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一个民族有没有希望 介绍我国的一个民族100字
介绍我国的一个民族100字
介绍我国的一个民族100字
1、蒙古族
蒙古族是一个历史悠久而又富有传奇色彩的民族,过著“逐水草而迁徙”的游牧生活。中国的大部分草原都留下了蒙古族牧民的足迹,因而被誉为“草原骄子”。 每年七、八月牲畜肥壮的季节举行“那达慕”大会是蒙古族历史悠久的传统节日,这是人们为了庆祝丰收而举行的文体娱乐大会。 “那达慕”大会上有惊险动人的赛马、摔跤,令人赞赏的射箭,有争强斗胜的棋艺,有引人入胜的歌舞,显示出草原民族独有的特色。
2、回族
回族是回回民族的简称。十三世纪,大批穆斯林从中亚迁入中国,并同当地的汉族、维吾尔族、蒙古族等融合,在长期历史过程中通过通婚等多种因素,逐渐形成了回族。回族民间节日开斋节(也叫肉孜节),又称大开斋。每年希吉来历即伊斯兰历9月为斋月。凡回族男12岁、女9岁以上身体健康者都应封斋。解放后,国务院把开斋节定为回族的法定假日。
3、苗族
苗族的音乐舞蹈历史悠久,挑花、刺绣、织锦、蜡染、首饰制作等工艺美术在国际上享有盛名。苗族的先祖可追溯到原始社会时代活跃于中原地区的蚩尤部落。苗族过去信仰万物有灵,崇拜自然,祀奉祖先。节日较多,除传统年节、祭祀节日外,还有专门与吃有关的节日,苗族有很多节日,但各地区叫法和过法不尽相同,传统节日以苗年最为隆重。
4、傣族
傣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远在公元1世纪,汉文史籍已有关于傣族的记载。1949年后,按照傣族人民的意愿,定名为“傣族”。傣族自称“傣仂”、“傣雅”等。傣族普遍信仰小乘佛教,不少节日与佛教活动有关。在每年傣历六月举行的泼水节是最盛大的节日,这一节日傣语称“桑勘比迈”。届时要赕佛,并大摆筵席,宴请僧侣和亲朋好友,以泼水的方式互致祝贺。现在,因泼水活动是傣历新年节庆活动的主要内容,这一活动深受各族人民的喜爱。
5、僳僳族
僳僳族在唐代称为“栗粟”。僳僳族最早生活在四川、云南交界的金沙江流域一带,后因战争等原因,逐步迁到滇西怒江地区定居下来。1985年6月11日,建立云南维西僳僳族自治县。节日:主要节日有阔时节(12月20日,相当于汉族的春节)、火把节、收获节、中秋节、澡塘会、刀杆节等。每年农历二月初八举行的“刀杆节”扣人心絃,据说上刀杆是为了使僳僳人具有“刀山敢上,火海敢闯”的精神而设立的。
6、藏族
7、壮族
壮族是中国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一个民族,是岭南的土著民族。有“布壮”、“布土”、“布侬”、“布雅依”等20余种自称。新中国成立后,统称“僮族”,后来改为“壮族”。壮锦与南京的云锦、成都的蜀锦、苏州的宋锦并称“中国四大名锦”。壮族信仰原始宗教,祭祀祖先,部分人信仰天主教和基督教。著名节日有一年一度的“三月三”歌节等,最隆重的节日莫过于春节,其次是七月十五中元鬼节、清明上坟、八月十五中秋,还有端午、重阳、尝新、冬至、牛魂、送灶等等。
8、朝鲜族
朝鲜族主要分布在吉林、黑龙江和辽宁省 。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是主要聚居区。朝鲜族的先民,是从朝鲜半岛迁入中国东北的朝鲜族人。朝鲜族民间有五大节日,至今仍然隆重欢度。这五大节日是:元日(春节)、上元(元宵节)、寒食(清明)、端午、秋夕。朝鲜族敬重老人的传统很悠久,早在李氏朝鲜(1392-1910)时期,每年九月九日便被确定为老人安慰日。
9、高山族
高山族是台湾省境内少数民族的统称,包括十多个族群。“高山族”这个名称是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对台湾省民族的总称。高山族地区森林覆蓋面积大,素有“森林宝库” 的美誉。高山族的节日很多。他们的传统节日大都具有浓厚的宗教色彩。 “丰年祭”又称“丰收节”、“丰收祭”、“收获节”等,相当于汉族的春节,是高山族最盛大的节日。
10、纳西族
原游牧在青海省黄河、湟水谷地的古羌人,辗转南迁至川西南、滇西北一带,并分化成不同的民族,其中就包括纳西族。“纳”有大或尊贵之意,“西”意为人。 丽江纳西族的摩梭人信奉神灵,崇拜大自然,相信天地万物皆有神灵主宰。每年农历七月二十五
维吾尔族:
维吾尔族是一个多源民族,最主要的来源有两支:一支是来自蒙古草原的回纥人,另一支是南疆绿洲上的土著居民。这两部分人于公元840年大规模汇合,至16世纪初完全融合完成。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维吾尔族人民用勤劳和智慧创造了优秀的文化,有着独特的民族风情。
