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汶川地震感人的故事50 求汶川地震的感人故事

火烧 2023-01-11 08:09:24 1142
求汶川地震的感人故事 求汶川地震的感人故事①这不是她的孩子“这是任何一个母亲都会做的事。”——江油市公安局巡警大队民警蒋晓娟“别急,慢慢吃,宝宝要乖!”蒋晓娟温和地安抚怀中的女婴小家伙正贪婪地吸吮着她

求汶川地震的感人故事  

求汶川地震的感人故事

①这不是她的孩子
“这是任何一个母亲都会做的事。”
——江油市公安局巡警大队民警蒋晓娟
“别急,慢慢吃,宝宝要乖!”
蒋晓娟温和地安抚怀中的女婴
小家伙正贪婪地吸吮着她的乳汁
这不是蒋晓娟的孩子
蒋晓娟6个月大的儿子
正被她“狠心”放在乡下婆婆家
每天吃的是奶粉
灾后,蒋晓娟来到群众安置点
她耳畔婴儿的啼哭声不断
看着这些孩子挨饿
她主动提出可以为他们哺乳
“这些孩子真的很可怜,
他们都在哺乳期,
但是很多人根本没奶吃……
我每次也只能喂两个孩子。”
蒋晓娟说这话的时候
颇有几分遗憾
“我的想法很简单,
就是基于母爱,
是一件不值一提的小事情,
是非常小的事情,
这是任何一个母亲都会做的事。”
---------------------------------------------------
②亲爱的宝贝
“如果你能活着,一定要记住我爱你。”
——一位遇难的母亲
“我们发现她的时候,
她已经死了,
是被垮塌下来的房子压死的,
双膝跪着,
整个上身向前匍匐著,
双手扶着地支撑著身体,
有些像古人行跪拜礼。”
在北川县的一处废墟
救援队员发现这位母亲的时候
她已经没有了呼吸
已走出好远
救援队长忽然返身跑回来
他费力地把手伸进她的身下摸索
高声喊:“还有个孩子,还活着!”
一番艰难的努力后
孩子救了出来
他躺在一条红底黄花的小被子里
大概有三四个月大
因为有母亲的身体庇护,毫发未伤
随行的医生准备给孩子做些检查
发现有一部手机塞在被子里
萤幕上是一条已经写好的简讯:
“亲爱的宝贝,如果你能活着,
一定要记住我爱你。”
-----------------------------------------------------
③别 哭
“如果我留在那里,别哭!”
十五军空降兵部队一名战士
被称著“千岁军” 的十五军空降兵部队
出发前均写下遗书
一名队员的女友久久没有收到男友的讯息
她非常担心,焦急万分
这时候,男友的手机简讯忽然到了
“我去灾区了,别为我担心,
看到那么多人被灾情折磨著,
作为军人我义不容辞,
虽然我可以不去。
我没有告诉家里任何人,只告诉你。
那里情况不容乐观,
抢险救灾有一定危险。
记住,如果我留在那里了,别哭,
你失去的是一个亲人,
那里很多人失去的不止一个亲人,
那里建好了去那里看看,
别问我留在什么地方。
---------------------------------------------------
④生命很美好
“告诉我女儿和老公,我很爱他们。”
——北川中学教师李佳萍
北川中学初二(4)班的教室
位于主教学楼的一楼
5月12日14时20分 政治课
教室里很安静,
只有女老师李佳萍在黑板上写字的沙沙声
14时28分,地面突然颤动
全班人醒悟过来:地震了!
一个箭步,李佳萍第一个冲过去
开启门
随手把身边的几个学生推出门后
又退到讲台上,拍着手大声喊:
“地震了,同学们快跑?”
在山崩地裂般的塌陷中
她奋力把学生向外推
在一个猛烈的震动中,她摔倒了
当她爬起来再推学生时
轰的一声教室坍塌了
顷刻间
5层教学楼变成一堆废墟
和她同在一个废墟空间里的学生有6个
李佳萍不顾身负重伤一直鼓励学生
一定要坚强地生存下去,生命很美好
随后,她把手上那两枚戒指和玉镯子摘下来
交给离她最近的学生邹红:
“如果你能活着出去,
把这些东西交给我老公。
告诉我女儿和老公,
我很爱他们,想他们。”
李佳萍走了
36个学生成功逃出
---------------------------------------------------
⑤第一个冷雨夜来临了
“我想伤心,你能给我时间吗?”
——北川县民政局局长王洪发
一切突如其来
大地震发生时
王洪发正去民政局的路上
事后他知道
局里的3个副局长全部遇难
到处都在喊“救命”
王洪发机械性地奔跑着
见人就救
用手从废墟里刨出10条生命
5月12日16时
王洪发路过电力公司宿舍楼时
他突然心里一阵悲怆:糟了!
16岁的儿子不就因病休学住在这里么!
“那时候,顾不上是不是自己的娃,
离谁近就救谁。”
王洪发说
在北川小学,他又救出了两个孩子
王洪发在地震中已失去15位亲人
“你失去了这么多亲人,
现在伤心吗?”
有记者冒昧地问他
“我想伤心,
你能给我时间吗?
总有一天我要大哭一场!”
王洪发回答
---------------------------------------------------
⑥没人叫我妈妈了
“为了不再有因失去孩子而伤心欲绝的母亲。”
