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乾隆雍正顺治是什么关系 乾隆是因为无人可立才选择的嘉庆?其实你忽略了这个人
乾隆是因为无人可立才选择的嘉庆?其实你忽略了这个人

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一代明君乾隆皇帝文武双全,在位期间励精图治,做了许多利国利民之事。中国综合国力在乾隆年间也达到了顶峰。但如此一位贤君,在晚年竟找不到一位合适的人选继承大统,而他主要是为两个继承人伤脑筋。一位是资质平庸的皇十五子永琰,另一位则是天资聪颖的皇孙绵恩。熟悉历史的都知道,最后的胜利者是前者,那为何乾隆要放弃更为优秀的绵恩,而选择永琰呢?
乾隆皇帝是位长寿且多子的皇帝。他总共有十七个儿子。早年时期,效仿汉朝立嫡长子的制度。乾隆先后立富察皇后嫡出的两位皇子永琏和永琮为太子。但他们都英年早逝。失去两位皇子的孝贤皇后也因打击过大不久也离世了。乾隆只好把目光放在其他皇子身上。
他注意到了五阿哥永琪。永琪天资不凡,善于骑射,处理事物头头是道,也很有治国理政的才能。他各方面都很杰出,很快在众皇子中脱颖而出。乾隆皇帝很是属意于他,并多次在外臣面前加以暗示。乾隆曾说:众多皇子,只有永琪最像朕。但这一次命运又和乾隆开了个玩笑,年仅26岁的永琪在获得荣亲王称号的第二年也病逝了。乾隆又一次经历了白发人送黑发人的锥心之痛。上天好似对他下了魔咒,凡是他属意的都一个个离去了。乾隆皇帝一度不敢再立储君。
但太阳总有西沉的时候,日渐衰老的乾隆皇帝也需要找寻找一个继承人来继承江山。乾隆四十年时,八个儿子去世了,几个过继出去了。只剩下八阿哥永璇,十一阿哥永瑆,十五阿哥永琰,十七阿哥永璘。但他们中并无出类拔萃之人。乾隆皇帝在纠结之后,采用排除法选择继承人。除去患有足疾的八阿哥,过于顽劣的十七阿哥,最后在十一阿哥和十五阿哥中选择了后者。看起来选择永琰是乾隆不得以做出的选择。
虽然皇子们不争气,但却有一位皇孙颇有风范。这就是爱新觉罗·绵恩。他是皇长子永璜的长房长子,是乾隆的次孙。他的父亲在孝贤皇后丧礼上因表现伤痛不足,而被乾隆冠以治丧不力的罪名,夺爵并宣布从此再无继承大统之可能。两年后,永璜便抑郁而亡,为此乾隆皇帝很是愧疚。他想加倍对永璜的子嗣好以弥补他们。
当然,绵恩也很争气。在一次皇家射箭比试中,年仅八岁的绵恩英勇可嘉。他与众叔叔们同时参与比试,用小弓箭连续射中靶心三箭。连善于骑射的五阿哥永琪也对他连连夸赞。乾隆大悦,当即赏赐于黄马褂。因衣大而身小,绵恩披在身上,几乎快贴住脚腕,场面十分喜感。绵恩成为清朝赏赐黄马褂最小之人。成年之后的他也积极进取,没有丝毫懈怠。乾隆皇帝很是重用他,命他担任禁卫军统帅,保卫这个皇宫,并且赐其亲王封号。这不仅在绵字辈皇孙中少有,当时就连永字辈的皇子还有没被封号的。足见乾隆对绵恩的重视和喜爱程度。据说乾隆皇帝私下悄悄放话:你若是我的儿子,我就会传位于你了。
乾隆皇帝之所以选择永琰,放弃绵恩。主要是以明太祖朱元璋立孙子而不是儿子,最后导致朱棣起兵谋反,皇室内部自相残杀的教训为戒。乾隆皇帝承担不起这样的结果。所以为把这种可能性扼杀在摇篮中,乾隆皇帝走了一步稳棋。
作为最高统治者和决策者,乾隆不仅要考虑让位于贤者,更要考虑整个大清朝长久的稳定和长治久安。朱元璋的前车之鉴,是乾隆最好的定心丸。尽管历史证明嘉庆帝并没有杰出成就,只是靠着先辈打下的江山的余热,无大功亦无大过,存在感并不高。后人不禁猜想,若乾隆传位于绵恩又将如何呢?但历史只有结果没有如果,我们只能尽人事听天命。
相关文章
- 四阿哥雍正 康熙第八世孙分析雍正死亡真相
- 雍正康熙乾隆怎么排序 雍正取消“人头税”,是乾隆时期人口激增的原因
- 雍正杀了康熙 雍正名声为何不如乾隆:为他人做嫁衣
- 雍正康熙乾隆怎么排序 乾隆继位真正原因 为何说雍正继位与其有关?
- 康熙传位雍正为了弘历 乾隆继位后如何收拾雍正安排的两位辅助老臣?
- 雍正康熙乾隆怎么排序 揭秘:乾隆与康熙两帝执政生涯的10大惊人区别
- 雍正康熙乾隆怎么排序 乾隆最喜欢的儿子,雍正给他赐名,可惜患一种病早亡
- 满目繁华许你一世荣华 康熙曾许他永世荣华,不料雍正一上台立刻被抄家
- 康熙雍正乾隆顺治嘉庆的顺序 康熙与乾隆的江南美女情结:后宫蓄养苏杭美女
- 康熙雍正乾隆顺治嘉庆的顺序 康熙给乾隆算命,相士说:若是女孩,必为娼,若是男孩,必为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