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几何证明定理 怎样做好几何证明题麻烦告诉我
怎样做好几何证明题麻烦告诉我
怎样做好几何证明题麻烦告诉我
推理能力是一个人应具备的重要能力之一,数学教学要求学生学会推理论证,也学会合情推理。合情推理能力的培养是一个长期过程,由于初中学生年龄小,空间想象能力和思维能力不成熟,对于数学推理感到困惑,所以为了培养学生有条理的思考,有条理的表达,体会证明的思想形成证明意识,掌握证明的基本方法,就需要从多方面下功夫。一 几何语言的培养与掌握是学好几何推理与证明的保障 掌握几何语言是正确认识图形性质,顺利进行逻辑推理的必要条件.从一开始进行几何教学时,教师就要强调几何语言的重要性,加强学生几何语言的训练,努力提高学生的说理能力.课堂数学要形式多样,有讲有练,给学生较多的语言训练机会.如要求学生复述定义、定理的意义;教师给出图形,要求学生“看图说话”讲述意义;教师写出各论证,要求学生说出根据,理由等.
二 学会正确识图与画图。
所谓识图,不是指观察,分析和认识几何图形,做到既能识别表示各个概念的简单图形,又能在复杂的图形中识别出表示某个概念的那部分图形。所谓画图,就是指能独立而正确地画出表示概念的各种图形,注意“题”与“图”的对应关系,使所画图形符合题意。
三、掌握证明的基本结构。
证明的基本结构是:
∵……( )
∴……( )
其中“∵”后面写推理的“因”,“∴”后面写推理的“果”,“( )”里面写由因得果的依据,即理由。如:
∵∠1和∠2是对顶角(已知),
∴∠1=∠2(对顶角相等)。
每一个推理都应包含“因”、“果”和“理由”三部分,而且因果关系必须合理。
几何的教学非常重要,所以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在不断的实践中反思更正教学侧重点,努力发展 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图形观察能力,几何语言的交流能力。
怎样做好几何证明题的辅助线
我告诉你一种绝对正确的方法
但是不一定省事
那就是多做题
熟悉常见图形与常见图形组合极其性质
玩熟了自然而然看到题就搞定了

怎么样做好初中几何证明题
几何,是研究空间结构及性质的一门学科,初中数学中的几何证明主要是平面几何证明。初中几何证明除了引导学生认识图形结构,学习基本的几何定理之外,更是对学生动手能力、推理能力、空间认知能力以及逻辑思维能力等多方面能力的锻炼。几何与代数、与分析的不同之处在于,几何与图形的联络更加紧密,甚至说任何几何都离不开图形也不为过。我认为这就是大多数学生对几何难以入门的重要原因之一。另外,初中几何与别的数学知识不同,虽然小学时候也有接触,但是就内容和解题方式来说,几何对初中生还是比较新的存在,也是导致很多初中生开始很难适应几何的原因。除此之外就是几何对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推理能力要求更高,很多学生的思维方式还停留在小学阶段,尚未进入学习状态,因此觉得初中几何证明题无从下手。综上,如何有效突破初中几何证明,确实是一个迫在眉睫的问题。
怎样学好几何证明题呢?(SOS)
从已知条件入手,分析与所求的联络
几何证明题
方法1:
三角形ABC中,AC、AB上的高为BE和CF。
显然三角形ABE相似于三角形ACF,故有AB/AC=AE/AF,即AF*AB=AE*AC (1)
过A作三角形ABC的高AD,分别交BE,CF,AB于O1,O2,D。
由三角形AFO2相似于三角形ADB得:AF/AO2=AD/AB,即AF*AB=AO2*AD (2)
由三角形AEO1相似于三角形ADC得:AE/AO1=AD/AC,即AE*AC=AO1*AD (3)
根据等式(1)(2)(3)有
AO1*AD=AO2*AD,
所以AO1=AO2,O1、O2重合,记重合点为O点,则O点均在高AD,BE,CF上,所以三角形ABC得三条高交于一点O。
方法2:
三角形ABC中,AC、AB上的高BE和CF交于O点,连线并延长AO交BC于D,只需证AD为高即可。
因为角BEC,角CFB均为直角,所以B、C、F、E四点共圆,记为圆BCFE,
由切割线定理知:AF*AB = AE*AC (4)
分别记直角三角形BOF,COE的外接圆为圆BOF,圆COE,
下面只需证明角BDA=90度即可,
反证:若角BDA小于90度,则角CDA大于90度,因BO,CO分别为圆BOF,圆COE的直径,所以点D在圆BOF外,在圆COE内,由切割线定理推论
AO*AD>AF*AB (点D在圆BOF外)
AO*AD<AE*AC (点D在圆COE内)
结合(4),得出矛盾,故角BDA不小于90度。
同理可证角BDA也不大于90度。
故角BDA=90度。即AD为高。
座标法证明
证明:以AB边为x轴,AB边上的高为y轴(垂足为原点)建立直角座标系,设A(a,0),B(b,0),C(0,c),且a≠b.
