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官兵心理健康教育 关注边疆官兵的心理健康
关注边疆官兵的心理健康
在驻疆空军地空飞弹某团,曾发生过这样的事:有的战士性格过于内向,有话闷在心里,遇一点挫折便郁郁寡欢;有的战士虚荣心过强,军民联欢晚会上,和女工跳舞时踩了对方的脚,就觉得没脸见人……本来是很常见的事,缘何引发如此严重的后果?该团党委由此对边疆部队官兵的心理健康问题进行了调查分析,并在指导官兵走出心理误区方面进行了一些探索。
心理“阴影”缘何存在
团党委和机关在所属部队进行的“官兵心理状况”调查中发现:由于现在战士中独生子女多、经受磨练少、心理承受力差,在艰苦环境、戍边任务、个人进步等诸多因素的冲击下,心理上或多或少地积淀著不良情绪,给戍边任务的完成带来了不容忽视的负面影响。
———边疆部队自然条件恶劣,高度分散,交通不便,远离城市和团机关,交流空间固定,文化生活单调,部分官兵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远离亲人的孤独感、面对边疆内地反差的失衡感、对成长道路的焦虑感。
———部队驻防地区与多国接壤,又身处少数民族聚居区,独特的人文环境,使官兵们承受着特殊压力。
———部队担负着边疆要地的防卫任务,实弹打靶、重大演习、携装转进等重要任务频繁,官兵或多或少地存在着高强度训练带来的疲劳感、严格管理带来的心理紧张感。

———对某营182名官兵进行调查,92%的官兵不了解心理学基本知识,71%的干部骨干不会运用心理学原理做思想工作。不少人将心理问题与思想问题混淆,甚至把心理问题当成有精神病……
为此,团党委“一班人”一致认为:在竞争日益激烈的新的历史条件下,提高部队战斗力和凝聚力,不但要加强思想政治工作,还应注重以提高官兵心理素质为重心,展开心理疏导和教育,筑牢防范心理问题发展到思想问题的“防线” 。
驱散心理“阴影”
部队从普及心理科学知识入手,组织官兵观看《军人心理健康常识》光碟,收听《心理热线》广播节目,邀请新疆医科大学的专家结合现实中的不健康心理现象,讲授分析一般心理现象、进行自我心理调适和解决常见心理问题的简单方法,并发动官兵查摆分析身边发生的心理问题的例子,及时疏导和教育。
某营一位连长因应激能力不强,在实弹演习中贻误战机;一老司机因心理承受力弱,在迎接上级首长检查时发生飞弹装填车与车库大门挂擦的问题。为此,部队着眼实战搞好针对性心理训练。结合官兵心理状况,研究制定日常心理训练计画,通过“天山砺精兵”岗位练兵、“假如我是指挥员”活动进行思维品质训练,通过紧急集合、模拟敌情进行应激能力训练,通过超强度训练、登山长跑等比赛活动进行意志品质训练,通过开展心理互助等心理调控活动进行自我认知训练,提高官兵的心理素质。
某营一战士不愿上训练场,性格孤僻,独来独往。干部经了解得知:该战士患有严重的狐臭,一出汗气味很浓,有的官兵总捂著鼻子躲避他,渐渐导致了他性格的变化。营干部秘密帮他联系医院,带他去做了根除手术。教导员与他结成心理互助对子,用同类事例转移注意力,释放他的自卑、孤独情绪,进行心理抚慰,并教育官兵学会宽容、理解,换位思考。心理“阴影”的根源消除了,这位战士又走上了训练场。
为了提高官兵的心理素质,部队广泛开展谈心交流活动,为他们提供“合理宣泄”的途径,并在全体官兵中开展学格言、读名著等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全营官兵结成91个心理互助对子互相疏导,培养了官兵憎爱分明的品格,自制豁达、理智冷静、自信自强的性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