——彭州市公安局民警蒋敏
5月17日凌晨3时,灾后安置点
蒋敏紧紧抱着一个两岁多的小孩
久久不愿意放下,看了又看
这个孩子跟自己的女儿岁数相仿
蒋敏是一名失去母亲的女儿
也是一名失去女儿的母亲
放下孩子后
几天几夜没合眼的她
一下晕倒在帐篷门口
“妈妈,我想你!”
“瑞瑞乖,你快快长大点,
妈妈把你带到彭州读书……”
这是5月12日中午12点左右
蒋敏和她远在北川县两岁小宝贝的
最后一次通话
在这场灾难中
蒋敏的爷爷、奶奶、母亲、女儿等10名亲人
全部遇难
在医生的坚持下
晕倒的蒋敏被送到了医院输液
“我还行,我不能占医院的床位,
我也不能停下来。”
醒过来的蒋敏挣扎着回到天彭中学安置点
“当时丈夫回去了,
我希望他能给我带点什么回来,
可是什么都没有,
只剩下一片废墟;
我想对母亲说一句,
妈妈!对不起!”
蒋敏说
“现在,我再也听不到有人叫我妈妈了;
现在,我要全力救援那些被困的孩子,
为了不再有因失去孩子而伤心欲绝的母亲。”
---------------------------------------------------
⑦他跪了下去
“求求你们,让我再去救一个吧!”
——绵竹市消防大队战士荆利杰
5月12日15时10分左右,武都教育中心
余震不断发生,钢筋和楼板摇摇欲坠
残存的墙体时不时往下掉
19岁的战士荆利杰全然不顾
手掌磨破了
荆利杰没有想到去消毒
手指头出血了
荆利杰没有去包扎
脚底被钢筋刺破了
血流了出来
荆利杰没有停下来
13日,上天落泪
上午10时许
就在抢救到最关键的时候
教学楼二次坍塌!
然而,就在此时
废墟中有一个男孩在呼救!
荆利杰第一个奔向废墟
长时间劳累体力透支
荆利杰双腿跪了下去被人救起
荆利杰大声哭喊著:
“我知道很危险,?
我知道进去了就可能回不来,
但是求求你们,
让我再去救一个吧,?
我还能再救一个!”
---------------------------------------------------
⑧哥哥,你在哪里
“我要入党,还要生个孩子。”
——北川县人民医院医生唐雄
5月12日14时28分,北川县人民医院妇产科
躺在客厅沙发上午睡的谢守菊睡眼蒙眬
同为北川县人民医院医生的丈夫唐雄
正开启家门准备去上班
“小乖,地震!”(注)
唐雄感到门外的大楼开始摇晃
他疯狂地呼喊妻子赶紧躲避
谢守菊一个跟头滚下来钻到沙发底下
倒塌下来的房顶把夫妻俩隔断了
“哥哥,你在哪里?”
躲在沙发下的谢守菊把自己保护得很好
“小乖,我没多大事。”
她听到丈夫微弱的声音
15日12时35分
谢守菊被成功救出
可是,此时,无论她怎样呼喊“哥哥”
始终没有任何回音
谢守菊没有放弃
她一直在那片废墟中呼喊“哥哥”
17日上午8时
她有些绝望了
但在废墟上的呼喊声没有丝毫的减弱
“小乖……”
她终于听到了从废墟底下传出的声音
18日9时10分
被困139个小时的唐雄被成功救出
“我要入党,还要生个孩子。”
此时此刻
唐雄表达了他最真实的两个愿望
(注:平时丈夫总是亲切地称呼妻子为小乖,而妻子则把大三岁的丈夫叫哥哥)
---------------------------------------------------
⑨亡妻留下台洗衣机
“就算能换几个盘缠,我还有啥?”
——北川县在外打工者廖兴旺
从北京到北川
从火车站到汽车站
廖兴旺告诉碰到的每一个人
他家里出事了
可就是买不到车票
妻子和女儿一定还平安
在搭车的路上
他安慰著自己
18日,眼前的北川打破了他所有的希望
废墟中,廖兴旺几乎找不到自己的家
在羌乡名品市场旁
他发现了每天伴随妻子的洗衣机
那是家里唯一完好的东西
这一次,他没有行囊
洗衣机里装的
是妻子满是尘土的衣裳
幸存的大女儿廖越告诉他
妈妈和二妹去了
连尸体都没找到
5月18日下午,北川烈日当头
面前的土坡很陡,每爬一步
廖兴旺都大喘一口气
汗水顺颊而下
在黑黑的脸上留下两条沟
揹著亡妻高蓉留下的洗衣机
廖兴旺已经在烈日下走了两个多小时
有人劝他卖掉洗衣机
他执拗不肯
“城没了,家没了,
人也没了,
就算能换几个盘缠,
我还有啥?”
背影仍在崎岖的山路上蹒跚著
一座山、两座山
越来越远
只见一个白点
---------------------------------------------------
⑩她教过村里一半的人
“小朋友们!快钻到床下去!”
——五通村幼儿园女教师王光香
5月12日下午2点,江油武都镇五通村幼儿园
100多个娃娃正在香甜地午睡
突然,房屋猛烈摇晃起来
“遭了,地震了!”
52岁的女教师王光香叫醒了大班27名娃娃
“小朋友们!快钻到床下去!”
王光香边说边抱起身边的娃娃往楼下转移
一次,两次,三次……
当她抱起最后两名娃娃即将返身逃离时
“轰——!”一声巨响
午休室的墙体向他们砸来……
40分钟后
救援队员在废墟的缝隙中
发现了王光香老师
“王老师!王老师……快醒醒啊!”
任凭获救的娃娃们和救援队员撕破嗓门地呼喊
王老师永远安详地合上了双眼……
“怀里的两个女孩还活着!”
一名救援队员惊呼道

