,通常酒水饮料不可少,氛围是需要的,要吃出个味儿来。
查看详情
合肥订婚习俗
旧时,合肥民间青年男女婚姻,受封建礼教束缚,多为父母包办或左右。在联姻前,必先经媒人或曰“红娘”从中介绍说合,讲究明媒正娶。谚曰:“天上无云不下雨,地上无媒不成亲。”说妥之后,即可约定婚期,通称“订婚”,俗称“订亲”。具体做法是:由男家宴请媒人和女方家长,饮订亲酒,吃订亲饭,并通过媒人,将具体婚期及女方家庭所索的彩礼等事宜,与双方谈定,所谓“男计奁资,女索财礼”。一切定当后,由男家将婚期写成正式期帖,连同彩礼,一并通过媒人传送女方家庭,曰“下期单”,又叫“下日子”、“起红”、“对月礼”等,以便让 女方家庭如期备办好嫁妆,适时嫁女。

祭祖
男方在出发前先祭祖,祈求姻缘美满。
出发
订婚当日男方携带聘礼(六礼或十二礼),鸣炮出发前往女方家。前往女方家的人,应由男方年长亲友担任(最好以男生为主);父母、准新郎加2人,共6或8人。人数/礼车数须为双数,但避免4或8人,礼车数一般为6辆。双方看好戴戒子时间(通常早上11:00前左右),男方应提前一小时到达。
迎纳
男方纳聘车队到女方家前约一百公尺处时”鸣炮”,女方也”鸣炮”回应。媒人先下车,其他人接着下车;新郎最后由女方家幼辈开车门请出,新郎给幼辈红包(开门礼)。
介绍
男方亲友依序鱼贯入女家,媒人正式介绍双方亲友;先介绍男方给女方。
纳征(定亲)
男方工作人员抬春盛(现称红木盒)聘礼进入女方客厅,女方接受聘礼赏予红包(扛夫礼/车夫礼),并将聘礼一一陈列。媒人居中将大小聘,金饰等礼单点交付女方家长,女方亲友将聘礼收好并在神桌上陈列供品。
奉甜茶
女方长辈请男方亲属依长幼入座,新郎居末座。新娘此时由一福气妇人牵引出堂,捧著甜茶向男方来宾一一敬茶,杯数与被奉茶人数相同,不可有多或少,媒人随旁念吉祥话祝福。
查看详情
四川订婚习俗
四川订婚风俗一:准备礼品在四川地区,订婚的礼服是非常精细的,要具体到女方家中,所有的亲戚,所有的老少,都必须人人能收到一份。而且不能跟随自己的喜好盲目准备,要事先和新娘商量,甚至可以和有经验的媒人一起商议,要准备对方喜欢,且不会太奢侈,让别人有负担的礼服,才算是成功!
四川订婚风俗二:红包与手帕红包这一点,四川和很多地区一样,都会在婚礼的时候准备很多红包,既是心意又是一种尊重。在四川提亲的时候,都是男方到达女方的家去提亲,所以准备红包给女方,也是让对方家长放心,婆家会好好的对待新娘子。
还有一点非常特别的,就是要准备一条手帕。这一环节是女方第一次到男方家的时候,男方为了迎接初次到来的新娘,会给新娘准备一条手帕,作为礼物。
四川订婚风俗三:礼金的数字四川人也是十分讲究数字的,所以礼金的数字也要非常吉利。一般不会在礼金中出现单数,而且一般会多出现6和8,比如8888,6666都是可以的!
