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为什么根据动物的异常行为可以预报天气

火烧 2016-11-09 11:29:21 1065
“燕子低飞要下雨”,“蚂蟥上下翻,大雨纵横流"……我国人民很早就注意到了观察动物的异常行为来预报天气。 为什么生物在天气变化前会出现各种异常反应呢? 天气变化是一个物理过程,它伴随着大气运动、热量、水分等状况的变化,必定伴随着光、声、电现象。这些变化,人们

“燕子低飞要下雨”,“蚂蟥上下翻,大雨纵横流"……我国人民很早就注意到了观察动物的异常行为来预报天气。

为什么生物在天气变化前会出现各种异常反应呢?

天气变化是一个物理过程,它伴随着大气运动、热量、水分等状况的变化,必定伴随着光、声、电现象。这些变化,人们往往感觉不到,而有些生物具有灵敏的感觉器官,就会产生生理、行为等异常反应。

生物进化经历了漫长的历史,经历了沧海桑田、气候变迁等严峻的考验。生物在跟自然界变化斗争的过程中,不适应的被淘汰,有些却得到了锻炼,某些器官逐步完善。所以,生物对外界环境变化所表现出的异常反应,逐渐发展成为趋利避害、保护自己的本能了。

各种生物长期生活在某种特定环境里,它们的某些器官得到特别的发展;而对人类来说,这些器官却相对地退化了。例如,鱼长期生活在水里,就有侧线感受器;鸟类在空中飞翔,附肢部分就有感振小体。而人类生活环境和它们不一样,即使原来具有这种器官,后来也逐渐退化了。


有些生物具有对频率很低的声波高度敏感的感受器。有一种叫水母的腔肠动物,它能感觉到远处正在移来的台风。台风在海洋上移动,由于风速很大,跟波浪摩擦可以产生一种频率很低、人耳听不到的次声波,混杂在大海的怒涛声中。次声波的传播速度比台风要快得多。次声波冲击水母耳里小小的听石,然后又把信息刺激传递到水母球壁里的神经感受器。水母接受到这种信息,就立刻离开岸边,游向大海,以免被台风所激起的巨浪砸碎。因此,根据水母的行动可以预测即将来临的台风。

有些生物具有对湿热天气反应很灵敏的感觉器官。而湿热天气往往是冷空气到来前或夏季雷阵雨即将到来的征兆。对湿热反应比较敏感的生物是蛇。蛇类具有颊窝或感受小窝,窝里的感觉细胞对热变化很敏感。这种反应会刺激它出来活动。所以蛇过道常是夏季雷雨将要到来的信号。

有些生物对空气湿度的变化比较敏感,并能迅速地改变自己的生活习惯。例如,青蛙是两栖类动物,肺的呼吸功能不大,单独靠肺呼吸不能满足自身的需求,还要靠皮肤来进行呼吸。要用皮肤呼吸,就要求皮肤保持湿润,才能使空气里的氧气首先溶解在皮肤的粘液里,再由皮肤进入血液。如果皮肤干燥,皮肤的呼吸就比较困难。所以,青蛙怕阳光、怕干燥的空气。大雨来临前,空气比较潮湿,正适合皮肤呼吸。因此,它们的叫声、活动跟平时就不一样。所以谚语说:“癞蛤蟆白天出洞,雨儿下得稳。”


有些生物对天气变化前的风向、风速的改变比较敏感。例如,台风行将到来之前,大批海鸟不是向着大海飞去,而是纷纷向大陆飞来,飞得疲乏不堪,甚至跌落在海上,或者停在船上,任凭人驱赶也不肯离开。这是因为台风正朝大陆移来,鸟类的腿部有微小的感振小体,能灵敏地感到台风来临前的强风的振动。所以海鸟往往成为向人们报告台风将要来临的特别使者。

有些生物对气压变化比较敏感。天气变化时,气压一定会升降。风雨来临前气压下降,使溶解在水中的氧气减少。这时,鱼、泥鳅、蚂蟥等在水中呼吸满足不了需要,就要浮到水面上来,或跳出水面。所以,“鱼跳花,有雨下”、“蚂蟥上下翻,大雨纵横流”这些谚语是有道理的。


有些生物感受天气变化的能力,是人类望尘莫及的。但是,这绝不是说这些生物比人类高明。生物对天气变化的反应虽然很敏感,但不会作出预报,只能给人们提供一些依据。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