汶川地震的感人故事

汶川地震事蹟
1.
——最伟大是母爱/
—— “亲爱的宝贝,如果你能活着,一定要记住我爱你”/
抢救人员发现她的时候,她已经死了,是被垮塌下来的房子压死的,透过那一堆废墟的的间隙可以看到她死亡的姿势,双膝跪着,整个上身向前匍匐著,双手扶着地支撑著身体,有些象古人行跪拜礼,只是身体被压的变形了,看上去有些诡异。救援人员从废墟的空隙伸手进去确认了她已经死亡,又在冲著废墟喊了几声,用撬棍在在砖头上敲了几下,里面没有任何回应。当人群走到下一个建筑物的时候,救援队长忽然往回跑,边跑变喊“快过来”。他又来到她的尸体前,费力的把手伸进女人的身子底下摸索,他摸了几下高声的喊“有人,有个孩子 ,还活着”。 经过一番努力,人们小心的把挡着她的废墟清理开,在她的身体下面躺着她的孩子,包在一个红色带黄花的小被子里,大概有3、4个月大,因为母亲身体庇护着,他毫发未伤,抱出来的时候,他还安静的睡着,他熟睡的脸让所有在场的人感到很温暖。 随行的医生过来解开被子准备做些检查,发现有一部手机塞在被子里,医生下意识的看了下手机萤幕,发现萤幕上是一条已经写好的简讯“亲爱的宝贝,如果你能活着,一定要记住我爱你”,看惯了生离死别的医生却在这一刻落泪 .
2.
——生死空降兵/
为什么我的眼里饱含泪水,因为我对他们爱得深沉!]
5月14日11时24分,一架大型运输机从成都某军用机场起飞,飞向此次地震重灾区四川茂县。
灾情如战情。这是空军首次在高原复杂地域,无地面指挥引导、无地面标识、无气象资料条件下运用伞降方式参加抗震救灾。
由于茂县为高山峡谷地形,境内山峰多在海拔4000米左右,伞降难度很大,平时训练中只需在数百米高度跳伞的空降兵,今天要在4999米高空实施伞降。
担负此次重任的是空降兵特种大队的100名官兵。
11时47分,飞机飞临茂县上空。空降兵研究所所长李振波大校第一个跳出机舱,伞花迅速绽放,消失在白云之中。
第一批7名伞兵离机后,第二批8名伞兵也接着实施了伞降。
飞机第三次飞抵茂县上空。机舱里,剩余的伞兵们已分成两排站了起来……此时,飞机舱门却缓缓关上了。
"15位官兵安全着陆到了预定地域后,迅速发来报告:地面地形情况复杂,不利于大队人马实施高空空降。"空降兵特种大队伞训主任吕造说,另一方面,天气情况也在变坏,加上剩余85人所用的伞具都是圆伞,不像前15位先遣队员所用的翼伞一样灵活抗风,所以上级决定,取消剩余人员的空降行动。
空降兵某部部队长王维山告诉记者:由于灾区通讯和交通中断,此次伞降人员主要担负通讯联络、灾情勘察、情况上报等任务,为上级决策提供依据。参加伞降的官兵都是空降兵骨干,有100次以上跳伞经验。
15名空降兵成功着陆后,迅速与茂县县委、县政府取得联络,于15时许第一次传回了茂县灾情。他们依靠携带的2部海事卫星电话,每半小时与指挥部联络一次。
截止记者发稿时,15位伞降英雄身体和精神状态良好,仍积极奋战在抗震救灾前线。让我们记住这些英雄的名字:李振波、王军伟、李志宝、殷远、郭龙帅、李亚军、赵海东、赵四方、雷志胜、刘文辉、王磊、余亚宾、任涛、李玉山、向海波。
3.
界最穷国是莫三比克,年人均国民生产总值80美元,平均每人每天0. 2美元,约为瑞士的五百分之一。
每天每人的产值才1块4毛多,竟然捐了4万。
滴水之恩 当以涌泉相报
其实不缺这点钱,缺的是情谊上的这片支援
这个极其贫困的国家,他们领导人到联合国开会,路费都没法解决,4万对他们来说是很大很大的一笔钱,可以做太多的事,可现在却拿来支援我们,太感谢了!
富贵时,有钱人请你吃大餐,
比不上穷困时,难兄难弟把唯一的一碗稀粥分你一半。
让我们记住 以后更好的帮助这个贫穷的国家
非洲兄弟都是讲义气的!但愿他们国家能好起来!!!
4.
雨大得让人睁不开眼。几个木棍支撑起的消防作训服下,一名小女孩奄奄一息。“你快不行了,快回去休息吧!”新赶到的救援人员劝肖和,他的嘴唇已经乌白。“不!我答应了她,就一定要把她救出来!”肖和加快了救援速度……
“你辛苦了!”在都江堰新建小学救援中,温总理曾握著肖和地手问候道。从此次救援的开始到结束,作为照明车驾驶员的肖和三天两夜没合眼,疯狂地从废墟堆中刨出被困人员45名。
没有太惊天动地的英雄事蹟,但这个成都消防战士中的“许三多”骨子里却有着“不抛弃,不放弃”的“牛劲”,这足够让他成为英雄。前日,成都公安消防支队七中队四级士官肖和被上级荣记个人一等功一次。
12日晚,肖和作为成都市区消防力量在第一时间前往都江堰。当晚8时,他所在中队抵达了新建小学。作为照明车司机,他的任务就是保持救援现场的光明。
花了3分钟时间,整个救援现场一下亮了起来。在确保照明车的正常工作下,“出于一个消防战士的本能”,肖和走进了废墟中。一个4层高的教学楼全都垮了,乱石下到处传来“叔叔救我!”的呼救声,肖和泪水喷涌而出……
肖和说:“当时就只有一种意识:救人!”不远处,几名战士正在救一名夹在预制板间的男孩,孩子头皮掉了巴掌大一块,努力朝外伸著的小手一动不动。
“好惨哦!”当兵16年,救人无数的肖和具有丰富的经验。照明车司机,却成了这个小小救援点的指挥。1个小时后,小男孩终于被成功解救!
————————————————————————————
不放弃
为句承诺 6个小时刨出小女孩
13日凌晨零时,白晃晃的照明灯下,细雨霏霏。
“叔叔,救我……”肖和途径垮塌楼房第二个救援点时,脚下微弱的呼救让他停下了脚步。斜倒的预制板和残楼的缝隙里,有一名小女孩。“叔叔一定救你!”肖和握著小女孩的小手,许下承诺。
“叔叔有个女儿和你一样大呢!”开始动手的肖和发现:女孩身上的预制板上面,还堆著3块大预制板,以及大量的杂石。搬开它们,必须要大量时间。
凌晨2时,雨越下越大。怕雨水呛著小女孩,肖伟赶紧找来几根木棍,然后脱下作训服,撑起一个小小的帐篷。怕小女孩“睡着”,肖和在搬石头过程中,不断和她说话:“小妹妹,你最喜欢吃什么啊?”“冰激凌。”“那叔叔请你吃好不好啊?”“你到时不要说话不算话哟!”“不会的,我们拉勾!”大手指和小手指用力地勾在了一起。
凌晨4时,第二批的救援人员赶到,肖和为了最初的承诺,拒绝替换休息,1个小时后,小女孩被救了出来。让人振奋的是,在她下面还压着两名存活的小孩。
送上救护车时,小女孩对肖和大声喊道:“叔叔,别忘了!冰激凌……”
终身难忘
总理问候他:你辛苦了!
