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超新星爆发 关于宋朝“超新星大爆炸”资料
关于宋朝“超新星大爆炸”资料
关于宋朝“超新星大爆炸”的资料如下:
1054年7月4日:产生蟹状星云的一次超新星爆发,这次客星的出现被中国宋朝的天文学家详细记录,《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七六中载:“至和元年五月己酉,客星晨出天关之东南可数寸(嘉祐元年三月乃没)。
”日本、美洲原住民也有观测的记录。
《宋会要辑稿》也记载了这次超星大爆炸,到了1921年,天文学家推算那次超星的年龄有1000多年。
谭有恒说:“我们老祖宗发现了蟹状星云超新星,现在那个口还开着,放出宇宙线”。
宋朝的这次超星大爆炸也是继记载在《后汉书·天文志》中的那次超星大爆炸后,在史料中有明确记载的一次大爆炸。
扩展资料
超新星爆发是某些恒星在演化接近末期时经历的一种剧烈爆炸。
这种爆炸都极其明亮,过程中所突发的电磁辐射经常能够照亮其所在的整个星系,并可持续几周至几个月才会逐渐衰减变为不可见。
在这段期间内一颗超新星所辐射的能量可以与太阳在其一生中辐射能量的总和相媲美。
恒星通过爆炸会将其大部分甚至几乎所有物质以可高至十分之一光速的速度向外抛散,并向周围的星际物质辐射激波 。
这种激波会导致形成一个膨胀的气体和尘埃构成的壳状结构,这被称作超新星遗迹。
超新星是星系引力波潜在的强大来源 。

初级宇宙射线有很大的比例来自超新星。
超新星可以用两种方式之一触发:突然重新点燃核聚变之火的简并恒星,或是大质量恒星核心的引力塌陷。
在第一种情况,一颗简并的白矮星可以通过吸积从伴星那儿累积到足够的质量,或是吸积或是合并,提高核心的温度,点燃碳融合,并触发失控的核聚变,将恒星完全摧毁。
在第二种情况,大质量恒星的核心可能遭受突然的引力坍缩,释放引力势能,可以创建一次超新星爆炸。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超星爆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