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代海狮 海狮科的演化历史
海狮科的演化历史

从进化史的角度来看海狮科可能与海象科最近。
由于上述的许多解剖学和生理学的特征(比如前肢强壮)过去一般认为海狮科动物是比较原始的海豹科动物,但是这个见解现在已经过时了。
首先现代的分类学不再区分原始的或者现代的物种,其次海狮科动物与海豹科动物最早的化石差不多一样老。
最早的海狮科动物化石是中新世遗留下来的。
这个时候留下来有两个属,其鳍足的解剖学明显可以看出属于海狮科,这两个属与今天存在的动物的关系不明。
在北美洲太平洋海岸发现的Pithanotaria是至今为止已知的最早的海狮科动物,它们生活在中新世中期,距今约1200至1300万年。
它们身长约1.5米,与今天的加拉巴哥海狗差不多大。
中新世晚期的Thalassoleon也是在北美洲的太平洋海岸发现的。
这个属已经明显大得多,而且显示典型的性双态性。
这两个种可以均以当地海岸附近广大的海草森林的丰富营养供应为生。
属于海狗的海狗属和南海狮属以及属于海狮的海狮属已经在上新世早期出现,其它今天尚存的最早的化石均源于更新世,它们的祖先可能与南海狮属类似。
虽然海狮科动物的分布史可能永远无法完全重建,但是今天至少对这个历史有一定的粗步认识:按照现在的认识海狮科与海豹科均起源于北美洲的北太平洋海岸,从这里它们首先向北和向西扩展,最后普及到整个太平洋北岸。
数百万年后南北美洲的陆桥形成后它们又沿海岸向南扩展到南美洲。
从那里它们绕过合恩角进入南大西洋,然后沿美洲东海岸向北普及,但是它们似乎无法越过热带水域这个障碍,与此同时它们跟随南极绕极流到达南非以及南印度洋中的孤立岛屿。
这个第一批扩散主要是海狗类的动物,此后还发生过一次第二批扩散,这次也是从北太平洋出发,这次是海狮类的动物。
它们越过赤道后与第一批扩散一样绕过南美洲进入大西洋。
新西兰和澳大利亚的动物可能也是从南美洲到达的。
海狮科动物一夫多妻式的生活习惯可能源于其两栖的生活方式:由于雌兽必须在陆上哺乳和生育幼兽,而陆上合适的场地有限,因此它们不得不在海岸附近挤在一起。
而最强壮的雄兽则因此可以占据地域。
这个过程不断升级,最后导致了巨大的性双态性。
由此海狮科动物的性双态性是性选择导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