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辽国萧氏皇后 辽国“萧氏后族” 法库建立州城

火烧 2022-07-13 03:14:08 1056
辽国“萧氏后族” 法库建立州城 ①法库叶茂台 23 号墓葬墓道②法库孟家镇小房身村辽墓③法库辽 " 宗州 " 城遗址出土铜质 " 宣差都提控印 "④法库出土的辽代瓷器《中华姓氏大辞典》共收录了 119

辽国“萧氏后族” 法库建立州城  

①法库叶茂台 23 号墓葬墓道

②法库孟家镇小房身村辽墓

③法库辽 " 宗州 " 城遗址出土铜质 " 宣差都提控印 "

④法库出土的辽代瓷器

《中华姓氏大辞典》共收录了 11969 个姓氏。然而,于公元 907 年建立辽国的契丹一族,却仅有两个姓氏:耶律、萧。并且,耶律氏与萧氏世代通婚,历时 200 余年之久。

史载,法库县境内,便是契丹人萧氏的分封地之一,以致法库全境分布着 20 余座辽国州城遗迹,以及为数众多的辽国契丹萧氏家族墓地。由于萧氏家族的女士大多成为辽国的皇室眷属,所以,萧氏又被称其为辽国的 " 后族 ";而萧氏家族的男士也借此飞黄腾达,最高官职高居 " 北府宰相 "。

在此,不妨探寻一番法库境内的几座辽国州城遗址。

萧恒德掳掠汉俘

建 " 原州 " 安家落户

法库县城西约 50 公里,为包家屯乡南土城子村。村东有座石质圆形 " 孤山 "。村东接近 " 孤山 " 处,便是辽国 " 原州 " 城址。

当地老年人介绍说萧孝穆简介,上世纪 40 年代," 原州 " 城墙足有 3 米多高。后来,村民们陆续在城址内盖房子,如今已将整个城址全部占用,惟余东城墙尚能依稀可辨。" 原州 " 城址为正方形,每边长 250 米,方位南偏东 15 度,辟有南城门。

在城址内,专家们采集到了灰陶盆口沿、陶罐口沿、白瓷小罐底、白釉黑花器底、大石臼等。当地李姓村民盖房挖地基时,挖出了一个小口、鼓腹、平底的黑釉大缸。村民们介绍说,当年,在城址外东面 " 孤山 " 脚下,村民们挖土时,发现了 7 座砖砌墓葬,挖出的整块青砖,足足拉了 10 多大车。《辽史 · 地理志》记载," 显州 " ( 北镇 ) 东北三百里为 " 原州 ",国舅金德俘掠汉人后,在此地建城安置,共五百户人口。

有关专家考证,兴建 " 原州城 " 的 " 国舅金德 ",应为 " 萧恒德 "。辽圣宗耶律隆绪统和元年 ( 983 年 ) ,萧恒德娶辽景宗耶律贤女儿 " 越国公主 " 为妻,拜 " 驸马都尉 ",后改任 " 北面林牙 ( 翰林学士 ) "。当年,北宋将领曹彬、米信率兵入侵辽国南京 ( 北京 ) 时,萧恒德出谋划策、大败宋军,因而被提拔为东京 ( 辽阳 ) " 留守 "。

辽圣宗耶律隆绪统和六年 ( 988 年 ) ,辽圣宗耶律隆绪亲自率兵攻打北宋,萧恒德率辽军攻城,独当一面。北宋守军城上矢石如雨;萧恒德气定神闲,指挥若定,督促辽军将士奋勇攻城,最终攻克北宋守城。攻城中,萧恒德不幸中箭负伤。" 承天皇太后 " 萧绰亲自探望萧恒德,并赐良药。

辽圣宗耶律隆绪统和十二年 ( 994 年 ) 农历八月,辽圣宗皇帝赐萧恒德 " 功臣 " 称号。之后,在一次征战中,萧恒德决策失误,导致辽军将士、马匹死伤甚多。因此,萧恒德被撤职,削去 " 功臣 " 称号。

辽圣宗耶律隆绪统和十四年 ( 996 年 ) ,萧恒德妻子 " 越国公主 " 生病。" 越国公主 " 生母、" 承天皇太后 " 萧绰,派遣宫人 " 贤释 " 侍奉 " 越国公主 "。结果,萧恒德竟与宫人 " 贤释 " 私通。" 越国公主 " 得知后,忧愤而死。盛怒之下," 承天皇太后 " 萧绰将姑爷萧恒德处死。

骁勇战将建 " 渭州 "

