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中国大陆是由许多地块拼合起来的
中国大陆是一块完整的陆地,这是毫无疑问的。如果有人说中国大陆是由许多地块拼合起来的,又有谁会相信呢?然而,这的确是事实。此事要从“指南鱼”的带磁说起。
北宋时有一本叫《武经总要》的军事著作,书中提到行军时如遇阴天黑夜,可用指南鱼辨别方向。书中还记述了指南鱼的制作方法:将一张薄铁片剪成鱼形,放在炭火上烧红,然后把鱼头朝南,让它冷却,冷却后将它漂在水面上,鱼头就会指向南方。现在看来,指南鱼之所以会指南,是因为鱼形薄铁片在冷却过程中被地球磁场所磁化,而成为磁性体的缘故。
古时候火山喷发时流出的炽热岩浆,在冷却时受到当时地球磁场的磁化,也会形成带磁性的岩石,尤其是含铁较多的玄武岩。这种磁性叫做化石磁性或剩余磁性。具有化石磁性的岩石,就像是一只只指南鱼,不过它不是指向现在的南极,而是指向岩石生成时的古地磁极。根据化石磁性方向与水平面的夹角(倾角),又可以算出这岩石在形成时所处的纬度(纬度越高越大,在赤道倾角为0°,在两极为90°)。地质学家检测一些带磁性的岩石时,常常会发现,有些磁性岩石形成时所处的纬度与它现在被采集到时所处的纬度大不相同,这说明,这些岩石现在所在的地方并不是它形成时的原始地方,而是从远方漂移过来的。
对化石磁性的研究,不仅表明中国大陆确实发生过漂移,而且发现大约3亿年前华北地块中部与华南地块中部之间相距约20个纬度(2000多千米),这比它们目前的距离要远得多。在华北与华南之间的秦岭,地质学家发现了古老的洋底岩石蛇绿岩和海洋沉积物。可见,华北与华南之间曾经隔着一个辽阔的海洋。2亿多年前,这两个地块相互靠拢拼合,夹在其间的古海洋消失了,古海洋中的沉积物和岩石遭到挤压,就褶皱隆起成为雄伟的秦岭和大别山。
古生物及其他证据也表明,在远古时代,华北与华南并不是同一块陆地。5亿〜8亿年前华南的地层和生物面貌与华北的完全不同,却与澳大利亚十分相像。如华南与澳大利亚都发现过6亿〜8亿年前只有在十分严酷的气候下才会有的冰川沉积物,而华北却没有。化石磁性研究证明,华南可能一度与澳大利亚相连,后经长途漂移才与华北地块拼合在一起。
同样的证据也表明,西藏、塔里木、柴达木、准噶尔等都曾是被古海洋隔开的孤立地块。3亿多年前华南位于热带,西藏地块上却生活着喜寒生物。到1亿多年前,华南的淡水蚌类进入西藏,反映了原先相距遥远的两地块已拼合在一起。上述地块大多在距今2亿〜3亿年前后相互拼接,形成中国大陆雏形;各地块之间的褶皱山系就是拼接的缝合线。在2亿多年前的中生代初,华北一塔里木地块还与西伯利亚拼合,于是形成古亚洲大陆。至于印度地块北上与西藏碰撞汇合,形成现代亚洲,已是距今4000多万年的新生代了。
关键词:指南鱼 化石磁性
- 上一篇
为什么地球上有那么多的山
在地球上,陆地的面积仅占地球表面积的29%左右。然而,就在这比例不大的陆地面积宁,海拔2000米以上的高山和高原却占据着陆地面积的11%,至于海拔1000米以上的山地,竟占据着陆地总面积的28%以上,共约4200万平方千米。这个面积也恰巧与整个亚洲面积相当
- 下一篇
为什么说喜马拉雅山是从古老的大海里升起来的V5!
说喜马拉雅山是从古老的大海里升出来的,看起来这真是不可思议的事情,那披着冰雪的盔甲、威严的世界屋脊,怎么能和大海联系起来呢? 事情确是这样的。当我们攀上喜马拉雅山的陡峭的崖壁,或是在幽深的山谷里,仔细观察那儿的岩层,就能找到许多古海洋动植物化石,包括三叶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