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长江三角洲平原上也有许多小山
世界上有许多河口三角洲大都非常平坦,如著名的尼罗河三角洲、密西西比河三角洲等。我国的长江三角洲也以地势平坦、水网密布著称于世。但是就在这广袤的平原上居然也星星点点地或成群地分布着许多小山。翻开地图,我们可以看到,这些小山大致分为4群:一群在江阴常熟间的南岸沙嘴上,如江阴的黄山、花山,常熟的虞山等;一群在苏锡—带,如苏州地区的南阳山、穹窿山、灵岩山、天平山和著名的虎丘等,无锡地区的惠山、锡山、鸡笼山等以及昆山乃至上海境内的佘山等七座山;一群在太湖中,形成太湖中的九十多个大小岛屿和半岛,最著名的如东、西洞庭山和马迹山;最后一群在长江北岸,如南通的狼山、军山、剑山,靖江的孤山等。
![]() |
这些小山(或叫残丘)大多由石英砂岩组成,有些是由花岗岩、石灰岩、粗面岩等组成,如苏州地区花岗岩山就较多。由于长期的风化侵蚀,这些小山一般海拔较低,大多仅100~200米,最高的约300米左右,如洞庭西山的缥缈峰高336.5米,为长江三角洲平原上的最高峰。
长江三角洲平原上为什么会有那么多小山呢?如果掀掉小山周围的沉积物,就可以发现这许多小山原来都和浙江的天目山连在一起,呈东北——西南走向,可以说是天目山在东北方向的余脉。在地质史上,这些绵延的、海拔逐渐降低的余脉曾多次由于地壳沉陷、海水入侵而淹没了一些鞍部、低谷,使部分山头变成了孤岛。后来由于长江水流带着大量泥沙向镇江以东方向(当时还是大海)沉积,逐渐使这些淹没在海中的孤岛变成了点缀于平原之上的残丘,而散布于太湖中的孤山则成了湖中的孤岛或半岛。至于平原上个别火成岩的孤山,那是岩浆活动的结果,但长江泥沙的沉积同样是使它们成为孤山的原因。
长江中下游平原水网密布,气候暖湿,经济文化发达。由于这些孤山的点缀,便形成不少青山绿水、风景绝佳、古迹众多的游览胜地,吸引了国内外大批游客。所以就发展我国旅游事业来说,这些小山的功绩还真不能抹煞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