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东瀛人 中國棋童,東瀛供養:棋聖吳清源,打遍日本無敵手

火烧 2022-10-14 11:28:43 1038
中國棋童,東瀛供養:棋聖吳清源,打遍日本無敵手 文:肖劍韜(讀史專欄作者)1914年6月12日(農曆五月十九日),吳清源出生於福建福州一個封建大家庭,他的祖父吳維貞曾經擔任過浙江的道臺,卸任之後,開始

中國棋童,東瀛供養:棋聖吳清源,打遍日本無敵手  

文:肖劍韜(讀史專欄作者)

1914年6月12日(農曆五月十九日),吳清源出生於福建福州一個封建大家庭,他的祖父吳維貞曾經擔任過浙江的道臺,卸任之後,開始了私鹽生意,賺的盆滿鉢滿。而吳清源的外公張元奇更是曾經官居御史大夫,在民國成立之後也有着舉足輕重的地位。

可以說,吳清源出生於名門望族,吳清源的父親吳毅曾到日本留學,在這期間,吳毅接觸並喜愛上了圍棋,從日本帶回了大量的圍棋書籍,這對於日後吳清源的圍棋之路有着很深的影響。

吳清源四歲的時候,父母帶她遷往北京投靠外公。在北京,吳毅特意請來家庭教師教導吳清源三兄弟,每天與《論語》、《中庸》等四書五經爲伴,這對吳清源的圍棋思想的形成有着重要的作用。

學習儒家經典之外,吳毅還教導孩子們學習圍棋。很快,吳毅便發現自己的小兒子吳清源在圍棋上進步神速。吳毅自此之後對吳清源進行悉心的教導,指導兒子佈局、定式等圍棋的基本知識。

吳毅滿懷期待的培養吳清源在圍棋道路上向前發展,而天賦秉異的小吳清源也不負父望,棋盤上的一招一式越發的成熟起來。

然而,好景不長,沒過多久,父親得病去世,家裏的境況一下子窘迫了起來。在父親朋友的介紹下,吳清源進入了北洋政府總理段祺瑞的府中。第一次和段祺瑞的交手,吳清源便大獲全勝,在場之人無不爲之震驚。那一年,吳清源11歲。

從此之後,吳清源得以長期出入段府,由段祺瑞出資每月100大洋供吳清源生活之用。

在那個軍閥並起,各自爲政的年代,段祺瑞很快在新的一輪鬥爭中失勢,而吳清源又一次失去了生活來源。

在過了一段以變賣家產爲生的日子之後,一次偶然的機會,吳清源進入了在北京的日本人俱樂部。在俱樂部中,吳清源以其優異的表現再一次擊敗了日本的初段職業選手。那時,吳清源剛剛滿12歲。

在俱樂部中的精彩比賽引起了一些日本圍棋愛好者的注意,有人將北京有一個圍棋的天才的消息告訴了遠在日本的著名棋士,同時也是吳清源日後老師的瀨越憲作。

瀨越是一位十分愛才的棋壇先輩,同時,在當時日益緊張的中日關係下,瀨越也是日本爲數不多的支持中日友好的有識之士。

曾經有一盤吳清源與日本棋手對弈的棋譜傳到瀨越手中,瀨越在認真研究之後發出感慨:“這孩子是秀策再世啊!”

秀策是日本江戶末期的棋聖,對於日本圍棋乃至現代圍棋的發展做出過傑出的貢獻。

瀨越在吳清源的身上看到了秀策的影子,敏感的瀨越意識到,新的圍棋之神,即將誕生。

彼時,中國仍然處於一盤散沙的狀態,沒有一個安定的社會環境;而當時的中國圍棋比起日本而言更是顯得落後而原始,於是,讓吳清源到日本留學一事便被提上了議程。

在瀨越的運作之下,經過一番艱難的交涉,吳清源終於得以免費東渡日本,系統的學習圍棋。

吳清源到了日本之後,迎來了真正的挑戰。作爲日本棋壇最強棋力象徵的本因坊秀哉名人,親自與吳清源下了一局讓二子的測試棋。雙方在棋盤之上你來我往,殺的難解難分,最終吳清源以四目的優勢擊敗秀哉名人,轟動全日本。

1929年,吳清源15歲之時,被日本棋院授予三段的稱號,開始了他的晉升之路。

在瀨越憲作老師的悉心指導以及同門師兄弟的陪練之下,吳清源的棋力變得日新月異,幾乎觸摸到了當時圍棋的最高水平。在學習的過程中,他也認識了日後的好友兼強勁的對手,被稱爲“怪童丸”的木谷實。

