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极地上空有“臭氧洞”
相传,远古时,水神共工和火神祝融,为争霸天下大动干戈,互相厮杀,水神共工大败,恼羞成怒,发疯般地用头猛撞不周山,结果震倒了一拫擎天柱,天塌了个大洞……这是我国上古的一个神话故事,并不是真的。可是如今,在极地天空中果真有了大洞,科学家叫它“臭氧洞”。
在离地球表面10〜50千米的同温层中有一层气体,叫臭氧层。臭氧分子由3个氧原子组成,即O80臭氧层能吸收99%以上的太阳紫外线,是地球上人类和其他生物的“保护伞”。但是,地球的这把“保护伞”已遭到严重破坏。近几年,参加南极考察的科学家们发现,在南极上空的臭氧层中出现了一个“大洞”。据“雨云一7号”极轨气象卫星探测,这个大洞位于南极极点附近,呈椭圆形,它的面积相当于美国的总面积,深度超过我国的珠穆朗玛峰。无独有偶,最近科学家们又在北极上空发现了一个19〜24千米深的小“臭氧洞”。还有人发现,全球的臭氧层都有变薄的趋势。
![]() |
天上的“臭氧洞”是谁戳的呢?为什么出现在极地?科学家们对此众说纷纭。
有人认为,这可能跟亚马孙地区不断出现的森林火灾有关;有的认为,臭氧层的变化,可能是随着太阳黑子活动的自然周期而变化的;一些学者则认为,“臭氧洞”之所以出现在两极,是那里的低温造成的。在极地的极夜中,热量输送效能很低,极地上空异常低温。当极夜结束,太阳重新跃出地平线时,大气层被加热,于是出现了上升运动,把对流层臭氧含量低的气体带入了平流层,替代了原来平流层臭氧含量高的气体,这样,整层的臭氧总量就明显减少了。
但是,多数科学家认为,极地上空的“臭氧洞”是人“戳”的。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特别是冷冻厂和家用电冰箱的不断增多,使用了大量氟利昂冷冻剂,向大气中排放了大量的氯氟烃。这种物质不像其他化学物质那样能在低空分解,而是飘浮升入同温层,与紫外线作用产生出游移的氯原子,氯原子夺去臭氧中的一个氧原子(一个氯原子能破坏近10万个臭氧分子使臭氧变成纯氧O2,从而丧失吸收紫外线的能力。科学家认为,极地特殊的气象条件,对这样的光化学反应十分有利,这也是极地上空出现“臭氧洞”的主要原因。
![]() |
由于臭氧层这个地球的“保护伞”受到破坏,“无形杀手”紫外线就会长驱直入,严重危及地球上的人类和生物。为此,1989年3月初,世界123个国家的政府官员和科学家云集伦敦,召开了“保护大气臭氧层”专题国际会议。会议呼吁全世界人民立即行动起来,停止使用氟利昂等冷冻剂,保护大气臭氧层,尽快“补”上极地上空的“臭氧洞”,以拯救地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