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素材的事例5个 道德修養的名言警句
道德修養的名言警句
1、沒有偉大的品格,就沒有偉大的人,甚至也沒有偉大的藝術家,偉大的行動者。——羅曼·羅蘭
2、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惟賢惟德,能服行人。——劉備
3、本性流露永遠勝過豪言壯語。——萊辛
4、所有的習慣以不可見的程度積聚起來,如百溪匯于川,百川流于海。——德萊敦
5、辱,莫大于不知恥。——王通
6、身不修則德不立,德不立而能化成于家者蓋寡矣,而況于天下乎。——武則天
7、由智慧養成的習慣成為第二天性。——培根
8、吾人最大之知識,系反躬自省。——中國諺語
9、立德之本,莫尚乎正心,心正而后身正。——傅玄
10、修身潔行,言必由繩墨。——王安石
11、道德教育成功的“秘訣”在于,當一個人還在少年時代的時候,就應該在宏偉的社會生活背景上給他展示整個世界、個人生活的前景。——蘇霍姆林斯基
12、好的習慣比法律還正確。——歐里庇得斯
13、誰在平日節衣縮食,在窮困時就容易度過難關;誰在富足時豪華奢侈,在窮困時就會死于饑寒。——薩迪
14、道德的基礎是人類精神的自律。——馬克思
15、歷覽前賢國與家,成由勤儉破由奢。——李商隱
16、道德首先被要求的是支配自己。——康德
17、芝蘭生于幽林,不以無人而不芳;君子修道立德,不為窮困而改節。——孔子
18、應該熱心地致力于照道德行事,而不要空談道德。——德謨克里特
19、啊,有修養的人多快樂!甚至別人覺得是犧牲和痛苦的事他也會感到滿意、快樂;他的心隨時都在歡躍,他有說不盡的歡樂!——車爾尼雪夫斯基
20、道德是永存的,而財富是每天都在更換主人的。——希臘
21、一個人必須把他的全部力量用于努力改善自身,而不能把他的力量浪費在任何別的事情上。——列夫?托爾斯泰
22、不論你是一個男子還是一個女人,待人溫和寬大才配得上人的名稱。一個人的真正的英勇果斷,決不等于用拳頭制止別人發言。——薩迪
23、修已而不責人。——左傳
24、天下有大勇者,猝然臨之而不驚,不故加之而不怒。——蘇軾
25、禮貌使有禮貌的人喜悅,也使那些受人以禮貌相待的人們喜悅。——孟德斯鳩
26、一個最高尚的人也可以因習慣而變得愚昧無知和粗野無禮,甚至粗野到慘無人道的程度。——陀思妥耶夫斯基
27、人們宣揚的一切道德家庭的道德,社會的道德,只有失掉了利己主義才是美好的,只有在為了過分人道的親愛者——好兒女或好配偶——而犧牲了自己神圣的思想時才是美好的!——羅曼·羅蘭
28、習慣優于格言。習慣是以有生命的格言為本能,加血添肉而成。——亞美路
29、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已,則知明而行無過矣。——荀子
30、人的行為和舉止無不受習俗的制約。——皮浪
31、在我們的社會中,勞動不僅是經濟的范疇,而且是道德的范疇。勞動最大的益處還在于道德和精神上的發展。——馬卡連柯
32、火氣甚大,容易引起憤怒底煩擾,是一種惡習而使心靈向著那不正當的事情,那是一時沖動而沒有理性的行動。——彼得·阿柏拉德
33、君子反道以修德。——呂氏春秋
34、一種美德的幼芽、蓓蕾,這是最寶貴的美德,是一切道德之母,這就是謙遜;有了這種美德我們會其樂無窮。——加爾多斯
35、說謊話的人所得到的,就只是即使說了真話也沒有人相信。——伊索
36、無論你怎樣地表示憤怒,都不要做出任何無法挽回的事來。——培根
37、美德可以打扮一個人,而財富只有裝飾房子。——歐洲
38、治外物易,治已身難。——林慎思
39、性情的修養,不是為了別人,而是為了自己增強生活能力。——池田大作