英年早逝志未酬

出沈阳北四台子,沿 101 国道一路西北而行,过法库秀水河子镇西折,便到了法库叶茂台镇。叶茂台镇西二台子村东北 0.5 公里处,可见一座古城遗址。

这座城址的城墙为土筑,南北长 315 米、东西宽 300 米,方位南偏东 25 度,城墙外侧有 " 角台 "、" 马面 " ( 用于防御 ) ,南、北各有一座城门。当地老年人介绍说,过去城墙挺高,当地人都叫 " 马圈 "。这座城址内出土文物颇多,有酱黑釉大缸、铁马镫、铁马衔、铁铡刀、石臼、白釉大碗、酱釉大口罐等。村中一户农家院里的方形石制品,四角雕刻力士,中间雕刻狮头,类似辽国塔座雕饰。城址内地面上,散布着灰陶片、布纹瓦片、白釉粗瓷片、铁镞等。

经有关专家考证,这座古城为辽国 " 渭州城 "。《辽史 · 地理志》记载," 渭州城 " 由辽国驸马都尉萧昌裔兴建,位于 " 显州 " ( 北镇 ) 东北二百五十里,有千户人口。

辽国萧氏皇后 辽国“萧氏后族” 法库建立州城

这位萧昌裔,便是辽国骁将 " 萧匹敌 "。辽圣宗耶律隆绪统和十四年 ( 996 年 ) ,萧匹敌出生不到一个月,他母亲 " 越国公主 " 便去世,父亲萧恒德也被岳母 " 承天皇太后 " 萧绰处死。成年后,萧匹敌与 " 秦晋王公主 " 结婚,拜 " 驸马都尉 ",为 " 殿前副点检 ",后改任 " 北面林牙 "。辽圣宗耶律隆绪太平四年 ( 1024 年 ) ,萧匹敌任 " 殿前都点检 ",为 " 国舅详稳 ( 将军 ) "。

辽圣宗耶律隆绪太平九年 ( 1029 年 ) ,渤海国后裔 " 大延琳 " 叛乱。萧匹敌、" 南京留守 " 萧孝穆前往讨伐。他们在大延琳据守的辽阳城外,再修筑一道城墙,围困大延琳。几个月过后,辽阳城里人与辽兵私通,最终里应外合,生擒大延琳。辽阳平定后,萧匹敌因功封为 " 兰陵郡王 "。

辽圣宗耶律隆绪太平十一年 ( 1031 年 ) ,辽圣宗皇帝耶律隆绪病危。此前," 钦哀皇后 " 萧耨 ( 音 n ò u ) 斤与 " 仁德皇后 " 萧菩萨哥,始终势同水火、势不两立。由于 " 仁德皇后 " 萧菩萨哥喜欢萧匹敌,结果遭到 " 钦哀皇后 " 萧耨斤的忌妒。于是," 钦哀皇后 " 萧耨斤便唆使护卫冯家奴,诬告 " 仁德皇后 " 萧菩萨哥的弟弟萧浞 ( 音卓,zhu ó ) 卜,与萧匹敌一道谋逆,打算让 " 仁德皇后 " 萧菩萨哥摄政,然后拥立新皇帝。

辽圣宗耶律隆绪 " 驾崩 " 后,辽兴宗耶律宗真继位;" 钦哀皇后 " 萧耨斤篡权摄政。辽兴宗耶律宗真重熙元年 ( 1032 年 ) ,年仅 36 岁的骁将萧匹敌,便被 " 钦哀皇后 " 萧耨斤杀害。

萧排押 " 北府宰相 "

建 " 福州 " 辽国大将

法库包家屯乡南土城子村北 9 公里处的三合城村,就坐落在辽国 " 福州 " 城址之上。" 福州 " 城址为土筑城墙,南北长 260 米、东西宽 200 米、周长 920 米,方位正南。《辽史 · 地理志》记载," 福州 " 城由萧宁兴建,用以安置南征俘掠的汉人,拥有三百户人口。

在城址内地面上,可见长方青砖、布纹瓦、灰陶盆、灰陶罐、白釉瓷器等残片。当地村民介绍说,几年前,在城址外北部修建学校时,曾挖出一具石棺,内有一瓷罐,瓷罐内盛骨灰,为一座辽代石棺墓葬。

《辽史》记载,辽圣宗耶律隆绪统和二十九年 ( 1011 年 ) ,萧宁任 " 北府宰相 "、" 兰陵郡王 ",但其他史料、文献均无此人记载。有关专家考证," 萧宁 " 乃 " 萧排押 " 也。

萧排押,字韩隐,辽国大将。辽圣宗耶律隆绪统和初年,萧排押为耶律隆绪的御帐亲军 " 左皮室详稳 ( 将军 ) "。辽圣宗耶律隆绪统和四年 ( 986 年 ) ,北宋将领曹彬、潘岳,率领两路人马攻打辽国。萧排押跟随 " 承天皇太后 " 萧绰,驰援辽国南京 ( 北京 ) 守军,在望都 ( 河北望都县 ) 击败北宋军队。因战功显赫,萧排押改任辽国南京 ( 北京 ) " 统军使 "。辽圣宗耶律隆绪统和十五年 ( 997 年 ) ,萧排押任 " 政事令 ",迁任东京 ( 辽阳 ) " 留守 "。