介绍我国的一个民族,100字左右
满族是人数众多的中国少数民族之一。目前全国满族总人口已超过1,000万,满族人口主要集中分布在辽宁省,。其次为河北、北京、吉林等等,满族人口在海内外各地都有分布。
满族自称“满洲”,满洲一词音译自满语manju,早在公元9世纪这个词即被用于对部落首领的称呼到15世纪以后该词又称为“满住、曼楚”等,意义类似于今天汉语的“贵人、尊者”之意,到清太宗时期该词被用于民族名称。1911年辛亥革命后官方将“满洲族”简称为“满族”。
介绍我国的一个民族 300字, 介绍我国的一个民族500字。急
羌族,分布在四川等地,人口19万余人。主要从事农业,大白芸豆是著名特产。有自己的语言。
四川古为巴蜀国,夏代属梁州。巴蜀出自氐羌,蚕丛(故居蚕陵,在今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茂县叠溪镇,遗蹟毁于1933年8月25日15时发生的叠溪大地震)称王。李白在《蜀道难》里吟咏:“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就在同一地域,古羌人还建有冉駹(发音与“Rrmea” 几无差别)国,乃今日30万羌人之故居地,统辖区域包括今四川阿坝之茂县、汶川、理县、黑水、松潘、九寨沟、马尔康、金川、小金、壤塘、阿坝、红原、若尔盖等县地。
现代羌族,主要聚居地在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的茂县、汶川、理县,绵阳市北川羌族自治县,其余散居在阿坝州松潘、黑水、九寨沟等县,甘孜藏族自治州的丹巴县,绵阳市平武县,成都市都江堰地区,雅安地区,贵州省江口县、石阡县,甘肃南部、四川西南、云南部分地区,现有人口约306072万。今天的羌族正是古代羌支中保留羌族族称以及最传统文化的一支,与汉族、藏族、彝族、纳西族、白族、哈尼族、僳僳族、普米族、景颇族、拉祜族、基诺族等为兄弟民族,皆出自古羌。
介绍我国的一个民族400字
水族自称海水,意为水人。人口36万。早在秦汉以前,岭南地区以及东南沿海一带就居住着许多部落,据测水族是从一个叫做“落越”的部落发展起来的。清代人们称其为“水家苗”、“水家”,解放后正式定名为水族。
水族地区是鱼米之乡,盛产水稻、小麦、棉花、水果,果种很多。水族主要从事农业,水族地区盛产的辣椒远销东南亚各国。“九阡酒”则是水族人民的传统佳酿。一日三餐都以酸菜汤、辣椒水加萝卜,南瓜和葱蒜作为菜肴,有时也磨些豆腐。水族喜欢糯米饭、粽子和用糯米做成的各种油炸食品,并作为赠送亲友的礼品。水族人民爱吃鱼,历史上有养鱼的习惯。常吃的有鲤鱼、鲭鱼、鳜鱼等。水族人也有吃火锅的习惯。
端午是水族民间一年之中最隆重的传统节日,相当于汉族的春节。按传统习惯,过端午之前一个晚上,只能吃素。民间传说:远祖在为自己四个儿子祝贺丰收时,由于过分的兴奋,不小心在上楼取肉时失足跌死。为悼念死去的老人,后辈们决心在老人安葬之前不吃荤,而老人去世的日子,正是端午节的前一天。所以水族在端午节前一天,或老人去世下葬之前不吃荤的习惯。端午节的当天家家户户都要必备丰盛的酒菜,举办盛宴。水族无论在节庆或平常待客都很讲礼仪,来客人一般都要杀鸡宰鸭,如果是贵宾到来,还要杀猪上鱼,因猪头和鸡头象征尊贵,在就餐时,鸡头要先敬给客人,猪头是为客人饯行的菜。
介绍我国的一个民族50字
壮族,总人口数1700多万,是中国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民族,主要聚居在广西。壮族原称僮族。1965年,根据周总理的提议和壮族人民的意愿,将僮族改称壮族。
介绍我国的一个民族50字内
回族是中国分布最广的少数民族,全民主要的生活方式为伊斯兰,在居住较集中的地方建有清真寺,又称礼拜寺。

介绍我国的一个民族 回族 20字
土家族。
中国历史悠久的一个民族,世居湘、鄂、渝、黔毗连的武陵山区。通用汉文,崇拜祖先,信仰多神。
介绍我国的一个民族150字苗族
苗族,是一个古老的民族,古汉文献中又称三苗、有苗、南蛮等。在2010年人口普查中,苗族总人口为9426007人,主要分布在贵州、湖南、云南、陕西西乡镇巴、重庆、广西等省(区)。苗族聚居的苗岭山脉和武陵山脉气候温和,山环水绕,大小田坝点缀其间。苗族人主要种植水稻、玉米、谷子、小麦、棉花、烤烟、油菜、油桐等。苗族最早最久远的源头是上古时期居住在长江流域尤其是长江中下游流域的苗蛮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