40、好脾氣是一個人在社交中所能穿著的最佳服飾。——都德

41、蘭芳不厭谷幽,君子不為名修。——《養正遺規》
42、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德,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諸葛亮
43、真正的謙虛只能是對虛榮心進行了深思以后的產物。——柏格森
44、美德大部分包含在良好習慣之內。——邊泌
45、良好的習慣乃是人在其神經系統中存放的道德資本,這個資本不斷地增值,而人在其整個一生中就享受著它的利息。——烏申斯基
46、修養的本質如同人的性格,最終還是歸結到道德情操這個問題上。——愛默生
47、一個人必須把他的全部力量用于努力改善自身,而不能把他的力量浪費在任何別的事情上。——列夫·托爾斯泰
48、禮貌是最容易做到的事,也是最珍貴的東西。——岡察爾
49、養心莫善于寡欲。——孟子
50、養氣要使完,處身要使端。——陸游
51、美德有如名香,經燃燒或壓榨而其香愈烈,蓋幸運最能顯露惡德而厄運最能顯露美德也。——培根
52、改變好習慣比改掉壞習慣容易的多,這是人生的一大悲衰。——毛姆
53、德行啊,你是純樸的靈魂的崇高科學。——盧梭
54、要想有教養,就要去了解全世界都在談論和思索的最美好的東西。——馬·阿諾德
55、驕諂,是一個人。遇勝我者則諂,遇不知我者則驕。——申居鄖
56、習勤忘勞,習逸成惰。——李惺
57、感情有著極大的鼓舞力量,因此,它是一切道德行為的重要前提。——凱洛夫
58、重言,重行,重貌,重好。言重則有法,行重則有德,貌重則有威,好重則有歡。——楊雄
59、貪婪的人失掉名譽,追求金錢的人失掉德行。——印度
60、如果道德敗壞了,趣味也必然會墮落。——狄德羅
61、去讒賤貨,所以修身。——康有為
62、不會寬容人的人,是不配受到別人的寬容的。——貝爾奈
63、德之不修,學之不講,聞義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憂也。——孔丘
64、自覺心是進步之母,自賤心是墮落之源,故自覺心不可無,自賤心不可有。——鄒韜奮
65、我并無過人的特長,只是忠誠老實,不自欺欺人,想做一個“以身作則”來教育人的平常人。——吳玉章
66、修之至極,何謗不息。——張九齡
67、道德教育成功的“秘訣”在于,當一個人還在少年時代的時候,就應該在宏偉的社會生活背景上給他展示整個世界個人生活的前景。——蘇霍姆林斯基
68、播種一個行動,你會收獲一個習慣;播種一個習慣,你會收獲一個個性,播種一個個性,你會收獲一個命運。——菩德吉
69、禮貌經常可以替代最高貴的感情。——梅里美
70、養身者忘家,養志者忘身。——韓嬰
71、終溫且惠,淑慎其身。——詩經
72、良心是由人的知識和全部生活方式來決定的。——馬克思
73、一個人如能在心中充滿對人類的博愛,行為遵循崇高的道德律,永遠圍繞著真理的樞軸而轉動,那么他雖在人間也就等于生活在天堂中了。——培根
74、高行微言,所以修身。——黃石公
75、虛榮心很難說是一種惡行,然而一切惡行都圍繞虛榮心而生,都不過是滿足虛榮心的手段。——柏格森
76、修養之于心地,其重要猶如食物之于身體。——西塞羅
77、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德,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諸葛亮
78、君子之守,修其身而天下平。——孟子
79、不是不能見義,怕的是見義而不勇為。——謝覺哉
80、修身以敬,勿托以尊。——晉書
81、養成他們有耐勞作的體力,純潔高尚的道德,廣博自由能容納新潮流的精神,也就是能在世界新潮流中游泳,不被淹沒的力量。——魯迅
