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为什么能根据月相测天气

火烧 2016-11-09 11:31:17 1048
我国民间有不少天气谚语是根据月相来测天气变化的。例如,“不怕初一阴,就怕初二、初三下;不怕十五、十六阴,就怕十七、十八下”,“上看初二、三,下看十七、八”。前一条谚语的意思是,农历初一和十五、十六,天气阴一下是不怕的,如果初二、初三或十七、十八下雨了,那么

我国民间有不少天气谚语是根据月相来测天气变化的。例如,“不怕初一阴,就怕初二、初三下;不怕十五、十六阴,就怕十七、十八下”,“上看初二、三,下看十七、八”。前一条谚语的意思是,农历初一和十五、十六,天气阴一下是不怕的,如果初二、初三或十七、十八下雨了,那么接着几天可能雨要下得更长更大了。后一条谚语的意思是,上半月的天气变化主要看初二、初三的天气,下半月的天气变化主要看十七、十八的天气。其实,这两条天气谚语的意思是差不多的。又如,我国长江流域还有“半壁峨眉月(指农历月初),越斜斜不落,越端端不住”、“明月照湿地,不落真稀奇”等,都是与月相有关的天气谚语。

要解答为什么能根据月相来预报天气这个问题,首先要说说什么是月相。

月相就是月亮的圆缺变化。在农历的一个月里,月亮、太阳和地球的位置都在变化。当月亮正好位于太阳和地球的中间时,地球上看不到月亮对太阳光的反射,因此这个时候看到的月亮是黑的,这一天就是农历的初一,在天文学上叫做朔。当月亮和太阳处在地球的两侧并成直线时,这时从地球上看月亮最圆最亮,这天叫做望,也就是农历的十五或十六。当月亮、太阳和地球成90°时,从地球上看月亮右边一半是亮的,这天叫做上弦,就是农历的初八或初九。当月亮、太阳和地球成270°时,从地球上看月亮左边一半是亮的,这天叫做下弦,就是农历的二十二或二十三。因此,月亮的圆缺变化周期(即月相周期),就是农历的一个月,正好是天文学上的一个朔望月。


我们知道,月亮和太阳对地球有引潮力,它可以使海水涨落,也可以使地壳上下颠簸。这就是海潮和固体潮。过去许多人认为,引潮力对大气影响不大。近20年来,我国科学工作者研究发现,月亮和太阳的引潮力对大气运动和天气变化也有重要作用,特别是天气的突然变化和灾害性天气的发生,往往与引潮力变化有关。在农历的一个月里,朔和望是月亮和太阳的引潮力合在一起最大的时候,以后引潮力合力逐渐减小。如果初一(朔)和十五、十六(望)的天气没有明显转坏,在初二、初三或十七、十八反而变坏了,说明引潮力可能有反常变化,或者可能有比较强的天气过程即将影响本地,预示未来一段时间里天气可能要持续变坏,要做好天气转坏的打算。这就是“不怕初一阴,就怕初二、初三下”的道理。

根据月相测天气是有一定科学道理的。如今气象工作者已大致弄清了引潮力对天气的具体影响,并可直接根据引潮力的变化,结合高压、低压等天气形势的变化,来预测未来天气变化。这比单纯根据月相测天气要更为合理,预报效果也会更好一些。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