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北京大学物理学院就业 北大物理系就业

火烧 2021-07-19 12:02:45 1071
北大物理系就业 北大物理系就业只要是北大毕业的,肯定好就业的,物理适用范围很广的,不知你学到了哪个阶段(本科、研究生),实际上,你就业后自主学习与工作有关的其他知识是没问题的。北大物理系出来好就业吗也

北大物理系就业  

北大物理系就业

只要是北大毕业的,
肯定好就业的,
物理适用范围很广的,不知你学到了哪个阶段(本科、研究生),
实际上,你就业后自主学习与工作有关的其他知识是没问题的。

北大物理系出来好就业吗

也不是的,每个学校也有好学生和差学生的,假如你自己的能力真的够的话,不论在哪都很好就业的。所以尽管是北大出来的要是自己能力不行也是不好就业的。不过能力好的话,加上这个学校的光环工作估计随便挑吧。望采纳

交大物理系就业形势怎么样啊?

交大读物理,毕业后,就业还是可以的,当然,并不因为你是学物理的,而是因为,你是交大人,因为你毕业于交大,就有资本让中等以上的公司交你,不管你是学什么的。当然,多数是专业不对口的。
学物理,不读硕士不读博士,那基本就是白学了,望三思

北大物理系难读吗

北大理科比清华好,清华是工科比较好。分数上倒差的不多,录取人数要看在各省的招生指标,一般省份(不包括人口大省、北京等).
北京大学(Peking University),简称北大,诞生于1898年,初名京师大学堂,是中国近代第一所国立大学,也是最早以“大学”身份及名称而建立的学校,其成立标志著中国近代高等教育的开端。北大是中国近代以来唯一以国家最高学府身份创立的学校,最初也是国家最高教育行政机关,行使教育部职能,统管全国教育。北大催生了中国最早的现代学制,并开创了中国最早的文科、理科、社科、农科、医科等大学学科,是近代以来中国高等教育的奠基者。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翌年改名为北京大学。1916年,著名教育家蔡元培出任校长,“循思想自由原则、取相容幷包之义”,推行改革,把北大办成全国的学术和思想中心,使北京大学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中心、五四运动的策源地。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北京大学与清华大学、南开大学合并组建国立西南联合大学。1946年,回到北平复校。1952年院系调整时,校园从北京内城迁至西北郊燕园。
北京大学由教育部直属,系国家“211工程”、“985工程”、“2011计划”[1] 建设的全国重点大学,是C9联盟以及东亚研究型大学协会、国际研究型大学联盟、环太平洋大学联盟、21世纪学术联盟、东亚四大学论坛的重要成员。
巍巍上庠,国运所系。作为中国的最高学府,北京大学始终与国家民族的命运紧密相连,聚集了各个历史时期的众多著名学者专家,培养了一代又一代优秀人才,创造了一批又一批重大科学成果,深刻影响和大力推动了中国近现代思想理论、科学技术、文化教育和社会发展的程序。

北京大学物理学院就业 北大物理系就业

物理系就业怎么样,除清华北大之外

想从事这行的话就得读到底!不读个博士不好找工作的!

北大物理系考研科目?

北大物理系考研科目与具体考研方向有关,具体情况如下:

(070201)理论物理 的考研科目为:

(101)思想政治理论 (201)英语一 (612)量子力学 (803)经典物理。

(070205)凝聚态物理 的考研科目为:

(101)思想政治理论 (201)英语一 (612)量子力学 (804)固体物理 。

(070207)光学 的考研科目为:

