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为什么说“早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

火烧 2016-12-08 01:11:16 1083
太阳的白色光实际是红、橙、黄、绿、蓝、靛、紫等一系列有颜色的光波组成的。这些颜色光的波长很不一样,红色光波最长,橙色光波其次,紫色光波最短。空气的分子和空气里飘浮着无数细小的灰尘和水滴,它们都能够把太阳的各色光线分散开来,这叫做散射作用。太阳光中的光波波长

太阳的白色光实际是红、橙、黄、绿、蓝、靛、紫等一系列有颜色的光波组成的。这些颜色光的波长很不一样,红色光波最长,橙色光波其次,紫色光波最短。空气的分子和空气里飘浮着无数细小的灰尘和水滴,它们都能够把太阳的各色光线分散开来,这叫做散射作用。太阳光中的光波波长越短的,象紫色、蓝色光就很容易被散射开来;波长越长的,象红色、橙色光就不容易散射。早晨或傍晚,太阳光是斜射的,它通过空气层的路程比较长,受到散射就减弱得很厉害。减弱得最多的是紫色光,其次是靛、蓝色光等等。减弱得最少的是红色或橙色光。这些减弱后的彩色阳光,照射在天空中、云层上,就形成鲜艳夺目的彩霞。


在大气中有微小水滴及尘埃时,散射作用比单纯的只有空气分子时要更厉害些,因此,太阳在地平线时,如阳光所透过的远处低层大气中,有小水滴(云滴)及尘埃存在,霞色比没有小水滴及尘埃时更加红些。


夏季早上,低空空气稳定,很少尘埃,如果当时有鲜艳的红霞,称为早霞。这表明东方低空含有许多水滴,有云层存在,随着太阳升高;热力对流活动也渐向平地发展,云层也会渐密,坏天气渐向本地逼近,本地天气将愈来愈变坏,这就是“早霞不出门”的原因。而在傍晚,由于太阳的一天加热,温度较髙,低空大气中水分一般不会很多,但尘埃因对流变弱而可能大量集中到低层,,因此,如果出现鲜艳的晚霞,说明这种霞主要是由尘埃等干粒对阳光散射有关,证明西方天气比较干燥。这就说明,西方大气中不会有风暴。按照气流一般由西向东移动的规律,未来本地的天气不会转坏,所以有“晚霞行千里”的说法。


当然,“早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这是一般的规律,有时也会有例外的情况。例如,当太阳已没入地平线下,一般地平线上霞光应当消失的时候,由于地平线下有云层存在,地平线下的霞光受云层低部的反射,却能使人看到呈现出一片胭脂红色,空气中杂质愈多时,太阳的颜色愈接近于胭脂红。有这种现象时,表明西方地平线下有云层存在,空气十分潮湿混浊,预兆天气将变坏。按照温带的气流一般自西向东移动的规律,未来本地的天气可能转坏,因此又有“日没胭脂红,无雨也有风”的说法。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