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第一部纪传体史书 萧渊明的人物生平 萧渊明史书记载
萧渊明的人物生平 萧渊明史书记载 萧渊明,是南北朝时期梁朝皇帝,梁文帝萧顺之之孙,长沙宣武王萧懿之子,梁武帝萧衍之侄 ,少有才情,历任清要,初封贞阳侯,拜豫州刺史,为东魏高澄所俘。承圣三年 554年

萧渊明的人物生平 萧渊明史书记载
萧渊明,是南北朝时期梁朝皇帝,梁文帝萧顺之之孙,长沙宣武王萧懿之子,梁武帝萧衍之侄 ,少有才情,历任清要,初封贞阳侯,拜豫州刺史,为东魏高澄所俘。承圣三年(554年),堂兄梁元帝萧绎为西魏所杀。承圣四年(555年),在北齐高洋和太尉王僧辨支持下,即位为帝,年号天成。不久,司空陈霸先发动兵变,萧渊明被迫退位,降为太傅,封建安郡公。 人物生平>萧渊明年轻时历任显要职务,封爵贞阳侯,深得其叔父梁武帝萧衍的亲近宠爱。>太清年间(547年-549年),萧渊明担任豫州刺史。侯景背叛东魏投降南朝梁时,梁武帝命令萧渊明率领十万水、陆军队奔向彭城接应侯景,并趁机北伐,攻打东魏。梁武帝命令兖州刺史、南康嗣王萧会理总领众帅,指示方略。 萧渊明渡过淮河没多久,就被东魏军击败,萧渊明及其部众全部被魏军俘虏。东魏孝静帝元善见登上城楼,亲自引见萧渊明和众将帅,解除对他们的囚禁,送往晋阳。东魏丞相高澄对萧渊明的礼节非常隆重,对他说:"先王同梁主和好十多年,听说他拜佛的文辞常说敬奉魏主以及先王,这很是梁主厚意。不料一朝失信,导致这场纷扰。自出师征伐,作战没有不胜利的,攻城没有不陷落的,今天想要和好,不是武力疲惫。边境上的事情,知道不是梁主的本意,应当是侯景违命煽动所致。您可派使者询问斟酌,如果还念先王情义,重新往来友好,我不敢违背先王的旨意,您及众人一并马上放回。"于是让人把萧渊明的信报告梁武帝,梁武帝就送信来慰问高澄。>承圣三年(554年),西魏攻陷江陵,杀害梁元帝萧绎。>承圣四年(555年),北齐文宣帝高洋拥立萧渊明为梁朝皇帝,派从前所抓获的梁将湛海珍等人跟随萧渊明归还,命令上党王高涣率部下送行。>当时,南朝梁太尉王僧辩、司空陈霸先在建邺,推举晋安王萧方智为太子。高洋赐予王僧辩、陈霸先玺书,王僧辩没有接受诏书。于是,高涣向南进军,令萧渊明给王僧辩写信,往来再三,陈述利害。王僧辩起初不接受。不久,高涣攻破东关,杀死裴之横,江南危急恐惧。王僧辩就启奏高涣要求接纳萧渊明,派船迎接。高涣以酒食款待梁军将士,同萧渊明杀牲歃血,订立盟约。于是,梁军车马东渡长江,北齐军队向北返回,由侍中裴英起护送萧渊明进入建邺称帝,年号天成,大赦天下,册立梁元帝第九子萧方智为太子,任命王僧辩为大司马。萧渊明上表派第二子萧章乘马疾驰到北齐京都,拜谢文宣帝高洋。>承圣四年(555年)冬天,司空陈霸先起兵于京口,率军袭击王僧辩,废黜萧渊明,改立萧方智为帝,并以萧渊明为太傅、建安王。陈霸先给朝廷上表,说王僧辩叛国谋逆,所以杀了他。同时,派人通报北齐仍然请求向北齐称臣,永远当北齐的附属国,北齐派遣行台司马恭和南朝梁人在历阳订立盟约。>太平元年(556年),北齐要求梁朝送回萧渊明,陈霸先备派使者将萧渊明送还北齐,但适逢萧渊明毒疮发作,还没有出发萧渊明便病故 。梁元帝之孙萧庄称帝后,追谥闵皇帝。>史书记载>《梁书·卷六·本纪第六·敬帝》>《南史·卷八·梁本纪下第八》>《北齐书·卷三十三·列传第二十五》>《资治通鉴·卷一六六·梁纪二十二》>更多资讯请关注历史新知 很赞哦! (1057)
相关文章
- 第一部纪传体史书 安息国在史书中的历史记载:西域的头等大国
- 棉服换整个拉链好换吗 曾国藩棉衣换史书
- 第一部纪传体史书 因为一本失传的史书,所有中国人都有了一个错误的历史常识
- 房玄龄之子 房玄龄编纂史书,将东晋4人放一列传,千年后网友:这也太巧了
- 霍去病什么时候上 很多人以为霍去病被史书夸大,实际不但没夸大,反而被严重低估!
- 第一部纪传体史书 中国什么时候开始有历史记录的最早的史书是什么
- 第一部纪传体史书 歷史上因吃蟹黃而史書留名的少年
- 第一部纪传体史书 鲁昭公的长子"公衍"简介,史书记载关于公果的资料
- 貔貅和食铁兽 揭秘:貔貅就是大熊猫?史书这样记载,值得收藏
- 宋宁宗赋税 宋宁宗皇后杨氏是怎么当上皇后的?为什么史书对她的评价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