13日上午10时,救援人员对废墟顶上一个大坑的几名被困学生进行施救。大伙站成人墙对乱石进行搬运,肖和站在第四个,一只脚在坑上,一脚在坑下。
突然,废墟那边传来一阵掌声。肖和先还以为那边又救出了活人,大家在欢呼庆祝,暗想:“一定要加快步伐,我们也要尽快把人救出来。”过了一会,正准备将大砖递给下一个人时,却发现对方半天没反应。正当他回头时,耳边传来一个熟悉又亲切的声音:“你辛苦了!”定睛一看:竟然是总理wj!
总理已经将手伸了过来,肖和赶紧将石头放在地上,敬礼。“为人民服务,这是我应该做的!”他铿锵有力地回答,脱手套,握手。“整个过程就几秒钟的事,但我终身难忘。”肖和面露幸福地回忆。
下面的特警对被困学生说:“总理爷爷来看你们了,给他挥挥手吧!”深坑内的小手向内捏了捏。温总理温和地说:“小朋友,再坚持一下,叔叔他们马上就救你出来了。”下面的小手再次捏了捏……
肖和他们目送温总理离去,充满了敬意,“这么高的废墟,根本就没有路,而且我们站在上面都赶到不停地晃动,他一位老人又是怎么走上来的?”肖和心里暗自鼓劲,“总理都这么重视,我更应该努力救人!”
此后,肖和又参与了多次救援。“哪危险,他就往哪冲,主动请缨了不知多少次。看他是在累得不行了叫他休息,他总是说‘等会、等会’。大家也都习惯了,知道他就是这个脾气。”消防七中队副中队长王金涛含泪介绍。
○部队评价
16年的“许三多”
据悉,肖和是成都公安消防中年纪最大、兵龄最长的战士。5次荣记个人3等功;2000年至2002年,连续两届获得“成都消防十佳卫士”;自1998年起,一直是“优秀共产党员”。在电视剧《士兵突击》面世后,有战友又“封”他为成都消防的“许三多”
前日,成都公安消防支队七中队四级士官肖和被上级荣记个人一等功一次。“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忍耐,特别能奉献。”成都公安消防支队支队长孙国利称,上级对肖和如此高的嘉奖,不只是在此抗震抢险中表现突出,更是对他16年如一日的“老黄牛”精神的肯定。
小时候,屋里的茅草房总是漏水,11岁的肖和爬房顶补洞时摔了下来,左手骨折。手还没好完,他又爬上屋顶,终于将漏洞补好。
1992年,新兵训练。农村来的肖和走正步总是左手左脚,但半夜悄悄起来联络,最后走进来百里挑一的阅兵方阵。
1993年,红照壁一火锅店着火。火情控制后,消防官兵在2楼一床下找到一具14岁的女尸。肖和内疚得三天两夜不吃不喝,“当时我怎么没发现她,当时我的水枪就在那个窗下。”
1996年到2004年,肖和被调至机关为领导开车。但他却在工作之余主动承担起货车司机、库房管理员等四项工作。甚至被人在身后议论:“这人是不是傻的?”
回归七中队后,在一次大火中奋战一天一夜,开车至一环路城北加油站路口等红灯时睡着了,直到交警来敲车窗……
○记者手记
不抛弃,不放弃
作为年龄最大、兵龄最长的现役成都消防战士,骨子里始终坚持着“不抛弃,不放弃”的精神。在新建小学救援中,面对其他救援人员暂缓施救的小女孩,他并不抛弃。庄严许诺:“叔叔一定会救你出去!”这种牛劲似乎有点“傻”,但了解肖和的人却知道:他聪明着呢。不然,他就不会和小女好聊天,不会让小女孩欠他一个冰激凌……
肖和荣记的个人一等功,对于每个军人来说都是至高的荣耀。虽然他没有惊天动地的英雄事蹟,但正如所有抢救生命的参战人员一样,他这种“不抛弃,不放弃”的执著精神,足以让他及他的战友成为时代英雄。
温总理那句“你辛苦了”,代表了所有人对成都“许三多”的问候。
5.
地震感想/
四川汶川县发生7.8级大地震。据四川省地震灾害和抗震救灾最新进展情况通报,截止5月13日下午16点,四川省内灾情为:死亡已超过12000人,受伤26206人,被埋9404人,损害房屋346万间。
从昨日到今日,时间一点一点的消逝,每一分钟,都有着不少灾区人民因抢救官兵与医生的资源不够,而面临着死亡的危险。在网上,最新的讯息和图片以及视讯不断传来,而其中一则视讯,更让我难以忘怀:视讯的第一画面,是一座已经坍塌的楼房,这个地方曾经是一座美丽的校园。在坍塌的瓦砾堆中,一张稚嫩的小脸出现在眼前。那是一个一二年级左右的小女孩。经过了一天的掩埋,小女孩的脸由于过度饥饿和缺氧,原本红润的小脸已经变成了黑黄黑黄了。在她的脸上,依稀可以看见哭过的泪痕,还有那淡淡的绝望。小女孩的嘴巴还在一张一合,可是在视讯中却听不到她的声音,想来小女孩在被废墟掩埋时曾经哭喊、求救,嗓子已经变哑了。看到这个小女孩,我心中很是感慨。四川的大地震,导致数以万计的人民围困在废墟中。他们和这位小女孩一样,在瓦砾堆之中无法自救,如果官兵不及时抢救他们,这些人民的生命将岌岌可危,受到死神的压迫。这时,只听一阵大喊:“这里有人!”一群官兵奔跑而来,激动地实施抢救工作。小女孩的脸上顿时充满了喜悦,大声叫着:“快来救我!”一位官兵低下头,对小女孩说道:“小妹妹,我们正在救你。你不要讲话,好好待着,耐心等我们!”小女孩听话地不讲话了,眼巴巴地看着官兵们。由于小女孩在废墟的里层,如果动用一些抢救的机器,可能会使废墟再度坍塌,危机小女孩的生命。不能动用机器,官兵们就围成一个圈,趴下来用手来刨著瓦砾。此时已是凌晨一点,这些官兵们已抢救了多个坍塌地点,早已累的不行了。可是,只要自己松懈一秒,那么困在废墟下的人民就有可能面临死亡的危险!为了受灾人民,自己苦点、累点,根本不算什么。官兵们就是秉著“早进一秒就可能多救一人”的信念,不间断地抢救著受灾人民。这时,小女孩周围的瓦砾终于被官兵们清理完了,小女孩成功地被解救了出来。
四川7.8级地震惊动了世界,灾区人民的命运也牵动着13亿中国人的心。四川汶川地震发生后,中国地震局已启动一级预案。由中国地震局12人、北京军区某部工兵团150人和武警总医院22人组成的国家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陆续奔赴汶川灾区,负责搜寻、营救和医疗救护任务。中国空军今天派出二十二架军用运输机,向四川地震灾区空运六千多名空降兵和四台指挥车,执行绵竹、安县、北川地区的抗震救灾任务。民政部也紧急调拨25000顶救灾帐篷支援四川灾区,其他救灾物资正在调集运输中。而社会各界人士、中国多家企业公司、中国红十字会,也在援助四川。
面对灾难,团结就是力量。当13亿中国人肩并肩,手挽手,心连心的时候,任何困难都是暂时的,任何灾难都是可以战胜的
你可以看看这些 都不错的

