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成立新中国的伟人有哪些 中国腐败历史

火烧 2021-07-28 18:38:31 1067
中国腐败历史 浅论中国的腐败及其历史、文化根源中国现实社会的腐败有它的历史特点和文化根源。“一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的历史,导致了“万般皆往下、惟有读书高”、“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的读书理

中国腐败历史  

浅论中国的腐败及其历史、文化根源

中国现实社会的腐败有它的历史特点和文化根源。

“一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的历史,导致了“万般皆往下、惟有读书高”、“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的读书理念,;“腹有书香气自华”俨然已成为读书学习衍生的副产品。

从中国古汉字“人民”二字就可以解读出,人--指的是有文化的、统治阶级,民--指的是无知的广大民众;自然的,历史赋予文化人、自律地肩负起教化、管理民众的责任,于是,又衍生出“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民”的治国理念;那么,出现“一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的腐败现象也就不奇怪了。

中国现今社会上流传过这样一句口头禅:最大的腐败是司法腐败,最危险的腐败是教育腐败。

追根寻源,除了上面所说的历史惯性,上世纪的反右、文化大革命,是造就这两个腐败的根本原因;58年反右,是为了巩固新生的国家政权(无可厚非),可是,在执行的过程中便出现了偏差;我们不能否认,李云龙似的革命者,在创建新中国时做出了卓越的牺牲和贡献,值得我们尊重和敬仰;可是,在国家建设时期,基于他们所受到的文化教育,显然已不能适应建设新中国的需求,为了与他们的奉献实现对等,也是为了巩固新成立的国家政权,就让他们勉为其难的坐在了领导岗位上;因为文化素养的欠缺导致的心胸狭窄、目光短浅,不能接受不同意见和建议,由于功勋卓著掌握了生杀大权所导致的目空一切、骄傲浮躁,把不同意见和见解的人通通划归成阶级斗争的对象,使反右出现了扩大化,致使一大批知识分子被边缘化;拍脑袋的政策和工作方法也应运而生,于是出现了亩产万斤、十几万斤粮食的大跃进;情绪化的管理给国家的建设和发展带来了无法弥补的损失;恰巧解释了“无知者胆大”这句话的含义。

文化大革命干脆让“读书无用”了,至今还影响着中国,影响着中国的教育和司法。

在学校,我们把它做成了企业,做成了“最危险的腐败”;教育的腐败影响的是一代、甚至是几代人,它最终影响的是国之根本。

1977年恢复高考,中国两代人拥进考场,考上大学、中专的,毕业以后走上了大学的讲台,或者步入高级别的国家、企事业的领导、技术岗位,没有考上大学、中专的通过择优录取的考试方式,走上了中、小学的讲台,或者入伍,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一位军人;我为他们感到骄傲。

骄傲的同时,一丝忧虑也油然而生;这是和我经历了同一个时代的、缺失道德和文化教育的两代人呀,难免在改革开放后的“一切向前(钱)看”的历史大潮中迷失方向。

在军队,我们把当兵当成了入党、提干的途径和阶梯;这也无可厚非,人往高处走吗。

当一大批军人转业时,正逢国家重建公检法司,又没有专业人才可用,于是,便将这些转业军人充实到公检法司;在国家法律法规逐步完善的同时,他们也在渐进的学习法律知识;可是,腐败和人治的陋习也让他们中的一些人带进了司法的审判过程之中,不作为、乱作为、枉法、违法判案也就随之产生。

教育和司法的腐败,反映的是道德、文化、职业教育的缺失。

通过几十年的改革实践,我们知道了经济活动遵循的是投入与产出效率比;教育和司法的投入,遵循的是道德文明、文化伦理和规章制度的彰显和实践,产出的是社会文明、科技进步、经济发展的社会现象,这个投入和产出的效率是无法用数据来计算的,它只能依据国家的长治久安的稳定发展和经济增长的效应来评价。

教育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动能,司法是经济健康发展的保证;不能同等对待;为了实现我们的中国梦,我们有必要把教育和司法的责任地位提高到重于经济建设的高度。

成立新中国的伟人有哪些 中国腐败历史

教育是国之根本,司法是治国利器,而经济,是最终实现的目的;没有健康的教育体系,国家的未来就没有希望;没有公正公正的司法体系,国家的根基--民心就不稳定。

有效的防止教育和司法腐败,唯一的办法是:加速调整和淘汰教育和司法体系中的不合格人员,让充分的接受了专业文化、道德教育的人员充实到这个体系中来,才能有效的防止腐败,才能实现依法治国的理想,才能最终实现我们中华民族的中国梦。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