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你的功劳功不可没 浮梁先贤 | 打赢浮梁保卫战!非他功不可没
浮梁先贤 打赢浮梁保卫战!非他功不可没 金安,字曰安,京兆(今西安)人氏,生活于唐代晚期。咸通年间(860-873年)中进士后,受任浮梁县令,他的任期内,也是浮梁的非常时期。 *非常时期:指的是乾符五

浮梁先贤 | 打赢浮梁保卫战!非他功不可没
金安,字曰安,京兆(今西安)人氏,生活于唐代晚期。咸通年间(860-873年)中进士后,受任浮梁县令,他的任期内,也是浮梁的非常时期。 *非常时期:指的是乾符五年(878年)至中和四年(884年)由黄巢领导的民变,席卷近半大唐江山。 唐僖宗即位不久,黄巢带领十万起义大军,从山东打到河南,不久又从安徽打到江西。 乾符五年(878年),黄巢义军攻克饶州,浮梁告急, 一片恐慌。原县治在隔河东南(南城),原称新昌县,天宝元年改名为浮梁。 开元年间(713—741年)旧治南城曾筑城墙,后因洪水泛滥,才迁河西高地(如今旧城)。迁址后的几十年,新城各项设施未曾完善,也没有修筑城墙,无法防御外敌。 身为县令的金安,沉思了很久。而后,带领逃难百姓,回到旧城(南城),在原城墙的基础上加高城墙,短短十几日,筑城告成,老幼得以安顿,金安亲力亲为,日夜巡防, 黄巢义军久攻不下,便向福建方向转移。 乾符六年(879年), 黄巢义军又自粤(广东)南方向进入江西,重入饶州、信州。金安率领军民,加固城墙,防守不怠,黄巢部队又不克自退。 乾符七年(880年),黄巢军队再次攻克信州、饶州和皖南大部分地区。金安除坚守城池以外,还组织民团,与义军对阵,双方各有胜负,义军久攻不下,退守到浮梁东北的髙岭附近驻扎。不久,便向长安方向开拔了,黄巢义军三进三出江西,对浮梁却无可奈何。金安带领军民,保住了城里的粮仓,百姓得以安生,南城也因此留治十七年。 在此期间,朝廷也因功授金安为检校尚书右仆射、昭信军节度使,掌赣皖军政要职。而浮梁县令一职,由金安长子叔彦继任。不久,与反叛朝廷的刘建锋交战阵亡。朝廷追封为检校尚书左仆射,复任金安次子叔迟为县令,直至县境安宁。晚年,金叔迟不忍离开,便举家入籍浮梁。 他逝世后,浮梁百姓为了纪念金氏父子相继四十余年的为保浮梁死难之功,在县治(今浮梁古县衙)仪门的左边,修建了金公祠,并且春秋二祭供奉。以后的各代都为之修缮。明万历年间再度重修,县令徐学聚作记。 在宋代,金安的后裔鼎臣、汝臣、纯臣、君著、君佐、君卿、君佑皆中进士。明代的金达(峙滩乡英溪村人)更是中了探花。 金安父子作为浮梁父母官,在非常时期,忠国保民,这种死而后已的精神是值得敬仰的。 很赞哦! (10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