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关于尊老爱幼的论据 关于尊老爱幼的好事例

火烧 2022-12-04 12:51:40 1070
关于尊老爱幼的好事例 1、主席敬酒1959年md同志回韶山,曾专门邀请亲友中的老人来吃饭。他给老人们敬酒,老人们说“主席敬酒,岂敢岂敢!”主席立即回答说:“敬老尊贤,应当应当。”2、《祭母文》1919

关于尊老爱幼的好事例  

1、主席敬酒

1959年md同志回韶山,曾专门邀请亲友中的老人来吃饭。

他给老人们敬酒,老人们说“主席敬酒,岂敢岂敢!”主席立即回答说:“敬老尊贤,应当应当。”

2、《祭母文》

1919年,md的母亲患腮腺炎。

在长沙读书的md得此消息急忙往家赶,想接母亲去省城治病。

可是因并发其他病症,毛文氏--文其美还是离开了人世。

md万分悲痛,用泪和墨写下了《祭母文》和两幅灵联。

一联是:“疾草尚呼儿,无限关怀,万端遗恨皆须补;长生新学佛,不能住世,一掬慈容何处寻。”另一联是:“春风南岸留晖远,秋雨韶山洒泪多。”从这两幅联中,看到md对母亲养育之恩的感受,表达了他对母亲的孝敬之情。

3、外交部长洗尿裤

那是1962年的春天,陈毅随总理出访回到四川,途经成都去看望80岁的母亲,正逢刚把失禁后的尿裤换。

陈毅拿起尿裤:“小时候,您给我洗了无数次尿裤,今天就让我也给您老洗一件”。

洗啊洗,洗得春花把头点:外交部长洗尿裤,传统美德传千年。

4、汉文帝亲奉汤药

汉文帝刘恒,是一位比较宽厚有为的封建帝王,由于他实行“与民休息”的政策,曾给社会带来一度繁荣昌盛。

史称“文景之治”。

刘恒还是一位孝顺母亲的君主,其生母薄太后多病,他在处理完繁忙政务后,认间经常亲自在母亲病榻旁陪伴。

在薄太后患病三年间,刘恒经常目不交睫,衣不解带。

母亲所服的汤药,文帝都要先亲自尝过后,才让太后服用。

5、朱老总孝敬双亲

dz总司令对父母的孝敬是有口皆碑的。

他幼年在家时,对父母就非常敬重老顺。

乡亲们常对他赞不绝口。

他后来从军当上军官,向父母寄物汇款克尽孝道。

参加革命后,当了总台令,指挥千军万马对敌作战,但他仍然挂念家乡的亲人。

当他得到母亲去世消息后,非常悲痛,写了感人肺腑的《母亲的回忆》,以寄托他对母亲的无限思念追问

关于尊老爱幼的论据 关于尊老爱幼的好事例

日常生活中,OK?

追答

尊老爱幼的小故事一

子路尊老爱幼的故事中国有句古语:“百善孝为先”。

意思是说,孝敬父母是各种美德中占第一位的。

一个人如果都不知道孝敬父母,就很难想象他会热爱祖国和人民。

古人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我们不仅要孝敬自己的父母,还应该尊敬别的老人,爱护年幼的孩子,在全社会造成尊老爱幼的淳厚民风,这是我们新时代学生的责任。

子路,春秋末鲁国人。

在孔子的弟子中以政事著称。

尤其以勇敢闻名。

但子路小的时候家里很穷,长年靠吃粗粮野菜等度日。

有一次,年老的父母想吃米饭,可是家里一点米也没有,怎么办?子路想到要是翻过几道山到亲戚家借点米,不就可以满足父母的这点要求了吗?于是,小小的子路翻山越岭走了十几里路,从亲戚家背回了一小袋米,看到父母吃上了香喷喷的米饭,子路忘记了疲劳。

邻居们都夸子路是一个勇敢孝顺的好孩子。

黄香尊老爱幼的故事黄香,东汉人,少年时就善于写文章,当时的人称颂他:“天下无双,江夏黄香。”但黄香最难能可贵的,还是他很小就知道孝敬父亲。

黄香9岁时母亲去世了。

他十分悲伤,就把对母亲的思念和爱全部倾注到父亲身上。

冬夜,天气寒冷。

黄香就先钻到父亲的被窝里,躺一会儿才回到自己的床上睡觉。

夏天夜里很热,黄香就手执蒲扇,对着父亲枕席使劲扇着。

黄香长大后,朝廷觉得他是个人才,让他担任魏郡太守。

有一年,魏郡遭受特大水灾,百姓苦不堪言。

黄香拿出自己的钱财赈济灾民,百姓没有不感动的。

尊老爱幼的小故事二

香九龄,能温席。

黄香九岁的时候,母亲早故,黄香跟他的父亲相依为命。

家里很穷,根本用不起铺褥。

黄香对父亲非常的孝顺。

怎么孝顺呢?炎炎夏日,他怕父亲睡不着,那时候又没空调,所以,他就用扇子把父亲睡的席子和枕头给扇凉快了,伺候父亲安寝。

在寒冬腊月,天寒地冻,黄香就自己先睡下,用自己的体温去温暖席子,温暖枕头,让父亲能够安寝。

所以,这个故事又叫"黄香扇枕",也就是黄香这个孩子把枕头给扇凉快了。

另外也叫"黄香温席",黄香把席子给弄暖和了。

这个故事被《二十四孝》所记载的,黄香被称为天下至孝之人。

所以传统中国老百姓之所以知道黄香,乃是因为他是个大孝子。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