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金缕丝是什么 河傳·柳拖金縷
河傳·柳拖金縷 原文柳拖金縷,著煙濃霧,濛濛落絮。鳳皇舟上楚女,妙舞,雷喧波上鼓。龍爭虎戰分中土,人無主,桃葉江南渡。襞花箋,艷思牽,成篇,宮娥相與傳。譯文⑴落絮:落下的楊花。⑵楚女:泛指江漢一帶女子
河傳·柳拖金縷

原文
柳拖金縷,著煙濃霧,濛濛落絮。鳳皇舟上楚女,妙舞,雷喧波上鼓。龍爭虎戰分中土,人無主,桃葉江南渡。襞花箋,艷思牽,成篇,宮娥相與傳。譯文
⑴落絮:落下的楊花。⑵楚女:泛指江漢一帶女子。鳳皇:即鳳凰。⑶“雷喧”句:波上鼓聲如雷轟鳴。⑷龍爭虎戰:指諸侯王混戰。中土:泛指中原。《淮南子·地形》:“正中冀州曰中土。”⑸“桃葉”句:指士大夫們紛紛南渡。此處用晉王獻之送其愛妾桃葉渡江的典故,以諷時事。《古今樂錄》:“桃葉,子敬妾名,緣于篤愛,所以歌之。”“子敬”是王獻之的字,他的妾叫桃葉,其妾之妹叫桃根。王獻之在今江蘇省南京市秦淮河畔曾送其妾而作歌曰:“桃葉復桃葉,渡江不用楫。但渡無所苦,我自迎接汝。”后來,人稱此渡口為“桃葉渡”,稱此歌為《桃葉歌》。⑹襞(bì)花箋:折疊彩箋。襞:褶(zhě)子,衣服上折疊的線條。這里作動詞用,折疊之意。賞析
這首詞是懷古之作。上片寫秦淮河上一片歌舞升平的景象。下片寫中原戰火紛飛,動蕩不安。并用了王獻之送愛妾渡江的典故,隱約地嘲諷了東晉王朝偏安江左,不圖統一大業的腐敗政治。這是作者盼望統一大業的思想反映。 很赞哦! (10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