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格的基本特征 过度放纵自我人格特质时,会让部属产生什么样的感受?
过度放纵自我人格特质时,会让部属产生什么样的感受?
美国史丹佛大学校长约翰‧汉尼斯(John L. Hennessy)在《这一生,你想留下什么?史丹佛的10堂领导课》一书中提出:真正的自信来自于了解自己的技能和个性,也就是源于谦卑,而非自我。傲慢让我们只看到自己的优势,看不到缺点,忽视他人的长处,因而容易铸成大错。唯有谦卑,我们才看得到自己的弱点,知道如何补强,也才愿意找出自己过度强势的性格,知道如何改善。因此保持谦卑之心能赋予我们信心。
谦卑来自于哪里?作者在书中提出二个观点,可以让我们生出谦卑之心。这二个观点是「能力比我们强的人太多了」以及「成功大抵来自于运气」。唯有带着谦卑的心,才能帮助我们愿意检讨自己,有机会补强弱点与降低过强的性格,才能彻彻底底的改变自己。
过度放纵自我人格特质的表现。每一个人都会潜在的同时拥有DISC这四种人格特质,只是占比不同,总会有一到二个特质表现得特别突出、特别明显,这代表每一个人总是运用这一到二个人格特质在与人相处或组织运作上,如此而已。我们不是要运用DISC来判断或批判哪一型较好,哪一型较不好,而是要学会尊重不同类型的差异,以及善用其差异。接着我们来看看,当我们过度放纵自我人格特质时,会让部属产生什么样的感受!
掌控型领导者过度放纵自我的表现:
掌控型的领导者一心只想达成任务,常常会将人际关系抛到脑后,当面临压力时言词会变得严苛、尖锐、过于直接,并且不顾他人感受。有些掌控欲特别强的领导者会变成控制狂,通常相当固执自大,心胸会变得狭隘,任何阻挡他们迈向目标、完成任务的人,都会被直接辗压过去。
感觉型领导者过度放纵自我的表现:
感觉型的领导者总是带着过度乐观的个性,常会演变成不切实际的空想。过度乐观的个性会让他们常常忽略现实状况,让他们满腔的热血变成空谈,因为他们多不在乎事情的细节,也不关心是否过于理想化,所以总是运用夸张的说词以及过度渲染的口才,来说服部属加入他们的梦想行列,但常因无法有效的时间管理,以及没有具体的目标截止日期而导致手忙脚乱,最后不了了之。
支援型领导者过度放纵自我的表现:
支援型的领导者因为过度被动与依赖的个性,常自我感觉良好或规避不安全感而拒绝改变。他们喜欢和谐的团队氛围,当面对职场上的难题或遇到不合理的事情时,常常拖延处理或不敢开口据理力争,所以容易产生被害者的心态。支援型的领导者不敢要求、不敢发号施令,总是散发出不安与没自信的感觉,令部属无所适从。

谨慎型领导者过度放纵自我的表现:
谨慎型的领导者因为过度追求程序、细节、品质,这样的领导者无疑是一个完美主义者。他们总是对人严苛、挑剔,忽略部属的感受,在团队里常常没有一件事是看得顺眼的。他们过度追求完美的个性,遇事情需要长时间的思考,而且裹足不前,所以会变得太过保守、太过僵化而缺乏弹性,也不太愿意接受新的想法与作法。
从上面的举例可以发现,为什么领导者需要调整自己的风格、降低自己特别突出的个性?因为过度放纵自我的个性,就是在人际上筑起一道高墙,将自己闭锁在自己的风格世界里,无法理解及接纳他人的观点。虽说毋须特意去改变自我,但当发现有过度放纵自我性格时,就得收敛,因为过度放纵自我,容易造成部属的压力、紧张。领导者学习将最明显的个性加以收敛,就是改变自我、创造最佳团队的关键步骤。我们可以从下列几项行为开始改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