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稍安勿躁是成语吗 成語: 出言不遜是什么意思?

火烧 2021-06-17 01:21:01 1045
成語: 出言不遜是什么意思? 成語簡解 來自《國語辭典》的講解: 編號: 857成語: 出言不遜注音: ㄔㄨ |ㄢˊ ㄅㄨˋ ㄒㄩㄣˋ漢語拼音: chū yá ù xù 參考詞語: 出言無狀, 口出不

成語: 出言不遜是什么意思?  

成語簡解 來自《國語辭典》的講解: 編號: 857成語: 出言不遜注音: ㄔㄨ |ㄢˊ ㄅㄨˋ ㄒㄩㄣˋ漢語拼音: chū yán bù xùn參考詞語: 出言無狀, 口出不遜反義:卑辭厚禮, 彬彬有禮釋義:遜,謙恭。「出言不遜」指說話傲慢無禮。#語本《史記.卷四九.外戚世家》。Emoji符號: ‍️遜 (這是本站原創收集整理的漢字“出言不遜”對應Emoji表情符號“‍️”,為漢字添加生動形象的符號‍️、對照PNG圖片及動畫GIF圖,也方便大家復制粘貼到社交媒體等地方,點擊Emoji符號"‍️"和圖片鏈接還可以查看該符號在《EmojiAll表情詞典》中更詳細的介紹。)

宋體矢量字庫:

楷體矢量字庫:

成語詳解 典故説明: 《史記.卷四九.外戚世家》是記述漢高祖至武帝五代漢皇的后妃之事,以正后為主,兼及后妃的親族,故稱為外戚世家。從這些后妃之事,可以反映宮廷內部的情況,也能看到帝王生活中的另一面。后妃之間為了爭寵、爭權勢而進行的明爭暗鬥,往往也構成了整個政治形態中鬥爭的一部分。典源是敘述景帝與栗姬之間的一段史事。栗姬是景帝長子的母親,與長公主有一些磨擦,長公主為此常常在景帝面前說栗姬的不是,景帝因此惱恨栗姬。曾經有一次,景帝身體不好,心情不快樂,就把那些被封王的兒子們託付給栗姬,並對她說:「我死了以後,你要好好的照顧他們。」栗姬因為生氣,不肯答應,說話還傲慢無禮。景帝很氣憤,懷恨在心,但並沒有說出口。後來「出言不遜」這句成語,就從這裡的「言不遜」演變而出,指說話傲慢無禮。另參考資料《三國志》這一段,記載了曹魏名將張郃的事跡,內容就有「出言不遜」這句成語。張郃,在東漢末年,各地起兵爭奪天下之時,歸附於袁紹。在官渡之戰中,他建議袁紹派重兵增援烏巢。袁紹未採納,反而採用郭圖的計策,結果袁軍大敗。郭圖則為此感到羞愧,為推卸責任,反而誣陷張郃,說他因為袁軍失敗而感到高興,說話傲慢無禮。張郃因為害怕遭到不測,便憤而投奔曹操。典源: #《史記.卷四九.外戚世家》1>景帝長男榮,其母栗姬。栗姬,齊人也。立榮為太子。長公主嫖有女,欲予為妃。栗姬妒,而景帝諸美人皆因長公主見景帝,得貴幸,皆過栗姬,栗姬日怨怒,謝長公主,不許。長公主欲予王夫人,王夫人許之。長公主怒,而日讒栗姬短於景帝曰:「栗姬與諸貴夫人幸姬會,常使侍者祝唾其背,挾邪媚道。」景帝以故望之。景帝2>嘗體不安,心不樂,屬3>諸子為王者於栗姬,曰:「百歲後4>,善視5>之。」栗姬怒,不肯應,言不遜。景帝恚6>,心嗛7>之而未發也。長公主日譽王夫人男之美,景帝亦賢之,又有曩者所夢日符,計未有所定。王夫人知帝望栗姬,因怒未解,陰使人趣大臣立栗姬為皇后。大行奏事畢,曰:「『子以母貴,母以子貴』,今太子母無號,宜立為皇后。」景帝怒曰:「是而所宜言邪!」遂案誅大行,而廢太子為臨江王。栗姬愈恚恨,不得見,以憂死。〔注解〕(1)典故或見於《三國志.卷一七.魏書.張樂于張徐傳.張郃》。(2)景帝:西元前188∼前141,姓劉名啟,字開,是漢文帝的長子。在位時採用黃老治術,實行無為政治,節儉愛民。後因採用晁錯的主張,削奪諸侯王封地,引起七國之亂,幸賴太尉周亞夫平定,自此中央權力鞏固,諸王毫無實力。在位十六年崩。(3)屬:音ㄓㄨˇ,同「囑」,託付。(4)百歲後:比喻死後。(5)視:對待、看待。(6)恚:音ㄏㄨㄟˋ,怨恨、憤怒。(7)嗛:音ㄒ|ㄢˊ,懷恨。〔參考資料〕《三國志.卷一七.魏書.張樂于張徐傳.張郃》張郃字儁乂,河間鄚人也。……太祖與袁紹相拒於官渡,紹遣將淳于瓊等督運屯烏巢,太祖自將急擊之。郃說紹曰:「曹公兵精,往必破瓊等;瓊等破,則將軍事去矣,宜急引兵救之。」郭圖曰:「郃計非也。不如攻其本營,勢必還,此為不救而自解也。」郃曰:「曹公營固,攻之必不拔,若瓊等見禽,吾屬盡為虜矣。」紹但遣輕騎救瓊,而以重兵攻太祖營,不能下。太祖果破瓊等,紹軍潰。圖慚,又更譖郃曰:「郃快軍敗,出言不遜。」郃懼,乃歸太祖。書證:01.《三國志.卷一七.魏書.張樂于張徐傳.張郃》:「太祖果破瓊等,紹軍潰。圖慚,又更譖郃曰:『郃快軍敗,出言不遜。』郃懼,乃歸太祖。」02.《三國演義.第二七回》:「杜遠出言不遜,被某殺之。」03.《喻世明言.卷三一.鬧陰司司馬貌斷獄》:「八歲縱筆成文,本郡舉他應神童,起送至京。因出言不遜,冲突了試官,打落下去。」04.《初刻拍案驚奇.卷一四》:「話說山東有一個耕夫,不記姓名,因耕自己田地,侵犯了鄰人墓道,鄰人與他爭論,他出言不遜,鄰人就把他毒打不休,須臾身死。」05.《隋唐演義.第七回》:「我那拙夫,是個小人的見識;見秦爺少幾兩銀子,出言不遜。秦爺是大丈夫,把他海涵了。」06.《東周列國志.第一八回》:「桓公大怒曰:『匹夫出言不遜!』喝令斬之。」07.《鏡花緣.第四五回》:「隨後屠龍童兒也來岸上,向黃面道人道:『孽龍出言不遜,不肯上來。弟子本要將其屠戮,因未奉法旨,不敢擅專,特來請示。』」用法説明:【語義說明】說話傲慢無禮。【使用類別】用在「言語不敬」的表述上。【例  句】<01>對待長輩,不可以出言不遜<02>他常常出言不遜,難怪會樹敵這麼多。<03>這孩子老是出言不遜,得好好管教他。<04>出言不遜,頂撞老師,因而被處罰了。<05>就算她是千金大小姐,也不能這樣出言不遜<06>小張說話總是出言不遜,沒人願意跟他做朋友。<07>他到底是什麼人,怎麼跑來這裡撒野,出言不遜<08>你這樣對母親出言不遜,不是為人子女應有的態度。<09>那人酒醉駕駛被警察攔下,非但毫無悔意,還出言不遜呢!<10>小張出言不遜,目中無人,連董事長也敢冒犯,我看他是工作不保了。 成語接龍

“出”字結尾的成語

水落石出深居簡出脫穎而出入不敷出穎脫而出水清石出水涸石出信手拈出神沒鬼出深居罕出深藏簡出入不支出

“出”字開頭的成語

出奇制勝出類拔萃出爾反爾出人頭地出生入死出神入化出其不意出言不遜出口成章出水芙蓉出言無狀出死入生出言成章出鬼入神出奇取勝出神入妙出於一轍出言有章出乎反乎出類拔群

“遜”字結尾的成語

稍安勿躁是成语吗 成語: 出言不遜是什么意思?
出言不遜當仁不遜口出不遜 參考鏈接

參考《國語辭典》中的成語:出言不遜。

參考《國語大辭典》中的成語:出言不遜。

参考《國語大辭典》中成語“出言不遜”分成的單字詳解:

出, 言, 不, 遜。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