2008汶川地震的感人故事

北川教师刘宁救出学生却永远失去女儿
5月14日7时30分,这是令北川县第一中学教师刘宁永远悲恸的时刻:念初三的女儿终于从水泥断块下被"掏"出来,但却永远离开了他。这个外表粗犷的坚强汉子,在睹见女儿遗体的一刹那,突然情绪失控,放声大哭。悲怆之情,令包括记者在内的周围人潸然泪下。这个在5月12日大地震中失去女儿的教师,却在地震发生时刻,机智勇敢地保护了自己班上59名学生,使他们安全脱险。刘宁是北川县第一中学初一六班班主任。地震发生的时刻,刘宁正带领自己59名学生在县委礼堂参加"五四"青年庆祝会。"礼堂突然在晃动,而且越晃越厉害。"经验丰富的刘宁马上意识到发生了地震。他招呼同学们不要乱跑。"县委礼堂的椅子离地较高,我叫学生立即就地蹲进结实的铁椅子下面,千万不要乱动"刘宁说。正是刘宁老师在关键时刻的冷静,全班59名同学中只有两个受了轻伤。
最后时刻双臂护住4个学生--德阳市东汽中学遇难教师谭千秋
13日一早,设在学校操场上的临时停尸场上,记者从工作人员手中的遗体登记册里查到了这位英雄教师的名字--谭千秋。他的遗体是13日22时12分从废墟中扒出来的.
“我们发现他的时候,他双臂张开着趴在课桌上,身下死死地护着四个学生,四个学生都活了!”一位救援人员向记者描述著当时的场景。 谭老师的妻子张关蓉正在仔细地擦拭著丈夫的遗体:脸上的每一粒沙尘都被轻轻拭去;细细梳理蓬乱的头发,梳成他生前习惯的发型。谭老师的后脑被楼板砸得深凹下去……
班主任推女生出教室
王周明是名年轻教师,是50多名学生的班主任。地震发生时,他指挥学生分两路,从教室的前、后门逃生。房屋垮塌的一瞬间,他一个箭步冲上前去,把还没跑出教室的一名女生推出教室。这时,一根粗大的横梁打在他头上,他的头盖骨被击碎……
学校行政办公室主任张文说,他从外面赶回学校时,这个女孩一见他就哭了:“王老师为了救我,被砸死了。”
11岁女孩6楼跳下自救 逃生后返回救出多名老师
11岁的康洁是映秀小学6年级学生,12日下午地震时,她正在6楼上课,老师立即叫学生快跑。康洁先是钻到桌子底下,在经过一秒时间考虑后就从6楼纵身跳下,“我努力让自己屁股着地,最后着地时居然只有腿被划伤.”康洁对于自己跳楼也感到有些不可思议。康洁自己脱险,并没有忘记救人,她冒着生命危险跨进了随时倒塌的教学楼。她四处搜寻同学和老师,看到一些老师被砸伤后不能动弹,康洁使出全身力气将老师往外拉。但康洁毕竟只有11岁,逐渐体力不支的她赶紧跑出废墟呼叫救援,“我不知道救了多少个老师。”时间在一分一秒逝去,从各个地方来增援的乡亲们冲进大楼救出了不少的师生,同时也把受伤的康洁带到了安全区域。
四次冲进教室 女老师抢出52个娃娃
5月12日汶川地震发生时,距彭州市区10多公里的红巖镇,大面积房屋倒塌、通讯中断、人员伤亡……在这次地震发生时,正给幼儿园大班辅导的红巖镇中心小学周汝兰老师没有独自逃生,而是四次冲进教室抢救学生,直到全班52名学生成功脱离危险。
地震时老师用生命为学生开道
中广网北京5月16日讯息(记者陈钟)受汶川地震影响,四川省绵阳市平武县平通中学教学楼坍塌。在地震发生的一瞬间,教师们放弃了转瞬即逝的逃生机会,为不少孩子赢得了生的希望。
平通中学初三的化学老师乔广平当时正准备上课,地震出现,马上呼喊所有的人快跑,自己却跑到了最后,广安来的特岗老师在地震发生的时候,为了救一个被绊倒的孩子,不幸遇难。

