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蝴蝶儿张泌带拼音 张泌《蝴蝶儿·蝴蝶儿》原文及翻译赏析

火烧 2022-04-27 13:57:59 1048
张泌《蝴蝶儿·蝴蝶儿》原文及翻译赏析 蝴蝶儿·蝴蝶儿原文:蝴蝶儿,晚春时。阿娇初著淡黄衣,倚窗学画伊。还似花间见,双双对对飞。无端和泪拭胭脂,惹教双翅垂。蝴蝶儿·蝴蝶儿注释1阿娇:汉武帝的陈皇后名阿娇

张泌《蝴蝶儿·蝴蝶儿》原文及翻译赏析  

蝴蝶儿·蝴蝶儿原文:

蝴蝶儿,晚春时。阿娇初著淡黄衣,倚窗学画伊。还似花间见,双双对对飞。无端和泪拭胭脂,惹教双翅垂。

蝴蝶儿·蝴蝶儿注释

1阿娇:汉武帝的陈皇后名阿娇。此泛指少女的小名。2无端:无故。胭脂:一作「燕脂」。

蝴蝶儿·蝴蝶儿简析

  这首词是写一位少女在描画蝴蝶过程中的情思。晚春时节,蝴蝶翻飞。少女倚窗学画,初如花间所见,翩翩成双;忽而无故拭泪,使得画面蝴蝶双翼下垂。全篇不言恋情,只摄取学画者情绪的细微变化,遂将少女难言的心事和盘托出。此即所谓手拨五弦,目送飞鸿之法,收到不以言传而以意会之效。

蝴蝶儿·蝴蝶儿赏析

  早期的词,词牌往往也就是题目。它兼具两个作用:确定音乐上的曲调,一般也限定了词的创作内容。张泌的《胡蝶儿》便有这一特点。开篇两句即紧扣题目,前三字完全重复题目字面,可说是特例。审视题旨,词应该描绘胡蝶的形神姿态,这两句偏不作摹写语,而用叙述的方法,但却把胡蝶翩翩飞动的轻盈形象活灵活现地写出来了。关键是「晚春时」三字起到了极好的作用。它虽只点明特定的时节,却可以让我们想像出繁花如锦,草木丰茂,莺歌燕舞的暮春三月的风光。胡蝶正是在这时出现,驾东风,采花粉,扇起它灵巧的双翅,又给春天增添了新的活力和气息。接着,诗人撇下胡蝶,运转笔锋写人。「阿娇初著淡黄衣,倚窗学画伊。」阿娇,汉武帝陈皇后的小名,后用以代称少女。陶宗仪《辍耕录》「关中以女儿为阿娇」可证。这少女被翩翩飞舞的胡蝶所吸引,凭倚著疏窗,手挥彩笔为它真。这对上文摹写胡蝶具有充实深化的作用,更好地表现了纷飞的胡蝶非常惹人喜爱,以至少女捃摭入画。这两句写少女也是十分工致的。晚春是春夏更替的季节,人感受到新季节的来临,带着欣喜的心情送旧迎新,换装是自然的事。「初著淡黄衣」,不仅说出了这些变化,而且刻划了少女美丽动人,充满青春活力的形象。「倚窗」的情态更描写出了少女凭窗握管的风姿。前人说:「阿娇二句妩媚。」(旧题汤显祖《花间集评》)是很有见地的。

  换头就少女「学画」运笔「还似花间见,双双对对飞」,画出的胡蝶栩栩如生,妙通造化,犹如真的胡蝶一样。「双双对对」既同字重叠,又近义词反复,强调了所画胡蝶的特点。古代诗词中,写蜂蝶成双成对的情景,往往是表现男女相恩相爱的感情。词中的少女这么爱画双蝶,透露了她内心的感情活动。她触景生情,借物寓情,一种热切的怀春感情涌起。眼前数不清的双蝶可说是冶游酣畅,春情骆荡,而少女的心事毕竟虚幻成空,这就引起了她的伤心。「无端和泪湿胭脂,惹教双翅垂。」她泪下滂沱,沾湿了脸上的胭脂,真是伤心透了。这似乎感染了胡蝶,惹得它们双翅下垂,不再翩翩飞动,同情少女的悲伤。作者不直写主人公心情沮丧,致使她笔下的胡蝶失却了写真的生气,而说胡蝶灵犀一点,关怀同情人,极为深刻地表现了人的感情的婉曲、细腻。

  这首词,写得切题但又不粘题,既写真胡蝶,也写画的胡蝶,真假不辨,玲线透脱,还关合著作画少女的情感,表现了深致、凄婉的心理活动。词虽属小令,气势却一波三折,极富变化。词的语言浅近通俗,颇具民间词的特色,而表情达意,则很含蓄蕴藉,隽永有味。

蝴蝶儿张泌带拼音 张泌《蝴蝶儿·蝴蝶儿》原文及翻译赏析

诗词作品:蝴蝶儿·蝴蝶儿诗词作者:【五代张泌诗词归类:【婉约】、【抒情】、【爱情】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