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通用祭父文 父亲三周年祭文
父亲三周年祭文

2007年4月5日,父亲永远离我们而去。
亲爱的父亲,您离开我们三年了。
三年的岁月流逝,带不走我们对您无尽的思念,带不走我们对您深深的敬仰。
三年来,您的音容笑貌、身姿背影、点点往事,仿佛就在眼前。
父亲出生在灾难深重的年代。
幼年之际,爷爷就撒手而去,撇下奶奶和您们兄妹四人相依为命、艰难度日。
坚强的奶奶硬是从牙缝里挤出钱来供您到开封二师专修音乐。
您天资聪慧,在校期间刻苦钻研,勤学苦练,练就了扎实的音乐功底。
毕业后,您先后在密县三中和我县的横水高中、老城高中等校任教。
您无论是教音乐课还是历史课,其精湛的教学艺术、优秀的教学成绩都赢得了师生们的赞叹和当地群众的尊重。
多年来,在您任教过的地方,当地的群众还仍然记得那位多才多艺、德高望重的“老师”。
父亲您从恢复高考到退休前一直担任高三毕业班班主任。
您就像一位优秀的导演,将班级管理演绎的如诗如画,让人叹为观止,您所带班集体多次受到县委、县政府的表彰。
您略通医道,学生们有个小病小疾,就亲自为他们开药、熬药,精心治疗。
您常说,乡亲们出门在外,不容易,我们要多帮助。
只要有乡亲到老城住院,您都要三番五次地前往探望、介绍医生,提供炉灶、鼎力相助。
父亲您在孝敬老人方面也是我们这些后辈的楷模。
您每次回家都要到奶奶床前问寒问暖。
为了提醒我们,您专门用红纸写下了“每天吃饭前不忘给奶奶送饭,每天回家探望奶奶一次”几个大字,贴在我家的厨房里。
您常常对我们讲,我们全家永远不能忘记奶奶的大恩大德。
您还经常引用“母有疾,药先尝;昼夜侍,不离床”“百善孝为先”的古训教导我们。
久而久之,孝道教育已深深地印入我们的脑海中,成为我们家的优良传统。
父亲您一生历经艰辛,为子女的养育和成才付出了大量的心血。
由于我们兄弟姐妹多、您工资又低,多年来经济拮据、生活困难。
随着我们的成长,人多屋少,成了我们家的一大难题。
为了彻底解决困扰我们家长达几十年的居住问题,您毅然借债买了一处新宅。
在您的带领下,我们全家人白手起家、勤勤恳恳,靠自己的双手还完了债务,实现了温饱,摘掉了贫困的帽子。
后来,我们兄妹陆续参加工作,您对我们要求甚严,无论在家务农的还是在外上班的,一定要守法经营、积极进取、诚实做人。
在您的教导下,我们兄妹几个都已成家立业。
如今、党恩普照、我们家家道殷实,子女成才,操劳一生的您终于可以衣食无忧、安度晚年了。
可叹,苍天无情,2007年4月5日父亲您病势有加,荣归佳城。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在,此情此景,怎不让我们这些子女痛心疾首。
父亲走了,您真得走了。
您一生清贫,没有给我们留下什么物质财富,但却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我们一定遵从您的教导,用孝心侍奉我们敬爱的母亲,使她老人家安享晚年;用爱心团结好我们姊妹六人,有事同商,有难同帮;用关心教育好我们的子女,使他们健康成长,学业有成。
值此家父三周忌日,我们全家特请戏一台,以祭典父亲的在天之灵。
父亲:您安息吧!我们不会辜负您的期望,我们将永远铭记您的大恩大德。
您是我们的好父亲!来世,我们还做你的儿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