08年汶川地震的感人故事

1、汶川县映秀镇小学老师张米亚:摘下我的翅膀,送给你飞翔!
当汶川县映秀镇的群众徒手搬开垮塌的镇小学教学楼的一角时,被眼前的一幕惊呆了:一名男子跪仆在废墟上,双臂紧紧搂着两个孩子,像一只展翅欲飞的雄鹰。两个孩子还活着,而“雄鹰”已经气绝!由于紧抱孩子的手臂已经僵硬,救援人员只得含泪将之锯掉才把孩子救出。
这名男子是该校29岁的老师张米亚。“摘下我的翅膀,送给你飞翔。”多才多艺、最爱唱歌的张米亚老师用生命诠释了这句歌词,用血肉之躯为他的学生牢牢把守住了生命之门。
大震中,张老师的妻子、同是该校老师的邓霞和他们不满3岁的儿子也被垮塌的房屋深埋……
2、德阳市东汽中学遇难教师谭千秋:用双臂守护4个学生
地 震发生时,四川省德阳市东汽中学教学楼坍塌。在地震发生的 一瞬间,该校教导主任谭千秋双臂张开趴在课桌上,身下死死地护着4个学生,4个学生都获救了,谭老师却不幸遇难。5月14日,张关蓉在擦拭丈夫谭千秋的遗 体,她怎么也没想到,人们传说的救下四个学生的英雄竟然是她心爱的老公。
3、通江县永安坝村小学新婚教师苟晓超——“我…恐怕…不行了,快…救孩子!”
苟 晓超老师生于1984年9月,2006年以优异的成绩毕业 于重庆西南大学计算机专业,2007年8月以全县第一名的成绩公考成教师,放弃了留在县城工作的机会,而来到该村小任教。因优异的工作业绩和高尚的思想品 格,今年4月,被学校发展为入党积极分子。 5月2日刚举行了婚礼……
当灾难来临时,通江县洪口镇永安坝村小学教师苟晓超例行在教学楼巡察。当来到三楼他所带的教学班时,58个孩子正甜甜地酣睡。他轻轻地转过身,正准备巡察下一个班级时,突然,一阵地动山摇,整栋教学楼剧烈地颤抖摇晃,门窗玻璃噼哩啪啦……
“不好,地震!”苟老师脑海中出现了这个可怕的念头。
“快 跑,教学楼要垮了!”出自本能,他大声吼叫学生赶快逃 生。同时,他大声通知在二楼和一楼巡察的各位老师。酣睡中的孩子被突然惊醒,还迷迷糊糊,不知所措。“快跑,危险,快,快……”他一边大声呼吼,一边迅速 抱起两名孩子直往楼下冲去,清醒的十余名孩子紧随而下。到了楼下,连一口气都来不及喘,他返身冲向三楼,此时,150余名孩子正从楼道向下涌来,他奋力来 到三楼,又抱起两名学生向楼下冲……
他 再一次冲到三楼抱起两名孩子向楼下跑,刚到达一楼地面的最 后一级楼梯时,顶楼轰然坍塌,砖块、混凝土、门窗玻璃劈头盖面向他们袭来。就在那一瞬,一块重约一吨的砖块和混凝土砸向他的小腿,他本能地将两个孩子 “藏”在怀中,用自己弱小的身躯挡住从天而降的砖块……他的双腿被无情地砸断,胸部、头部也受到了重创,顿时扑倒在血泊之中。
“我……恐怕……不行了,快……快……救孩子!”飞速赶来的老师和群众在搬他身上的砖块和混凝土时,他断断续续地说著,并艰难地用手指向顶楼,“上……上面……还……还有……”
下午4时20分 ,当他被转往县城医院抢救的途中,因伤势过重不幸献出了年轻而宝贵的生命。
两个孩子安然无恙,但苟晓超却永远地走了。
“我们全村人都说苟老师年轻,书教得好,对学生负责任,人又和气,像这样的老师不多见,这么大的祸怎么出在他身上哟……”一位老大娘泪流满面地说。13日一早,当记者赶赴现场时,坍塌的教学楼前已布置了长长警戒线,一些学生仍在失声痛哭。