經過一系列的戰鬥,吳清源順利升到了職業五段,在這期間,他與木谷實一起研究出了轟動棋壇的“新佈局”之法。

所謂佈局,就是在棋局開始階段進行的數十手棋,換言之,也就是爲整局棋打下良好的基礎。

圍棋之中有所謂“金角銀邊草肚皮”的說法,當時的棋手爲了更好的控制棋盤的邊和角,在佈局之時一般行棋在低位,大大降低了一子的效率。木谷實和吳清源提出的“新佈局”之法嘗試了在一些較高的位置佈下棋子,爲日後“宇宙流”“中國流”等流派的興起提供了思想的解放。

不久之後,1933年的4月,19歲的吳清源再一次和60歲的本因坊秀哉坐到了棋盤前。

棋局伊始,吳清源執黑便走出了“星,三三,天元”的新佈局之法,這個經典的佈局一直流傳到今天,在當時的背景下,這一舉動是具有革命性意義的。

隨後吳清源與秀哉展開了廝殺,吳清源步步緊逼,秀哉招架不住,連忙打掛叫了暫停。當時的圍棋規則對棋局的時長沒有過多的要求,在一次又一次的打掛後,這局棋居然進行了三個半月。

秀哉每次回到家後都將弟子召集起來,一起商討下一步棋的對策。終於,秀哉的弟子在第160手時想出了一個妙招,秀哉依計行棋,最終以2目半的微弱優勢戰勝了吳清源,可謂勝之不武。

據說是秀哉弟子前田陳爾想出的白160

但無論勝負如何,吳清源自此之後在日本棋壇徹底站穩了腳跟。但是棋壇新的傳奇,才剛剛開始。

1939年,吳清源七段開始了與木谷實的升降十番棋,輸得一方會被“降格”,也就是從此之後失去和勝者平等對弈的資格,對於棋士來說,低人一等的感覺是很恥辱的。

到1941年,吳清源6勝4敗,將木谷實降格。但是由於中日關係的惡劣,無數的謾罵、威脅與恐嚇一起向這個新生的圍棋天才涌來。但是吳清源始終堅定着一個道理:棋士能死在棋盤之上就是死得其所。

不久之後,吳清源又將雁金準一八段降格。在那之後不久,吳清源順利升入八段。

隨着太平洋戰爭的爆發,日本本土不斷遭到轟炸,吳清源的圍棋之路也終止了很長時間。在這期間,他迷信上了日本民間的一個宗教團體,一直在爲宗教事務東奔西走。

戰爭結束之後,1946年,吳清源再一次與自己的師兄橋本宇太郎進行了第三次升降十番棋,吳清源6勝2敗,將自己昔日的師兄打降了格。

1948年吳清源與巖本薰進行升降十番棋的對決,以5勝1敗的成績將對手降格。不久之後,吳清源得到了棋士的最高榮譽,九段稱號。

1950年的對決中,吳清源第二次將橋本宇太郎降格。之後,1951年和1952年,吳清源兩次將對手藤澤庫之助降格。忍受不了如此屈辱的藤澤在賽後宣佈退出日本棋院。

1953年,吳清源將綽號剃刀的阪田榮男降格。

1956年,剛剛取得本因坊稱號的高川格被吳清源降級。

东瀛人 中國棋童,東瀛供養:棋聖吳清源,打遍日本無敵手

到此爲止,吳清源在十次的十番棋對決中將所有對手全部降格,可以說,此時的日本棋壇已經沒有人能夠和吳清源進行平級的對決了。

然而,物極必反,1961年吳清源遭遇了一場嚴重的車禍,自此之後,吳清源狀態全失,已經很難再新人輩出的棋壇保持不敗的傳說了。

1984年,已經古稀之年的吳清源宣佈引退。在引退棋局上,所有有名望的棋手都來向一代圍棋宗師致以敬意。橋本宇太郎的第一手就下在了位於棋盤正中的天元的位置——那是吳清源第一次與本因坊秀哉對決的下法。

晚年的吳清源潛心培養後輩棋手,許多後來的知名棋手諸如林海峯、芮乃偉等都是他的弟子。而知名棋手如王汝南、劉小光、常昊等都受過他的提攜與指導。

吳清源還將中國的傳統文化與圍棋結合了起來,他致力於推動21世紀的六合圍棋的建設,其思想本質與 Alpha Go 的圍棋理念不謀而合。

吳清源晚年尤其贊同中國古代的“中庸”思想,爲此,已經八十高齡的吳清源在晚年仍然將自己的圍棋思想和個人故事寫進個人傳記《中的精神》。

可以說,吳清源在圍棋上的成就是無人能比的,但是,他從來沒有認爲過自己是天才,而只覺得自己只是時時刻刻比別人更加努力。

2014年11月30日(農曆十月初九日) ,吳清源在日本神奈川縣小田原市內去世,享年101歲。

“一着而爲天下法,匹夫而爲異國師”,這是對吳清源最準確的評價。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