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各种植物的资料大全 河南科技学院详细资料大全

火烧 2021-06-25 03:36:26 1059
河南科技学院详细资料大全 河南科技学院(He a I titute of Scie ce a d Tech ology)位于中原名城新乡市,是一所省属普通本科院校。学校始建于1939年,前身为gcdz

河南科技学院详细资料大全  

河南科技学院(Henan Institut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位于中原名城新乡市,是一所省属普通本科院校。

学校始建于1939年,前身为gcdzg早期创建的延安自然科学院大学部生物系,历经北方大学农学院、华北大学农学院、华北大学农学院长治分院、北京农业大学长治分校、平原农学院、百泉农业专科学校、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等时期。2004年5月,经教育部批准,更名为河南科技学院。

截至2018年12月,学校占地面积2176亩,校舍面积62万平方米,图书馆各类文献资源总量达288万册(种),中外文期刊1500余种;建有省、部级重点实验室、重点学科开放实验室、国际合作实验室、工程实验室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32个;学校设21个教学学院,65个本科专业,学科专业涵盖农学、工学、教育学、管理学、文学、理学、经济学、法学、艺术学等9大学科门类;有教职工1638人,全日制普通在校生27214人,形成了以本科教育为主体,兼有研究生教育、高职教育、成人高等教育等多层次、多科性的办学格局。

各种植物的资料大全 河南科技学院详细资料大全

基本介绍

硕士点:学术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2个
专业学位授权类别7个主管部门:河南省学校官网::hist.edu中文名:河南科技学院外文名:Henan Institut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简称:河科院(hist)创办时间:1939类别:公立大学类型:省属普通本科属性:省属高等院校 
卓越教师培养计画现任领导:李成伟校长 院系设定:生命科技学院,食品学院,化学化工学院,人文学院,数学科学学院院训:崇德尚能,知行合一地址:河南省新乡市华兰大道东段院校代码:10467主要奖项: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基本信息,校园风光,知名校友,历史沿革,办学实力,师资力量,院系专业,学科建设,办学成果,对外交流,图书馆,学术科研,科研机构,科研成果,学术资源,学校荣誉,文化传统,校训校徽,校歌,学校文化,知名校友,现任领导,

历史沿革

河南科技学院前身是渊源于延安自然科学院生物系的北京农业大学长治分校和平原省立农业学校。大系列图 1949年8月,平原省立农业学校创建。 1951年,平原省立农业学校、北京农业大学长治分校合并升格为平原农学院(本科)。 1952年,平原农学院参与多个院校的合并:部分并入河北农学院,发展为现河北农业大学;部分参与合并升格为河南农学院,发展为现河南农业大学;部分合并升格为北京机械化农业学院,后发展为北京农业机械化学院、北京农业工程大学,现参与合并组建中国农业大学;兽医组参与合并升格为内蒙古畜牧兽医学院,相继发展为现内蒙古农牧学院、内蒙古农业大学;森林系参与合并升格为北京林学院,现发展为北京林学院。 1953年平原农学院改建为百泉农业学校。 1954年,陕州棉校并入百泉农业学校(中专)。 1957年,百泉农业学校(畜牧/兽医专业)改建为郑州畜牧兽医学校,后发展为郑州畜牧兽医专科学校、郑州牧业工程高等专科学校。 1958年,百泉农业学校升格为百泉农学院(本科),百泉农业学校撤消。 1959年,百泉农学院更名为新乡专区农学院。 1959年,新乡专区农学院改建百泉农业专科学校(大专)。 1962年,郑州水利专科学校(部分)并入百泉农业专科学校。 1987年,百泉农业专科学校升格为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本科)。 2004年,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更名为河南科技学院(本科)。 2014年12月5日,入选卓越教师培养计画。