一篇汶川地震的感人故事

1.
当抢救人员发现她的时候,她已经死了,是被垮塌下来的房子压的,透过那一堆废墟的的间隙可以看到她死亡的姿势,双膝跪着,整个上身向前匍匐著,双手扶着地支撑著身体,有些象古人行跪拜礼,只是身体被压的变形了,看上去有些诡异。救援人员从废墟的空隙伸手进去确认了她已经死亡,又在冲著废墟喊了几声,用撬棍在在砖头上敲了几下,里面没有任何回应。
当人群走到下一个建筑物的时候,救援队长忽然往回跑,边跑变喊“快过来”。他又来到她的尸体前,费力的把手伸进女人的身子底下摸索,他摸了几下高声的喊“有人,有个孩子 ,还活着”。 经过一番努力,人们小心的把挡着她的废墟清理开,在她的身体下面躺着她的孩子,包在一个红色带黄花的小被子里,大概有3、4个月大,因为母亲身体庇护着,他毫发未伤,抱出来的时候,他还安静的睡着,他熟睡的脸让所有在场的人感到很温暖。
随行的医生过来解开被子准备做些检查,发现有一部手机塞在被子里,医生下意识的看了下手机萤幕,发现萤幕上是一条已经写好的简讯“亲爱的宝贝,如果你能活着,一定要记住我爱你”,看惯了生离死别的医生却在这一刻落泪了,手机传递著,每个看到简讯的人都落泪了。
大灾难面前,母爱,孕育了一个个看似不可能的奇蹟。
2.
在一所学校的救援现场,一片一片的废墟,到处是哭喊的声音,救援队发了疯一样的救人,学校的主教学楼坍塌了大半,当时正在上课,几乎有100多个孩子被压在了下面。全是小学生。一些似乎是消防队员的战士在废墟中已经抢出了十几个孩子和三十多具尸体,然而就在抢救到最关键的时候,突然教学楼的废墟因为余震和机吊操作发生了移动,随时有可能发生再次坍塌,再进入废墟救援十分的危险,几乎等于送死,当时的消防指挥下了死命令,让钻入废墟的人马上撤出来,要等到坍塌稳定后再进入,然而此时,几个刚才废墟出来的战士大叫又发现了孩子。
几个战士听见了就不管了,转头又要往里钻,这时坍塌就发生了,一块巨大的混凝土块眼看就在往下陷,那几个往里转的战士马上给其他的战士死死拖住,两帮人在上面拉扯,最后废墟上的战士们被人拖到了安全地带,一个刚从废墟中带出了一个孩子的战士就跪了下来大哭,对拖着他的人说你们让我再去救一个,求求你们让我再去救一个!我还能再救一个!
3.
老人端著碗,在宣传牌前止步,看了一会,哆哆嗦嗦地从口袋里掏出5元钱,放进募捐箱,唸叨了一句,“为灾区人民……”
工作人员愣住了,还没反应过来,老人已经离开,“他好像很累的样子,步履蹒跚,看着他的背影,我就想哭。”
本以为这就是捐款过程中的一个小插曲,谁料,下午 点,老人再一次出现,这次,他掏出了100元,塞进了募捐箱。
“这次可把我们惊呆了!”郭小姐赶紧拉住老人问情况,老人才解释,“我上午就想多捐一点,但钱太零碎了……”
老人的普通话很不标准,费了很多口舌后,郭小姐才明白,老人本想多捐一点钱,但身上全是讨来的一毛两毛还有一些硬币,不好意思拿出来,特地利用中午凑了凑,接着到银行,将全身的零钱兑换出了一张一百元,“老人一直说,‘灾区的人比我更困难,他们的生命都受到威胁,不容易啊!’”
好说歹说,老人总算留下了自己的名字,但他不会写字,委托工作人员代签:徐超(音)。老人走后,在场很多人都流下了眼泪,“保安说,老人常在附近乞讨,平时很少吃到什么好东西,没想到一下子就捐出这么多……”说到这里,郭小姐已经哽咽了。
4.
什邡县蓥华中学被埋在废墟下的16个孩子,当被救援人员告知要少说话,储存体力时,立即拿出身边的课本,默默地认真地学习起来,同时悄悄地相互提醒:“不要睡着了。”
孩子们得救了。劫后余生的孩子没有大人们预想的那样号啕大哭。腿和手指都严重受伤的罗瑶对抱着她的武警战士说:“叔叔,我想弹钢琴、跳芭蕾舞……”男孩蒋蒙则反复唸叨:“下面还有人……”
当武警战士抓住高银手臂的那一刻,小姑娘本已瘫软的身体猛地向上一耸--那是求生的本能!她在拼尽全力配合营救他的人!
都江堰市聚源中学抢救现场,发现小高银时,她的头部上方是两块水泥板,下肢骨折,右腿严重变形,上面还压着一块大石头。
6个多小时的救援,小高银一直默默地配合著大人们。小高银明亮的眼神和顽强的一耸,令死神退却了。

四川汶川地震的感人故事

抢救人员发现她的时候,她已经死了,是被垮塌下来的房子压死的,透过那一堆废墟的的间隙可以看到她死亡的姿势,双膝跪着,整个上身向前匍匐著,双手扶着地支撑著身体,有些象古人行跪拜礼,只是身体被压的变形了,看上去有些诡异。救援人员从废墟的空隙伸手进去确认了她已经死亡,又在冲著废墟喊了几声,用撬棍在在砖头上敲了几下,里面没有任何回应。当人群走到下一个建筑物的时候,救援队长忽然往回跑,边跑变喊“快过来”。他又来到她的尸体前,费力的把手伸进女人的身子底下摸索,他摸了几下高声的喊“有人,有个 孩子 ,还活着”。
经过一番努力,人们小心的把挡着她的废墟清理开,在她的身体下面躺着她的孩子,包在一个红色带黄花的小被子里,大概有3、4个月大,因为母亲身体庇护着,他毫发未伤,抱出来的时候,他还安静的睡着,他熟睡的脸让所有在场的人感到很温暖。随行的医生过来解开被子准备做些检查,发现有一部手机塞在被子里,医生下意识的看了下手机萤幕,发现萤幕上是一条已经写好的简讯“亲爱的宝贝,如果你能活着,一定要记住我爱你”,看惯了生离死别的医生却在这一刻落泪了,手机传递著,每个看到简讯的人都落泪了。

