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中国水彩画的发展历程 水彩画的由来

火烧 2021-08-04 04:58:05 1042
水彩画的由来 起源和发展过程人类著书并为书作插图的历史已有三千五百年了。最初,人们在埃及尼罗河沿岸发现了一种叫做纸莎草 Pa yru 的纤维质植物,取其茎皮,可以制成卷轴,用来写字作画,做成关于科学、

水彩画的由来  

中国水彩画的发展历程 水彩画的由来

起源和发展过程

人类著书并为书作插图的历史已有三千五百年了。

最初,人们在埃及尼罗河沿岸发现了一种叫做纸莎草(Papyrus)的纤维质植物,取其茎皮,可以制成卷轴,用来写字作画,做成关于科学、历史、巫术及宗教的书卷。

这种卷轴的另一重要用途是陪葬,伴随死者抵达另一个世界,上面的文字帮助他们向冥神奥西里斯解释他们一生的作为。

卷上的画像以后被称为细密画,都是用透明的颜色画成的。

土黄色、赭色取之于泥土;红色取自朱砂类的矿物;石青为蓝,石绿为绿,土黄为黄,虫胶为橙;黑色以柳木炭制作,白色则用白垩。

这些色料都用阿拉伯树胶(Gum arabic)加蛋白调和,用水稀释后使用。

简而言之,这就是水彩。

一千年以后,大约公元前170年左右,帕加马国王欧墨尼斯二世率先使用羊皮纸。

以羊皮经石灰处理,剪去羊毛,再用浮石软化,便成了这种新的书写材料。

把这些羊皮订成小册子,称为手抄本,再合订成册,使成为留传后世的羊皮典籍。

此后,手稿一直使用羊皮纸。

到公元九世纪,无论在希腊、罗马、叙利亚还是拜占庭,大多数细密画都是用水彩与铅白混合制成的一种不透明的水彩来画的。

而此时正值查理曼大帝的卡洛林王朝。

查理曼大帝十分重视手稿创作,他召集了许多交替使用透明和不透明水彩的大画家。

这种混合使用一直延续到中世纪后期乃至文艺复兴时期,当时已普遍将水彩应用于细密画中。

事实上,这些就是水彩画的雏型。

水彩画的范畴可以推展到古代埃及人的画卷,波斯人富有异国情调的细密画和欧洲中世纪圣经手抄本的插图,以及我国古代的传统洛阳东郊顾人残墓中布质画幔的遗迹,更早甚至可追溯到史前时代阿尔塔米拉和拉思考(Altamira & Lascauxl)的洞穴壁画。

虽然许多古代人类用颜料、树脂调和水,作为记载他们的生活琐事,传述他们社会文明的工具,但是,随著时光的荏苒,知识的累积,历经18、19世纪欧洲水彩画的兴起;尤其是英国多位水彩画家们努力所创立的丰硕成就,从此,水彩画渐近完美。

到19世纪末,水彩画已经发展出完整的独自体系。

就狭义的定义而言,“水彩画”是指用水彩颜料,以水为稀释媒介,在纸张上作画的绘画方式。

通常有透明水彩(Transparent Watercolor)及不透明水彩(Gouache)两大领域。

随着科技的进步,新的绘画材料的生产,20世纪水彩画已不再局限于透明水彩与不透明水彩两大范畴。

举凡能用水稀释作画的材料。

如Gesso、压克力、透明水彩液、水彩铅笔,都包含在水彩画的领域之中。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