办学实力

师资力量

主楼截至2015年11月,学校有教职工166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1302人,博士、硕士生导师214人,“双聘院士”和中原学者7人,省、校级特聘教授24人,教授135人,副教授468人,博士358人,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科技管理专家、国家有突出贡献专家、河南省优秀专家、享受河南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7人,全国模范教师、优秀教师12人,河南省教学名师、河南省学术技术带头人、河南省优秀教师、河南省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等158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画、河南省杰出人才创新基金、河南省杰出青年科学基金、河南省高校杰出科研人才创新工程、河南省高校科技创新人才支持计画等项目获得者46人。聘请中科院院士赵其国、盖钧镒、成卓敏,中国工程院院士张改平、陈焕春、喻树迅、吴孔明、陈宗懋、程顺和等70余名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为兼职教授、客座教授。河南省创新型科技团队: 动物病毒病防控研究团队(2010年) 河南省高校科技创新团队: 时间 带头人 研究方向 2013年 马汉军 农产品深加工及质量安全控制 马金友 Rab蛋白对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感染的应答及其在抗病毒免疫中的作用 牛红英 多环核苷的设计及合成方法学研究 (注:省高校科技创新人才支持计画) 2008年 王选年 动物病毒致病及免疫机制 茹振钢 作物分子遗传育种 河南省高校教学团队: 农科基础化学教学团队(2013年) 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教学团队(2012年) 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教学团队(2011年) 作物遗传育种教学团队(2007年) 动物疫病防控教学团队(2007年)

院系专业

截至2018年4月,学校设19个教学学院,65个本科专业,学科专业涵盖农学、工学、教育学、管理学、文学、理学、经济学、法学、艺术学等9大学科门类。学校有国家级特色专业、国家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国家级职教师资专业建设点专业和国家级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画改革试点专业15个,河南省特色专业、名牌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22个。学校办有成人教育学院和民办独立学院——新科学院:河南科技学院成人教育学院、河南科技学院新科学院。 院系设定 河南科技学院生命科技学院 河南科技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 河南科技学院艺术学院 河南科技学院动物科学学院 河南科技学院资源与环境学院 河南科技学院服装学院 河南科技学院化学化工学院 河南科技学院软体学院 河南科技学院体育学院 河南科技学院信息工程学院 河南科技学院数学科学学院 河南科技学院文法学院 河南科技学院外国语学院 河南科技学院园艺园林学院 河南科技学院食品学院 河南科技学院机电学院 河南科技学院教育科学学院 河南科技学院马克思主义教育学院 河南科技学院高等职业教育学院 (院系设定参考资料)国家级特色专业: 农学 食品科学与工程 省级特色专业: 生物工程 国际经济与贸易 机电技术教育 套用电子技术教育 烹饪与营养教育 食品工程 动物医学 省级名牌专业: 园艺 农学

学科建设

截至2013年11月,学校拥有4个省级重点一级学科,5个省级重点二级学科,4个一级学科硕士点、21个二级学科硕士点。硕士学位授权学科及重点学科:所属二级学院一级学科(4个)二级学科(21个) 河南科技学院生命科技学院 0901作物学 090101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
090102作物遗传育种
0901Z1作物生物技术
0901Z2作物生理学 河南科技学院动物科学学院 0906兽医学 090601基础兽医学
090602预防兽医学
090603临床兽医学
0906Z1动物生物化学与分子遗传学
0906Z2兽医生物工程 河南科技学院园艺园林学院 0902园艺学 090201果树学
090202蔬菜学
090203茶学
0902Z1观赏园艺学
0902Z2景观园艺学 河南科技学院食品学院 0832(0972)食品科学与工程 083201食品科学
0832Z1食品行销工程
0832Z2食品加工装备及其自动化
097202粮食、油脂及植物蛋白工程
097203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
097204水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 河南科技学院资源与环境学院 090402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注:上表中标的为省级重点学科,参考资料;另两个省级重点二级学科为:高等教育学、植物学。 )

办学成果

2001年至2013年,学校完成教育部教改项目8项、河南省教改项目50项;先后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省级教学成果奖43项。其中“实施‘四双工程’,培养‘双师型’职教师资的研究与实践”改革项目,为全国首创模式,2005年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四双工程”即教学计画突出教育教学技能和专业技能双技能训练,学生和师资培养要求教师型和技师型双师型素质,实习场地采取校内外教育教学实习和专业实习双基地建设,学生考核实行学历证书和专业技术等级证书双证书制度。 ) 截至2013年,学校有省级精品课程15门、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1门、双语课程1门。 省级精品课程: 高等数学(2005年) 分子生物学(2005年) 肉品工艺学(2009年) 基因工程(2008年) 生态学(2007年) 基因工程Geic Engineering(2011年) 公共关系学(2008年) 生物化学(2006年) 动物免疫学(2010年) 心理学(2010年) 蔬菜栽培学(2009年) 植物化学保护(2005年) 动物病理学(2006年) 管理学(2005年) 微生物学(2011年) 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 高等数学(2013年) 双语课程: 肉品工艺学(Meat Science and Technology)(2012年)

