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落花如有意来去逐船流 船动湖光灩灩秋,贪看年少信船流。原文_翻译及赏析

火烧 2021-11-25 01:05:36 1067
船动湖光灩灩秋,贪看年少信船流。原文_翻译及赏析 船动湖光灩灩秋,贪看年少信船流。——唐代·皇甫松《采莲子·船动湖光灩灩秋》船动湖光灩灩秋,贪看年少信船流。船动湖光灩灩秋,贪看年少信船流。无端隔水抛莲

船动湖光灩灩秋,贪看年少信船流。原文_翻译及赏析  

船动湖光灩灩秋,贪看年少信船流。——唐代·皇甫松《采莲子·船动湖光灩灩秋》船动湖光灩灩秋,贪看年少信船流。船动湖光灩灩秋,贪看年少信船流。
无端隔水抛莲子,遥被人知半日羞。 婉约 秋天江南写景爱情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湖光秋色,景色宜人,姑娘荡著小船来采莲。她听凭小船随波漂流,原来是为了看到岸上的美少年。
姑娘没来由地抓起一把莲子,向那少年抛掷过去。猛然觉得被人远远地看到了,她因此害羞了半天。

赏析

这首清新隽永的《采莲子》,为读者描绘了一幅江南水乡的风物人情画,富有民歌风味。

“船动湖光灩灩秋。”水波映出秋色,一湖清澈透明的秋水可以想见。短短一句话,便勾勒出一幅极富诗情画意的秋景图,用船动时“湖光灩灩”来显现秋色,足见作者构思之巧妙。在如此美丽的景色中发生的感情故事,也必定是浪漫而动人的。以景衬情,收到了良好的表达效果。

“贪看年少信船流。”通过“信船流”,交代船动的原因。原来有一位英俊少年把采莲女吸引住了,她出神地凝视着意中人,以致船儿随水飘流而动。“贪看”二字,充分刻画了采莲女的情窦初开,大胆无羁。这种大胆无邪的目光和“信船流”的痴情憨态,把采莲女纯真热情的鲜明个性和对爱情的灼烈渴求,表现得神形毕肖。

“无端隔水抛莲子。”“莲”谐音“怜”,有表示爱恋之意。姑娘采用了传统的谐音包含的双关隐语,巧妙地表露自己的情思,饶有情趣,富有江南民歌的特色。这一抛莲子,实在是太大胆,不仅是人世间的礼法,连少女自己的矜持也不顾了。

“遥被人知半日羞。”从“遥”字可知看到的人离她很远,并未有什么表现,更没有笑她,或许根本没看到,只是采莲女的猜测而已,而她却以为心事被窥破而娇羞满面,可见采莲女虽然大胆却终究逃不过女儿家怕羞的心理。作者笔触到此戛然而止,留下无尽的悬念,让人玩味。当众少女和声再起时,可以想见,那是伴随着一片会心的欢笑的。

湖水灩灩起波,姑娘心里也荡起层层波澜。突然,姑娘抓起一把莲子,向那岸上的小伙子抛掷过去。这个充满戏谑、挑逗和爱慕的一掷,进一步活灵活现地表现出江南水乡姑娘大胆热情的性格。南朝以来,江南地区流行的情歌,常不直接说出“爱恋”、“相思”之类的字眼,而用同音词构成双关隐语来表示。

落花如有意来去逐船流 船动湖光灩灩秋,贪看年少信船流。原文_翻译及赏析
皇甫松,字子奇,自号檀栾子,睦州新安(今浙江淳安)人。他是工部侍郎皇甫湜之子,宰相牛僧孺之外甥。《新唐书·艺文志》着录皇甫松《醉乡日月》3卷。其词今存20余首,见于《花间集》、《唐五代词》。事迹见《历代诗余》。 今有王国维辑《檀栾子词》一卷。

皇甫松

弓背霞明剑照霜,秋风走马出咸阳。 明朝万一西风动,争向朱颜不耐秋。 离别一何久,七度过中秋。 蓬鬓哀吟长城下,不堪秋气入金疮。 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 青天蜀道难,红叶吴江冷。 桂林风景异,秋似洛阳春。 对秋深,离恨苦,数夜满庭风雨。 共眠一舸听秋雨,小簟轻衾各自寒。 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三更归梦三更后。 秋木萋萋,其叶萎黄,有鸟处山,集于苞桑。 秋风吹到江村,正黄昏,寂寞梧桐夜雨不开门。 乐游原上清秋节,咸阳古道音尘绝。 知音如不赏,归卧故山秋。 花门楼前见秋草,岂能贫贱相看老。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