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书生配什么 书生出上联:风霜无情,几多翠木成枯枝!老者的下联非常经典
书生出上联:风霜无情,几多翠木成枯枝!老者的下联非常经典
对联文化在我国的历史上已经成为一种习俗文化。因为在古人看来,对对联不分地位,不分高低贵贱。只要你可以对出来,就承认你是有文化的人。对联的特点也在古代展现的淋漓尽致。简单明了,通俗易懂。也是古代人常常来拿切磋才学的主要工具。很多人狭隘地认为对联只是文人之间的“打斗”武器。老百姓们参与不进去。
可是在明朝的街道上很多都有对联比武的擂台,上台参与的人大多数都是老百姓以及一些布衣之族。有一个秀才,年年参加科举考试,却是年年不中榜。他不是不努力,只是有些人暗箱操作。秀才也是非常厌恶官场的这种官僚作风,再加上自己家中已无力承担他读书的费用,只好自己出来谋生。
来到京城,找到之前自己一同赶考的人,得知后他们也是因为没有去贿赂考官而不中榜,即使他们当中有人考试得了第一名也没有办法。秀才也是心灰意冷,看透了科举考试的黑暗,自己肚子里的满腹经纶可是得不到别人的认可。于是他打算和好友一同在京城游玩几天。好友提议去京城背后的山上去看一看。
几个人也就兴致勃勃地上去了。爬山的道路也是那么的辛苦,充满着艰辛和荆棘。但是只要自己愿意爬,愿意去努力往上走,还是可以到达终点的。秀才爬到山顶时,看着自己脚下的京城面貌,心中的感慨万千,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天也慢慢地黑了下来。一行人也打算下山。

上山的路和下山的路不一样,秀才一行人也就迷了路,没找到之前自己所熟悉的路;一时间慌了神,只能慢慢的摸着黑往下走。碰巧遇见一个老翁挑着扁担往山下走,秀才一行人仿佛见到了希望,向老翁说明事情,老翁也是会心一笑,说答上我对联就告诉你们。秀才也正愁才艺没地方施展。上联:秃驴何在?下联:东坡吃草。
这一联可以说是比较简单的。秀才也是不甘示弱说:上联;风霜无情,几多翠木成枯枝!老翁想了想对出下联:岁月有痕,无数红颜换白首。老翁对出的下联,含义是在开到秀才,人生不必为了一件事而且忧愁。向前看,总会有出头之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