82、并不是由于決心才正確、應該由于習慣而正確。不僅能做正確的事,而且養成不是正確的事就做不了的習慣。——華茲華斯
83、一般人都是依據愛好去想,依據學識及吸收的見解去說,但通常都依據習俗去做。——培根
84、房子是應該經常打掃的,不打掃就會積滿了灰塵;臉是應該經常洗的,不洗也就會灰塵滿面。——md
85、吾善養浩然之氣。——孟子
86、我們稱呼的英雄人物不是那些以思想或力量得勝的人。我所稱呼的英雄人物僅僅是那些有高尚德行的人。——羅曼·羅蘭
87、修身以不護短為第一長進。人能不護短,則長進者至矣。——呂坤
88、源靜則流清,本固則豐茂;內修則外理,形端則影直。——魏子
89、道德中最大的秘密是愛。——英國
90、行一件好事,心中泰然;行一件歹事,衾影抱愧。——神涵光
91、習與性成。——書經
92、蜜蜂從花中啜蜜,離開時營營的道謝。浮夸的蝴蝶卻相信花是應該向他道謝的。——泰戈爾
93、講話氣勢洶洶,未必就是言之有理。——薩迪
94、習慣之始如蛛絲,習慣之后如繩索。——中國諺語
95、習慣成自然是個魔術師。它對美麗的東西是殘酷的,但是對丑陋的東西卻是仁慈的。——威達
96、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孔子
97、在人身上,惟一能夠持久的東西是從少年時期吸收得來的……一個人假如不從睡在搖籃里的時候開始養成人生的清潔的習慣,那是最危險不過的。——夸美紐斯
98、善氣迎人,親如弟兄;惡氣迎人,害于戈兵。——管仲
99、種樹者必培其根,種德者必養其心。——王守仁 3xm.com.cn
100、壞事情一學就會,早年沾染的惡習,從此以后就會在所有的行為和舉動中顯現出來,不論是說話或行動上的毛病,三歲至老,六十不改。——克雷洛夫
101、正心以為本,修身以為基。——司馬光
道德修養的名言警句
102、寡欲以清心,寡染以清身,寡言以清口。——顏元
103、君子憂道不憂貧。——孔子
104、智慧和德行,有如一輛車的兩個輪子。——日本
105、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禮記
106、把“德性”教給你們的孩子:使人幸福的是德性而非金錢。這是我的經驗之談。在患難中支持我的是道德,使我不曾自殺的,除了藝術以外也是道德。——貝多芬
107、我愿證明,凡是行為善良與高尚的人,定能因之而擔當患難。——貝多芬
108、一個好的習俗比法律更可靠。——歐里庇得斯
109、君子之修身也,內正其身,外正其容。——歐陽修
110、道德和才藝是遠勝于富貴的資產。墮落的子孫可以把貴顯的門第敗壞,把巨富的財產蕩毀,而道德和才藝卻可以使一個凡人成為不朽的神明。——莎士比亞
111、對于事實問題的健全的判斷是一切德行的真正基礎。——夸美紐斯
112、古之欲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禮記
113、養生治性,行義求志。——蘇軾
114、一個人只有在他努力使自己升華時才成為真正的人。——安德列·馬爾羅
115、才者,德之資也;德者,才之帥也。——《資治通鑒》
116、“無傷”二字,修已者之大戒也。——呂坤
117、人應該裝飾的是心靈,不是肉體。——高爾基
118、夫子溫、良、恭、儉、讓。——論語
119、世間億萬人,面孔不相似,借部何因緣,致令遺如此?各執一般見,互說非兼是。但自修已身,不要言他已。——寒山
120、好習慣是一個人在社會交場中所能穿著的最佳服飾。——蘇格拉底
121、脾氣暴躁是人類較為卑劣的天性之一,人要是發脾氣就等于在人類進步的階梯上倒退了一步。——達爾文
122、守法和有良心的人,即使有迫切的需要也不會偷竊,可是,即使把百萬金元給了盜賊,也沒法兒指望他從此不偷不盜。——克雷洛夫
