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还要继续发展坦克
有人说,现在有了原子弹、导弹,枪炮、坦克这些常规武器就没有用武之地了。其实,一旦战火燃烧起来,短兵相接仍然不可避免,原子弹和导弹无法在狭小局部战场施展巨大的破坏力,这时候,就轮到坦克来显威风了。因为坦克具有三个特点:快速机动、先进的武器装备和坚强的自卫能力。这三个特点使它具有强大的战斗力,不论是进攻的一方还是防守的一方,几乎都以坦克作为打击对方的主要力量,像一把把出鞘的利剑,突出在大部队的前列。正因为坦克在战场上的作用是其它武器无法取代的,因此许多国家为了国防自卫,至今仍竞相投入大量物力财力,研制战斗力更强的新坦克。
![]() |
在坦克工程师的设计蓝图上,首先考虑的就是怎样才能使坦克的火力加强、加强、再加强。坦克的火力标志是它那门主炮,主炮装在坦克的正面,炮筒向前伸出,就像大象的鼻子。大炮的口径越大,发射的炮弹威力更大,射程更远,火力也就更强。现在新型主战坦克上,已经出现了口径达到152毫米的主炮,它发射一颗穿甲弹,足以把远在2千米处的300毫米厚的高强度合金钢板击穿。
![]() |
但是,坦克炮也不是可以无限加大的,炮的口径大了,重量和长度相应增加,它会给坦克的发动机动力、装甲厚度、携带的弹药数量和武器发射控制系统增加许多难题。因此,更关键的倒是怎样最大限度地提高炮火的效率,这就要给坦克配备先进的火炮控制系统,帮助炮手增强“眼睛”、“大脑”和“双手”的功能。要做到炮手一按电钮,大炮就能“看清”、“瞄准”、“击中”。
真有如此奇妙的控制技术吗?
有的。现在已经有了激光测距仪、红外热成像瞄准镜、火炮双向稳定器和电子弹道计算机等等,它们组成了火炮的控制系统。
在战场上,坦克的目标常常不是固定不动的物体而是许多快速运动的敌人,还有跟它一样正在行进的敌方坦克,两辆坦克相遇,谁先击中对方,谁就是战斗的胜利者。但是,要在一刹那之间,开炮命中快速移动的目标,可不是那么容易的。首先要测定对方的距离和移动速度,算出火炮的瞄准角,由激光测距仪和电子弹道计算机配合,把计算结果变成指令,通过机械和液体传动装置,操纵火炮自动对准目标发射炮弹。如此复杂的过程,靠人工计算的话,还没有算出来,不是敌方坦克跑得无影无踪,就是本身已被炮弹击中了。
最妙的要算红外成像瞄准镜,有了它,能在一片漆黑中看清3千米以内的景物,简直比孙悟空的火眼金睛还厉害。
火炮双向稳定器,它能根据坦克车体振动和颠簸的情况,自动调节火炮瞄准角,使炮口准确无误地指向目标。
当然,坦克不仅能打别人,同时还要能经得起挨打。因此,千方百计加强坦克自身的防护盔甲,一直是材料科学家孜孜以求的。近年来,科学家发明了一种抗穿透力特佳的陶瓷复合装甲,有人给它取了一个十分有趣的别名,叫做“夹心饼干”。
你吃过两块饼干夹有一层白糖牛油混合物的夹心饼干吗?陶瓷复合装甲的结构跟它差不多,面板层是硬度很高的合金钢,底板层是韧性很强的合金钢,中间一层由许多陶瓷小圆球组成,圆球之间的空隙里,填充了玻璃纤维增强树脂。一颗来势汹汹的穿甲弹穿过“夹心饼干”的面层时,弹头已经变钝了,还消耗了大部分能量。接着,中间层更强硬的陶瓷圆球又分解消散了弹头的主要冲击力,最后,失去极大部分能量的穿甲弹撞到高初度的内层底板上时,已经没有什么穿透能力。这就是“夹心饼干”的妙用。
“夹心饼干”式的复合装甲种类很多,其中要数英国的“乔巴姆”陶瓷复合材料最好。它能挡住在2千米远的120毫米口径大炮发射的穿甲弹。
坦克强大的攻击力是建立在它行动的灵活机动上的。看起来笨头笨脑的主战坦克,发动机功率竟高达600~1500马力,而且加速性能好,6秒钟内就可使静止的近50吨重的坦克加速到每小时32公里的速度。坦克虽有轮子,而且有好几对,只是它的轮子起的是传动作用,真正在地面上跑的却是那围住全部轮子,并随轮子一起转动的履带。履带由一块块条状钢板连接而成。长而宽的履带增大了坦克与地面的接触面积,减小了坦克对地面的压力,因此即使在松软泥疗、坑坑挂洼的道路上,它照样能以每小时60~80千米的速度“健步如飞”。在越过壕沟时,履带像搭在壕沟上“便桥”,只要在履带搭上壕沟对岸以前,坦克的重心没有越出壕沟这边的边沿,坦克的前头就不会掉下沟里去;同样的道理,坦克过沟时只要重心已越过壕沟的对岸,尾部也不会掉沟里。如今的坦克已能越过3米宽的壕沟。坦克虽然拖着沉重的履带,但转起向来极灵活。它是靠操纵左、右履带的速度不同来转向的,使左、右履带彼此同时反方向运动的能力,是坦克所特有的。坦克这种快速调转方向的本领也是对付反坦克导弹和炮弹的特技。
现在你就知道为什么要发展坦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