辽圣宗耶律隆绪统和二十二年 ( 1004 年 ) ,萧排押再次率兵攻打北宋。此后,萧排押专门负责与北宋议和,任 " 北府宰相 "。辽圣宗耶律隆绪统和二十八年 ( 1010 年 ) ,封萧排押 " 兰陵郡王 "。辽圣宗耶律隆绪太平三年 ( 1023 年 ) ,封萧排押 " 豳 ( 音宾,b ī n,陕西旬邑县 ) 王 "。

汉人辽国掌重权

八虎山麓私城建

法库县城西 22.5 公里,有个四家子蒙古族乡。乡政府所在地便是四家子村。在村中部北面山岗南坡上,有座古城遗址。

该城址城墙为土筑,南北长 230 米、东西宽 190 米,方位南偏西 30 度。城址北城墙保存尚好,坍宽 8.5 米、存高 3 米,筑有 3 个 " 马面 "," 马面 " 间距 40 米。西城墙存高 2.3 米。城址四角均有 " 角台 ",其西北 " 角台 " 宽 10 米、存高 3.6 米。城址内近北城墙处,有 3 座人工土台,应为建筑台基遗址。

城址内北部,遍布青灰色瓦片;城内东南部,可见灰陶、白瓷、酱釉瓷、灰色沟纹砖等残片。据介绍萧孝穆简介,前几年,村民们在城址内盖房子时,挖出的北宋铜钱竟多达 500 多公斤。这些北宋铜钱在城址内东城墙附近出土时,盛装在大缸或六耳铁锅内。

在四家子村,法库文物部门回收了 5 面铜镜、一枚铜印。其中,两面铜镜饰有玄纹,边缘錾字;一面为 " 八卦 " 铭文铜镜;一面为汉式铜镜;一面为 " 海兽葡萄 " 铜镜;铜印为 " 宣差都提控印 "。此外,城址内还出土了铜碗、铁马镫、铁马衔、六耳铁锅、铁铧、铁锄、铁锹、铁镐、铁斧、铁镣铐、石磨、石碾砣、石臼、篦齿纹陶罐、大缸等文物。

有关专家认定,这座城址为辽国 " 宗州 " 城。《辽史 · 地理志》记载," 宗州 " 城原为耶律隆运兴建的 " 私城 ",用来安置俘掠来的汉人。耶律隆运死后,辽圣宗皇帝耶律隆绪,将这座城池收为国有,定名为 " 宗州 "。

兴建 " 宗州 " 城的耶律隆运为汉人,原名叫 " 韩德让 "。辽景宗耶律贤时期,韩德让担任了辽国东京 ( 辽阳 ) " 供奉官 ",后来逐渐升迁至辽国南京 ( 北京 ) " 留守 "。辽景宗耶律贤乾亨元年 ( 979 年 ) ,北宋军队入侵辽国南京 ( 北京 ) 。韩德让率领辽军抗击北宋军队,因功授官 " 辽兴军节度使 "。后来,韩德让入朝为 " 南院枢密使 ",成为汉臣中佼佼者。

辽圣宗耶律隆绪继位后," 承天皇太后 " 萧绰摄政,命韩德让负责宿卫。辽圣宗耶律隆绪统和三年 ( 985 年 ) ,韩德让兼 " 政事令 ",从此进入辽国决策核心。次年,韩德让率辽军击败北宋曹彬、米信部队,被封为 " 楚国公 ",旋即进封 " 楚王 "。

辽圣宗耶律隆绪统和十二年 ( 994 年 ) ," 承天皇太后 " 萧绰,任命韩德让 " 北府宰相 " 兼 " 枢密使 ",不久又兼 " 北院枢密使 ",拜 " 大丞相 ",封 " 齐王 "。此时,韩德让已掌控北、南两院 " 枢密院 ",集辽、汉军政大权于一身。与北宋缔结 " 澶渊之盟 " 后,辽圣宗耶律隆绪封韩德让 " 晋王 ",并赐名 " 耶律隆运 ",位在 " 亲王 " 之上,成为辽国重臣。

《皇朝事实类卷》记载,辽景宗耶律贤 " 驾崩 " 后," 承天皇太后 " 萧绰对韩德让说:以前,我曾答应过嫁给你。现在,我愿与你重续旧情。今后,辽圣宗耶律隆绪就是你的儿子。而辽圣宗耶律隆绪,也把韩德让当做父亲看待。

辽圣宗耶律隆绪统和二十九年 ( 1011 年 ) ,韩德让随辽圣宗耶律隆绪出征时,在军中去世。辽圣宗耶律隆绪追赠韩德让 " 尚书令 ",谥号 " 文忠 "。有关专家认为,耶律隆运的王府,便建在 " 宗州 " 城内。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