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的翻译 三峡的概况20
三峡的概况20
长江三峡简介:
举世闻名的长江三峡西起重庆奉节,东至湖北宜昌,全长193公里。
三峡是瞿塘峡、巫峡、西陵峡的总称。
瞿塘峡
长8公里,是三峡中最短的一个峡。
它应该也是雄伟险峻的一个峡。
端入口处,两岸断崖壁立,相距不足一百公尺,形如门户,名燮门,也称瞿塘峡关,山岩上有“夔门天下雄”五个大字。
左边的名赤甲山,相传古代巴国的赤甲将军
曾在此屯营,尖尖的山嘴活像一个大蟠桃,右边的名白盐山,不论天气如何,总是迂出一层层或明或暗的银辉。
瞿塘峡虽短,却能“镇全川之水,扼巴鄂咽喉”,有
“西控巴渝收万壑,东连荆楚压摹山”的雄伟气势。
古人形容瞿塘峡说,“案与天关接,舟从地窟行”。
巫峡
在重庆巫山和湖北巴东两县境内,西起巫山县城东面的大宁河口,东至巴东县官渡口,绵延四十五公里,包括金蓝银甲峡和铁棺峡,峡谷特别幽深曲折,是长江横切
巫山主脉背斜而形成的。
巫峡巫峡又名大峡,以幽深秀丽著称。
整个峡区奇峰突兀,怪石磷峋,峭壁屏列,绵延不断,是三峡中最可观的一段,宛如一条迂回曲折的画廊,充满诗情书意,
可以说处处有景,景景相连。
清人许汝龙“巫峡”诗中说:“放舟下巫峡,心在十二峰。
”这里群峰竞秀,气势峥嵘,云雾缭绕,姿态万千。
白帝城

重庆市奉节县地处长江三峡西首和库区腹心,东临三峡大坝,西靠重庆,南连张家界,北接西安,是渝东、陕南、鄂西的交通枢纽和物资集散地,幅员面积约为 4099 平方公里,总人口 100 万,是长江三峡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的一部分和绝世奇观天坑地缝所在地。
白帝城历史悠久回味无穷,在奴隶社会时期,这一带曾是巴、蜀两国的领地,并于西周武王十一年(公元前 1016
年)建为夔子国。
封建社会时期,无论是设县、设州、设路,这里一直都保持着行政和军事的显赫地位。
唐时设夔州府,辖十九州县。
宋时置夔州路。
奉节在周赧王
元年(公元前 314 年)建为鱼复县,时我国早期所建县邑之一,距今已有 2300 多年的历史。
唐贞观 23 年(公元 649
年),为旌表诸葛亮“托孤寄命,临大节而不夺”的忠君爱国思想而改为奉节县沿用至今。
历史上许多著名诗人李白、杜甫、苏轼、陆游、刘禹锡等都在此留下了许
多著名的诗篇,因此奉节又享有“诗城”的美誉。
旅游资源得天独厚。
境内有世界最大的小寨天坑、世界最长的天井峡地缝、世界级暗河龙桥河、中国十大风景名胜
之一、中国旅游胜地四十佳的长江三峡第一峡的瞿塘峡,有中国历史文化名胜白帝城、刘备托孤的永安宫、诸葛亮的八阵图、瞿塘峡内的摩崖石刻、悬棺群等自然、
人文景观,构成了分别以白帝城瞿塘峡和天坑地缝为中心的两大特色旅游区。
水陆交通四通八达。
准备改线的 210
国道和渝巴高等级公路在县境内纵横交错,并背靠 206 国道、 318 国道、县内通车里程 6000 余公里;黄金水道长江横贯县境 43
公里,港口年货物吞吐量 400
多万吨,居重庆市第二位。
四通八达的水陆交通将两大特色旅游区连贯成有机整体,可进入性很强。
纵有万管玲珑笔,难写瞿塘两岸山。
天坑地缝世界奇,绝世景观
任君游。
奉节这块旅游热土,随着举世瞩目的三峡工程的落成,正以崭新的姿态,开放的胸怀,宽松的环境,真诚欢迎海内外朋友及有识之士前来投资开发、旅游观
光、休闲度假、科研探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