BC边与AC边的高线交于点P(x,y),
(向量)BP=(x-b,y), AP=(x-a,y)
BC=(-b,c), AC=(-a,c)
∵ AC⊥BP
∴ AC·BP =0
∴ (-a)·(x-b)+cy=0 ①
又 BC⊥AP , BC·AP=0
∴ (-b)·(x-a)+cy=0 ②
由①,②得(a-b)x=0,
∵ a≠b,∴ x=0,∴ 点P在AB边上的高线上,
∴ 三角形三条高线相交于一点.
梯形ABCD,左上为A,左下为B,右下C
E为AB的中点,F为CD的中点,连线EF,
求证:EF平行两底且等于两底和的一半。
证明:连线AF,并且延长AF与BC的延长线交于O
在△ADF和△FCO中
因为:ADBC
所以:角ADF=角OCF
因为:角AFD=角OFC DF=DC
所以:△ADF和△FCO全等 CO=AD OF=AF
延长EF到H,使EF=FH, 连线OH。
在△AEF和△OHF中
OF=AF EF=FH 角OFH=角AFE
所以:△AEF和△OHF全等
AE=OH 角EAF=角HOF
所以:OHAEAB
因为:AE=EB 故:EB=OH
EB=OH OHAEAB
所以:EBOH是平行四边形
EHBO EH=BO
因为:EF=FH EH=2EF=OB
OB=BC+CO CO=AD
所以:2EF=BC+AD EF=(BC+AD)÷2
梯形的中位线平行与上下两底且等于两底和的一半
记 F=-a 则Fx(F 对 x的偏导)=yz Fy=xz Fz=xy
所以以 z 为x , y 的函式 即z(x,y) 则有
Zx(z对x的偏导) =-(Fx/Fz)=-z/x
Zy=-(Fy/Fz)=-z/y
在曲面=a的3次方上任取一点 (x0,y0,z0) 则x0y0z0=a^3
切平面为 z-z0=Zx(x-x0)+Zy(y-y0)=-z0/x0*(x-x0)-z0/y0*(y-y0)
令 x=0 y=0 解得 z=3z0
令 y=0 z=0 解得 x=3x0 令 x=0 z=0 解得 y=3y0
此三点即切平面与座标轴的交点, 所以体积为1/3(3x0)(3y0)(3z0)=9x0y0z0
=9a^3
矩形有一个定义:对角线相等且平分的四边形为矩形。
从这个定义入手 我们可以利用三角形相似的知识去证明对角线相等且平分
受之以鱼不如受之以渔
几何证明题怎样入门呢
首先是把定义和知识点记的很熟,这样才能很灵活的运动。然后,要多做题,做的题多了,就会有很大进步。其实也不用每天做很多,一天一个小时或者40分钟就可以,但一定要坚持。我们班任在我们刚学的时候就是这样,我们班的证明题做的都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