汶川地震感人的故事50 求汶川地震的感人故事

一位母亲,在自己的简讯里面写着,对儿子说的话,人出来的时,2母亲身体下就是年幼的孩子,, 母亲一直保护着他 ,可是母亲却死了

关于汶川地震的感人故事

5月13日,在四川省北川县地震灾区,一名北川中学学生在武警官兵帮助下救助被压在瓦砾堆中的同学。
13日上午,15岁的小雪(化名)躺在四川省医院病床上,虽然全身缠满绷带,但她却不顾疼痛,不时呼唤著同桌小亚(化名)的名字。小雪是都江堰向峨中学初一学生,她的记忆至今还定格在12日14时30分许——全班正上数学课时,教学楼突然坍塌,全班同学都被埋在废墟中。
面对突如其来的灾难,她和小亚手牵着手互相勉励,发誓绝不放弃生存。
被埋废墟
黑暗中4只小手紧握
小雪说,被废墟掩埋不久,现场死寂得能听到自己的心跳。眼前一片漆黑,她感觉有黏糊糊的液体从头上流到手上,她这才意识到自己受伤了。死一般的寂静,让她越来越觉得恐怖和压抑。她试着挪动双手,想扒开身上砖头,但双手始终不听使唤。
“爸爸,妈妈,您们快来救我!”黑暗中,小雪把求生的希望寄托在了父母身上,她相信父母肯定会赶来。就在这时,她听到小亚的呼叫,原来,小亚和她紧挨着。“小亚,我在这儿!”小雪赶紧向小亚打招呼。小亚听到呼唤,随即将手伸过来,4只小手紧紧握在了一起。
相互鼓励
抓紧的小手逐渐松开
小亚头部被预制板击中,伤势非常严重。小雪获知情况后,心情骤然紧张起来。“一定要冷静,激发小亚的生存勇气!”小雪拉着小亚的手,不停地鼓励小亚绝不能放弃生存机会。
为了让小亚有勇气面对困难,小雪还试着开导小亚要相信父母和政府会组织援救队伍。小亚心情逐渐缓和过来。她向小雪承诺绝不放弃生存的机会,一定要陪着小雪等到救援。
两个小时后,小雪听到外面开始有些响动,她立刻意识到是“救兵”到了。让小雪最担心的事同时发生了,“我等不及施救了,坚持不住了。”小亚抓紧小雪的手逐渐松开。“小亚,你答应过,不能食言呀!”小雪对小亚大声吼著。尽管这样,小亚的声音还是越来越弱。“天哪,快救救她呀!”小雪试着活动双脚,确定左脚没受伤后,她立即用左脚用力朝上蹬,想踢开脚边砖头,但这一切都是徒劳。
3个多小时过去了,小雪发现小亚已没了反应。小雪用力呼喊小亚,小亚也没有动静了。小雪情知不妙,再也忍不住开始伤心地流泪。“快来人,救命啊!”小雪使劲地吼,而外面还是没反应,而她却变得越来越疲倦。“要保持体力,不要做无用功了!”小雪努力镇定下来,趴在废墟里静静等候救援。
12日19时许,救援人员终于将小雪和小亚从废墟中刨出来。但,伤情严重的小亚已去世多时。

5·12汶川地震的感人故事有哪些?

6月10日,依然满脸稚气的林浩出现在大地震后的汶川县映秀镇街头。这个9岁半的小学生在5月12日汶川大地震中,表现出与其年龄不相称的成熟和勇敢,不仅在废墟下组织同学们唱歌增加勇气,而且还救出两名同学。 5月12日那天,汶川县映秀镇渔子溪小学2年级的31名学生中,仅有10人在地震后幸免于难。这10名学生中,有两人都是被同班同学林浩冒险救出的。林浩成为了汶川地震中年纪最小的救人英雄。 虎头虎脑的林浩,一笑还会露出小豁牙。地震发生时他和同学们都往外跑,但被板子砸倒在地。“当时石板后面传来一个女同学的哭声。我就告诉她,别哭了,我们一起唱歌吧。大家就开始唱学校教的歌。最后一首《大中国》唱完后,女同学不哭了。” 两个小时后,小林浩开始慢慢挪动身子向外爬。由于个子小,他几经努力终于爬出了废墟。 小林浩向记者描述当时的情景:“我使劲爬,使劲爬,终于爬出来了。爬出来,我看到一个女同学昏倒在走廊上,就转身把她揹出去了。揹出去交给校长,校长又把她交给她的妈妈揹走了。后来我又爬回去,又把另外一个男同学背出来交给校长,他也被父母揹走了。”林浩讲述自己救人过程的时候显得非常镇定,“我背得动他们,我开始爬出来的时候,身上没有伤,后来爬进去揹他们的时候才受伤的。” 小林浩在映秀留守了2天,找到了自己的表妹和两个姐姐。走了7个小时的山路后,他们来到了都江堰,而后又辗转到成都找到了在那里的堂哥。19日,小林浩和姐姐、表妹被送到了四川省儿童活动中心。 因为救同学,小林浩的头部多处被砸破,左手臂严重拉伤,志愿者每天都用热毛巾为他热敷。志愿者张朝芝说:“小林浩刚来时和父母联络不上,情绪很不好。后来联络上了在外打工的父母,孩子才平静下来。” 被问到为什么要这么做时,小林浩说:“我是班长。”从那天起,四川省儿童中心的人都叫他“小班长”。 据映秀镇中心小学副校长张春东介绍,由于映秀镇在地震遭受毁灭性打击,林浩可能会转到省内其他地方继续完成学业。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