123、啊,有修養的人多快樂!甚至別人覺得是犧牲和痛苦的事他也會感到滿意快樂;他的心隨時都在歡躍,他有說不盡的歡樂!——車爾尼雪夫斯基
124、禮貌使人類共處的金鑰匙。——松蘇內吉
125、國家用人,當以德為本,才藝為末。——康熙
126、與其修飾面容,不如修飾心胸。——中國諺語
127、日省其身,有則改之,無則加勉。——朱熹
128、國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孟子
129、君子之道四焉,強于行義,弱于受諫,怵于待祿,慎于治身。——孔子
130、止謗莫如修身。——中論
131、以冰霜之操自勵,則品日清高;以穹隆之量容人,則德日廣大。——弘一大師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省也。——論語·里仁
132、要留心,即使當你獨自一人時,也不要說壞話或做壞事,而要學得在你自己面前比在別人面前更知恥。——德謨克利特
133、道德常常填補智慧的缺陷,而智慧卻永遠填補不了道德的缺陷。——意大利
134、一個人的后半輩子均由習慣組成,而他的習慣卻是在前半輩子養成的。——陀思妥耶夫斯基
135、純粹之美育,所以陶養吾人之感情,使有高尚純潔之習慣,而使人我之見、利已損人之思念,以漸消沮者也。——蔡元培
136、我們有力的道德就是通過奮斗取得物質上的成功;這種道德既適用于國家,也適用于個人。——羅素
137、德行的實際是由行為,不是由文字。——夸美紐斯
138、與其說“衣服是習慣”還不如說“習慣是衣服”。——亞蘭
139、習慣實際上已成為天性的一部分。事實上,習慣有些像天性,因為“經常”和“總是”之間的差別是不大的,天性屬于“總是”的范疇,而習慣則屬于“經常”的范疇。——亞里士多德
140、我深信只有有道德的公民才能向自己的祖國致以可被接受的敬禮。——盧梭
141、壞的習慣必須打破,好的習慣必須加以培養,然后我們才能希望我們的舉止能夠堅定不移始終如一地正確。——富蘭克林
142、不修身而求今名于世者,就貌甚惡而責妍影于鏡也。——顏之推
143、打破成規,新世界才能出現。——庫帕法伯格
144、聞人之謗當自修,聞人之譽當自懼。——胡居仁
145、應該熱心地致力于照道德行事,而不要空談道德。——德謨克利特
146、崇德而定勢,行又而忘利,修修而忘名。——蘇軾
147、無私是稀有的道德,因為從它身上是無利可圖的。——布萊希特
148、好的習慣愈多,則生活愈容易,抵抗引誘的力量也愈強。——詹姆斯
149、習慣十倍于自然。——威靈頓
150、裝飾對于德行也同樣是格格不入的,因為德行是靈魂的力量和生氣。——盧梭
151、怠者不能修,而忌者畏人修。——韓愈
152、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易·乾》
153、修道雖無人見,存心自有天知。——史襄哉
154、君子不可以不修身。——子思
155、有德行的人之所以有德行,只不過受到的誘惑不足而已;這不是因為他們生活單調刻板,就是因為他們專心一意奔向一個目標而無暇旁顧。——鄧肯
156、使自己快樂也使他人快樂,別傷害自己也別傷害他人,我以為這就是倫理學的全部意義。——尚福爾
157、凡是有良好教養的人有一禁誡:勿發脾氣。——愛默生
158、最為賢明的生活方式是蔑視時代的習慣,同時又一點也不違反它地生活著。——芥川龍之介
159、作為一個人,對父母要尊敬,對子女要慈愛,對窮親戚要慷慨,對一切人要有禮貌。——羅素
160、不修其身,雖君子而為小人。——歐陽修
161、一個人最傷心的事情無過于良心的死滅。——郭沫若
162、修身以為弓,矯思以為矢,去義以為的。奠而發發,發必中矣。——楊雄
