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百家讲坛资治通鉴第一部8 "百家講壇"最年輕主講人:"資治通鑒"字字在講宋朝

火烧 2022-07-28 20:25:53 1041
"百家講壇"最年輕主講人:"資治通鑒"字字在講宋朝 本報記者 王鵬 文/圖在中國歷史上,有兩部史著對後世影響巨大,一部是西漢司馬遷所著的中國歷史上第一部紀傳體通史《史記》,另一部是北宋司馬光主編的多卷

"百家講壇"最年輕主講人:"資治通鑒"字字在講宋朝  

本報記者 王鵬 文/圖

在中國歷史上,有兩部史著對後世影響巨大,一部是西漢司馬遷所著的中國歷史上第一部紀傳體通史《史記》,另一部是北宋司馬光主編的多卷本編年體史書《資治通鑒》。昨天下午,央視《百家講壇》最年輕主講人、復旦大學歷史系副教授薑鵬作客揚圖講堂,與市民讀者共同品讀《資治通鑒》。

談《資治通鑒》 寄托司馬光政治理念

「《資治通鑒》沒有一字講宋朝,卻字字在講宋朝。」薑鵬說,對同一事件、人物的記載,《資治通鑒》和《史記》、《漢書》大有不同,「說白了,兩個‘司馬’,就是文學家和政治家的區別。」

百家讲坛资治通鉴第一部8

薑鵬表示,《資治通鑒》講的是宋代以前的事情,書中只字不提宋代,但是卻有著宋代的影子。司馬光是一位偉大的史學家,同時更是一位偉大的政治家。司馬光該參政的時候沒有參政,政治鬥爭失敗以後到洛陽,安心地寫《資治通鑒》,基本目的就是將撰寫通鑒作為反對「王安石變法」的一個重要工具。「80卷的唐史背後卻有680多卷的草稿,其中蘊藏的是司馬光獨具見解的治國觀點,他將反對戰爭及政府幹預經濟的觀點融入了字裡行間。」薑鵬說,司馬光他在很長一段時間裡保持沉默,但後來有一次大旱,宋神宗下「罪己詔」求直言,司馬光立刻寫了一道奏章,大意是看到陛下幡然悔悟了,老臣聲淚俱下然後再把自己的理念重新說一遍。司馬光的立場主要是兩個問題:一是變法問題。晉元帝司馬睿南渡的時候,很多人要重新立法、搞一套新制度,但你看司馬光的觀點是國家要保持安靜,不要隨便改制。二是對外問題。王安石變法的兩個目的,富國強兵,富國的目的最終還是強兵,要開邊,爭奪燕雲十六州,宋神宗從一開始就是要打仗的。而司馬光最反對輕易發動戰爭。所以總的來說,司馬光一是反對國家橫征暴斂,二是反對輕易發動戰爭。

談師兄錢文忠 擅把復雜歷史問題簡單化

錢文忠在復旦大學當老師時,薑鵬還是學生,並且上過他的課,「我們兩個人的導師是同一個人,所以我還算得上是錢文忠的師弟。」薑鵬說,復旦大學歷史系共有四個研究室,自己與錢文忠是同事。

「師兄是個很風趣的人,他現在做了許多社會文化工作,而這恰是他的長處。」薑鵬說,錢文忠有趣風雅,善於表達,他的知識積累豐厚,而他擅長把復雜的歷史問題簡單化,比如講佛經、講三字經,讓普通人也能讀懂歷史,對中國傳統文化起到了很好的解讀、推廣作用。

本文來源:揚州日報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