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婚姻都是人生大事,而且不管是订婚还是结婚,仪式都会是非常隆重的。现代人也可以将这样的习俗传承,十分有意义。 查看详情
上海订婚习俗
1、订婚
又称定亲、攀亲。旧俗,婚姻由父母作主,男方托媒婆至女家提亲,称“讨八字”。女家如有意,就将其女的“年庚八字”(生年、月、日、时辰)书于红贴,送至男方。男方请算命先生“合八字”,又称“排八字”,再由双方父母、兄嫂等到对方相看,称“相亲”。男女双方择吉日定亲设宴,称为“攀亲酒”。
解放后,青年男女大多自主择偶,在征得父母同意后去政府登记结婚。70年代起,不论是本人相识或由人介绍,女子由母亲或嫂嫂、姐姐等陪同去男方相亲,称“认人家”。若双方满意,即择日定亲“走通”,由男方宴请女方及其父母和至亲。
2、纳彩
旧时,男方赠女方信物,称“纳彩”、“行盘”。富裕之家馈赠银币、饰物及茶叶、面粉,通称“金芽玉尘”。茶叶必不可少,谓“千金万礼买不动,四两茶叶定终身”。另有枣子、花生、桂圆、松子四物,取意“早生贵子”。女方则用红绿色染的大米相赠,称“金珠玉粒”;还有的包大粽子1只,谓“太婆粽”;周围有小粽子5~15只,取意“五子登科”、“七子八婿大团圆”。民国年间,除金银首饰、钱币外,通行馈赠“七醃、八鲜、九乌青”(即约七斤重的醃猪腿、八斤重的鲜猪腿各1只,九斤左右的大青鱼1条),外加鹅、鸡、粽子、定胜糕等。婚礼之前(一年或数月不等),由男方约定迎娶日期,俗称“送日脚帖子”,再赠钱币、衣饰、布匹等。解放后,纳彩之风一度绝迹,而今又起。
3、迎妆
旧时,婚礼前一天迎妆,男家去女家迎取嫁妆,俗称“搬家妆”。清末民初:最俭,为7件;稍丰,为双箱四杌;再丰,为一橱两箱、四橱八箱,并有“垫箱钿”、“花粉钿”,其他如被子、衣服、日用品一应俱全。还有以“裙带册”(耕田)作陪嫁的。贫户,聊备薄被、马桶、脚盆等物及衣服数件而已。
查看详情
东北订婚习俗
东北订婚流程:
一、出发前准备
1、四彩礼:离娘肉(2根肋条),鱼2条,大葱4棵,粉条4把。
2、新房楼前楼后的大井用红纸盖上。
3、接亲人员佩戴嘉宾花,新郎新娘胸花、主婚人胸花暂时不戴。
4、接送亲人员不算新郎新娘应为双数(一般8人、10人、12人)。
5、接亲车队总数(录像车除外)应为双(一般6台、8台、10 台)。
二、到娘家
1、敲门:新郎敲门喊妈开门、爸开门(娘家人在屋内可为难新郎一下, 不给开门,但时间不宜过长)。
2、认亲:新娘父母站在门口迎接男方接亲人员,由新郎向岳父岳母介绍接亲亲属(从长辈开始),双方握手寒暄进屋落座,由新娘父母及娘家亲属招待男方接亲人员吃点东西(俗称;不空嘴或甜甜嘴)。
3、求婚:新郎向新娘单腿跪地献花求婚并说几句能打动新娘的浪漫话语,新娘可为难新郎一下,但时间不宜过长。
4、互戴胸花:新郎新娘互戴新郎新娘胸花,并合影留念。
5、新郎改口:新娘父母落座,新郎新娘面向父母站好,新郎正式改口叫爸叫妈并三鞠躬,新郎给爸爸点根喜烟,给妈妈拨块喜糖,父母赏新郎改口钱(一般父母各一份,每份一千零一元,代表千里挑一的好女婿),父母对新郎新娘今后的生活说几句叮咛、嘱托、祝福的话,新郎向岳父岳母保证善待新娘,孝敬双方父母,新郎新娘与父母合影留念。
6、吃面条:一碗面条两个鸡蛋,新郎新娘相互夹给对方吃。
7、换踩堂鞋:一般由新娘妹妹完成(没有妹妹也可其他同辈或晚辈亲属代替),新郎将新娘抱上车,新鞋下面铺一块红布,妹妹给新娘穿完鞋后把旧鞋收起来,新郎赏妹妹换鞋钱。
8、双方亲属上喜车,娘家亲属先上车,男方亲属后上,不许空车。(四彩礼除离娘肉外,其他物品带回一半)。
三、新房:
1、认亲:新郎父母站在门口迎接娘家贵宾,新娘把娘家送亲亲属一一向公公、婆婆介绍,双方握手寒暄进屋落坐,新郎父母及男方亲属负责招待娘家贵宾吃点东西(俗称不空嘴)。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