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为什么海水会有不同层次

火烧 2016-11-02 07:31:37 1093
每当人们谈及海洋,自然而然会联想到大海的壮观:浩瀚无边、潮起潮落、波涛汹涌等。却很少会去想海水本身的情况是怎样的呢? 海洋面积占全球面积的70.8%,海水占全球总水量的97%,其内部结构错综复杂、变化万千。在海表面,水的温度是根据接受太阳辐射的多少,由赤道

每当人们谈及海洋,自然而然会联想到大海的壮观:浩瀚无边、潮起潮落、波涛汹涌等。却很少会去想海水本身的情况是怎样的呢?

海洋面积占全球面积的70.8%,海水占全球总水量的97%,其内部结构错综复杂、变化万千。在海表面,水的温度是根据接受太阳辐射的多少,由赤道两侧到两极,基本呈递减趋势,但海水密度却呈逐步增加的趋势。海表面水的情况和大气相似,那么在海面覆盖下的海洋,情形又是怎样呢?

海水在垂直方向的分布,和大气层、地壳相似,是呈层状的。大气层的分层是因地心吸引力所致,而海的分布,则是由海水的密度不同所致。这种层状分布,随地理位置变化而有不同。

在大洋中部,赤道附近的海域,海水的层次最多。大体可分成5个层次,由上至下,称为表层、上层、中层、深层和底层。各个层次海水特性不一。

海水表面接受光能最多,在10米厚的水层中,海水吸收海表面得到的阳光能量的82%,因此海表层水温最高,海水最轻,浮于海的表面,这如同热气球因比重小而上升一样。在海表面,风浪、海流、波动等海水运动强烈,海水混合在一起,形成上下基本均匀的水层,其厚度根据混合的程度,大约为几十米到200米左右,这是表层水。表层水下面到400~500米,是上层水,表层水和上层水之间被一层温度、密度变化极大的水体分开。上层水来自亚热带海洋,那里日照强烈,气候较为干燥,海水蒸发剧烈,造成海水盐度升高,因此增加了海水密度,其密度大于表层海水,密度大的海水会向密度小的海水方向流动,直至稳定,这样便形成了上层水层。上层海水以下到1000~1500的水层是中层水,来自高纬度海区。高纬度海区的盐度较低,但日照量少、水温较冷,海水密度较大,大于上层水,所以便下沉,流动到上层水之下,形成中层水。中层水以下到大约4000米的范围内,是深层水,密度大于以上海水,其厚度大于任何水层,其来源于北大西洋的挪威海盆。在深层水之下,便是底层水,它源于南极的罗斯海和威德尔海。冬季海水大量结冰,海水结冰后,排出盐分,海水盐度大增,从而大大增加海水密度,海水沿大陆架下沉,直至海底,形成底层水。在夏季,仍有海水向底层流动,在200米以下海水的温度为-1.9℃,盐度在34.60~34.80‰,这种海水密度很大,可下沉到很深的海底。

海水的层次不是固定不变的,它随地理位置变化而变化,还随季节变化而变化。南极海域,通常只有深层水和底层水,只在夏季,冰雪消融,会产生一层盐度极低的表层水。在我国东海,水层冬夏不同。在冬季,气温低于水温,表面海水被冷却,密度加大下沉,并且此时北风强劲,海水混合加速,因深度浅,能使海水从海面到海底温度均匀一致,海水只有一层,到春夏之际,太阳辐射增加,表层海水升温,在风作用下,形成一层暖的水层,浮于冷的海水之上。

海水的分层,变化多端,但归根结蒂,是因海水密度不同,海水保持平衡所致。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