163、凡建立功業,以立品為始基。從來有學問而能擔當大事業者,無不先從品行上立定腳跟。——徐世昌
164、在一個人民的國家中還要有一種推動的樞紐,這就是美德。——孟德斯鳩
165、教養是有教養的人的第二個太陽。——赫拉克利特
166、精神上的道德力量發揮了它的潛能,舉起了它的旗幟,于是我們的愛國熱情和正義感在現實中均得施展其威力和作用。——黑格爾
167、禮儀的目的與作用本在使得本來的頑梗變柔順,使人們的氣質變溫和,使他尊重別人,和別人合得來。——約翰·洛克
168、事實上教育便是一種早期的習慣。——林肯
169、崇德莫盛乎安身,安身莫大乎有政,有政莫重乎無私,無私莫深乎寡欲。是以君子安其身而后動,易其心而后語,定其交而后求,篤其志而后行。——王粲集
170、青年人應當不傷人,應當把個人所得的給予各人,應當避免虛偽與欺騙,應當顯得懇摯悅人,這樣學著去行正直。——夸美紐斯
171、修養的花兒在寂靜中開過去了,成功的果子便要在光明里結實。——冰心
172、良好的習慣,如同一束鮮花。——派登花特
173、心如明鏡臺,時時勤拂拭。——唐·神秀
174、修身不言命,謀道不擇時。——無稹
175、自修則人不得以非理相加。——朱熹
176、涵養、致知、力行三者,便是以涵養為首,致知次之,力行又次之。——朱熹
177、人類一生的工作,精巧還是粗劣,都由他每個習慣所養成。——富克蘭林
178、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惟賢惟德,能服于人。——劉備
179、反躬自省和沉思默想只會充實我們的頭腦。——巴爾扎克
180、德行的實現是由行為,不是由文字。——夸美紐斯
181、以為智慧比美德更重要的人,會失去自己的智慧。——猶太人
182、習慣真是一種頑強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生。因此,人自幼就應該通過完美的教育,去建立一種好的習慣。——培根
183、人人可以注意到,過著不道德生活的人比旁人更缺少不了使自己昏迷的藥物;強盜或小偷,賭徒與妓——女沒有麻醉品是不能生活的。——托爾斯泰
184、禮貌是兒童與青年所應該特別小心地養成習慣的第一件大事。——約翰·洛克
185、虛偽永遠不能憑借它生長在權利中而變成真實。——泰戈爾
186、有真道德,必生真膽量。凡怕天怕地怕人怕鬼的人,必是心中有鬼,必是品行不端。——宣永光
187、我們應該注意自己不用言語去傷害別的同志,但是,當別人用語言來傷害自己的時候,也應該受得起。——lq
188、歷史使人賢明,詩造成氣質高雅的人,數學使人高尚,自然哲學使人深沉,道德使人穩重,而倫理學和修辭學則使人善于爭論。——培根
189、美德大都包含在良好的習慣之內。——帕利克
190、如果你的道德觀念令你消沉,那它們就一定是錯誤的道德觀念。——史蒂文生
191、謙虛使人進步,驕傲使人落后。我們應當永遠記住這個真理。——md
192、能夠自由地形成習慣的人,在一生中能夠做更多的事。習慣是技術性的,因此可以自由地形成。——三木清
193、習慣是一個人思想與行為的領導者。——愛默生
194、一種美德的幼芽蓓蕾,這是最寶貴的美德,是一切道德之母,這就是謙遜;有了這種美德我們會其樂無窮。——加爾多斯
195、壞習慣防止容易破除難。——諺語
196、貧而無諂,富而無驕。——子貢
197、一個人只要有耐心進行文化方面的修養,就絕不至于蠻橫得有可教化。——賀拉斯
198、有謙和、愉快、誠懇的態度,而同時又加上忍耐精神的人,是非常幸運的。——塞涅卡
199、真誠才是人生最高的美德。——喬叟
200、欲影正者端其表。——桓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