(101)思想政治理论 (201)英语一 (612)量子力学 (805)电磁学与电动力学 。

2014年北大物理系录取线

够北大录取分数,作为第一个专业志愿填报后,该专业录取可能性很大

上北大物理系前途怎样

考上北大清华有前途。
可以找到更好的工作啊。前途无量。

还是很有前途的,祝你成功!
北大物理学科在国际上有着广泛的影响。1913年,北京大学设物理门(后改名物理系),这是我国最早的物理学本科。抗战时期,北大、清华、南开三校在昆明成立西南联合大学。西南联大物理系培养了李政道、杨振宁、朱光亚、邓稼先等一大批杰出科学家。1952年院系调整,原北大、清华、燕大三校物理精英合并成新的北京大学物理系,聚集了饶毓泰、胡宁、黄昆、虞富春、周培源、叶企荪、王竹溪、杨立铭、褚圣麟等一大批中国物理学界的领军人物,使北大物理系成为中国高校中首屈一指的物理重地。20世纪50年代后期,从北大物理系分出了地球物理系和无线电系。1955年,从全国各地调入教师建立了我国高校第一个核科学专业——物理教研室(后该名为技术物理系)。解放后的50年,北大物理学科为国家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其中包括90多名两院院士。北大物理的教学和系列教材享誉国内外,王竹溪、黄昆、赵凯华、郭敦仁、曾谨言等名师名课在国内外影响深远。北大物理的科研工作硕果累累,胡宁、杨立铭、甘子钊、杨应昌、胡济民、陈佳洱、赵柏林、陈建生等,带领北大物理学活跃在科研前沿,有很大的国际影响。
北大物院相对于清华物理,组织规模上要大的多; 2004年以前清华物理招生规模每届60人,基础科学班60人,当然基础科学班的六十个人最终大约只有20-30人沉淀在物理方向上。2005年以及以后,招生方式变为基础科学班统一招收数学系,物理系和一部分电子资讯的生源,共计8个班250人左右,数学与物理不再单独招生;从试行的情况来看,最终沉淀在物理方向上的不超过3个班约90人,所以相比之下北大物院学生规模庞大了很多。
教授的数量亦如此,关于全国性的学科评比和排名,很多时候规模会产生大的影响---所以即便处于高速上升期,清华物理系最好大概只排到过第三。
但是这些对于个人在本科阶段所接受的教育和未来的发展究竟会有怎样的实际意义-----实际意义是没有意义。
在我看来,北大物院的真正优势是有更多会讲课的教授,而且有些教授甚至主要以授课为主-----对于理论而言,甚至整个本科阶段需要的都是扎实和广博的数理基础。 相比之下清华物理系教授少,科研普遍较重,所以就无法对教学做太高的要求,有教学天赋和没有的,往往都有需要负责的课程。理论物理方向的清华物理学生有时会到北大去旁听课程。
但是规模小同时意味着本科阶段,你就有更多机会可以接触资源,并和教授进行更多的一对一的交流,我觉得这是清华物理的优势。教授人都很nice,对一个班授课可能会受交流能力的影响,但对一个人就不同了。每个学生只要愿意,都可以获得来自多方面的,针对个人的帮助和指导。
这种小规模的优势在基础科学版扩大规模后稍有弱化,但大三定下方向后还是会凸显出来。
基础科学班开始与数学系合办以后,由于两系办学理念需要融合的时间,导致清华物理近几年的本科生具备了全国物理系最好的数学基础水平-----因为每一个人在开始的时候也同时是数学系的潜在学生。
说完教学说科研,小规模的清华物理更多的采用集中方向进行突破的方式:表面物理,低温强磁场凝聚态,量子计算在最近的几年里引进了国际一流的人才。 其他方向只要你用心调查应该也会发现有一些元老级和大师级的人物在。 北大物理相对而言方向更全,教授更多,也有其中的利弊。既然你想做理论物理,应该对理论物理有所了解,那么想想那个方向是你希望从事的,再有针对性的看看在清华和北大是谁在主持这个方向的研究,我想是更现实的事情。
说完科研说出路。 不是每个想学理论物理的人都end up as a theoretical physician。 理想与现实总有距离。 基础科学班的组织特色就是宽口径,清华物理也有培养各方各面学生的传统---电子,生物物理,材料,金融等等-----没有一条路是封死的-------但你也会面临更多的迷惘和选择。
如果最终在理论物理的路上走下去,那么多半本科毕业是要出国。在这方面上,统一招生以前,独立存在的基础科学班有很大的平台优势,丝毫不逊于北大物理。而扩大招生以后的2005级目前还没到接受考验的时候。 但客观上说,在基础科学班独立存在的时候,相对的,物理系两个班在出国上则比北大物理的学生面对的困难大很多,这是个reputation的问题。
既然选择了,那就坚持吧!

陕师大物理系毕业好就业吗

任何一个大学毕业是否好就业,并不单单取决于文凭,文凭只是敲门砖,关键取决于能力和潜力。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