对外交流

洛阳校友捐赠学校坚持开放办学。积极开展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先后与德国、澳大利亚、西班牙、美国、英国、荷兰、加拿大等多所国外高校建立了校际友好关系,与美国布瑞纳大学、韩国江原大学、荷兰农业学生交换及学习访问基金会等开展了合作办学,常年聘有美、英等国的外籍专家任教。

图书馆

河南科技学院图书馆与学校同期创办于1949年;东区新图书馆大楼于2012年建成并投入使用,馆舍面积达3.2万平方米。现已形成了以农、工、管理为主体,涵盖人文、教育、经济、法律、艺术等多学科,虚拟馆藏和实体馆藏互为补充的较为完整的馆藏体系。图书馆正门图书馆设有采编部、流通部、阅览部、情报部、技术部、信息素质教育教研室和办公室,负责文献的采购、分编、流通阅览、情报开发及文献检索课的教学等,为学校的教学、科研提供全方位的文献信息服务。

学术科研

科研机构

截至2013年9月,学校拥有有河南省院士工作站、河南省工程实验室、河南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河南省重点学科开放实验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河南省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河南省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等省(部)级学科平台18个。建有国家级现代蜜蜂产业技术综合试验站,全国唯一小麦根系走廊。省级重点学科开放实验室: 河南科技学院作物栽培生理实验室 河南科技学院作物分子育种实验室 省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 小麦育种重点实验室 棉花育种与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

科研成果

2008年至2013年9月,学校累计发表学术论文7004篇,其中SCI、EI、ISTP收录431篇;获得省部级成果奖37项,其中,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获得国家发明专利3项。2013年在承担“863”、“97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科技支撑计画、河南省重大科技专项等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273项,在研经费6200万元。王清连教授主持的双价转基因抗虫棉花新品种“百棉1号”,2009年通过国家农作物新品种审定,获国家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证书和植物新品种权证书,在全国大面积种植并推广到吉尔吉斯斯坦等中亚国家。 茹振刚教授培育的小麦新品种“百农矮抗58”,2005年通过河南省和国家审定,被农业部推介为黄淮麦区主导品种,2010年荣获河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013年申报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并顺利通过专家评审。截至2013年8月,“矮抗58”全国累计收获面积2.3亿亩,增产小麦86.7亿公斤,实现增产效益170多亿元。“矮抗58”已成为中国种植面积在4000万亩以上的特大品种,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国家粮食核心区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

学术资源

截至2013年9月,学校图书馆中外文藏书总量213万册(种),其中纸质图书115万册,电子图书98万种,报刊1300余种,中外文资料库29个。

学校荣誉

先后荣获全国大学生社会实践先进单位、河南省文明单位、河南省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河南省教学改革先进单位、河南省教师培训先进单位、河南省科技创新十佳单位、河南省高等学校数位化校园示范单位等50余项荣誉称号。

文化传统

校训校徽

校训:崇德尚能,知行合一 “崇德”,出自《论语·颜渊》:“主忠信,徙义,崇德也。”就是崇尚和发扬高尚的道德品质,指学校希望广大师生注重思想道德修养,以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现代文明为己任,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亦体现了学校“德育为先”的办学理念。 1939年版本校徽 “尚能”,即重视能力培养和提高,要求教职工具有较强的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能力;要求学生不断提高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交流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等各种能力。 “知行合一”,语出明朝思想家王阳明“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知行合一”就是理论联系实际,理论与实践统一,意在要求全校师生既要追求新知、努力学习,又要勇于实践、敢于创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校徽(见右图):

校歌

《河南科技学院校歌——托起明天的太阳》,作词:冯建业等集体,作曲:平黎明。歌词: (独唱)滔滔黄河,巍巍太行,中原大地,有座知识的殿堂;滔滔黄河,巍巍太行,中原大地,有座知识的殿堂。与共和国同岁,在奋进中成长;自立自强是你的品格;辛勤耕耘,换来桃李芬芳。 (合唱)我美丽的校园你铸就辉煌,我可爱的校园你放飞绿色希望,我美丽的校园你走向未来,我可爱的校园你托起明天的太阳。(重复) (独唱)滔滔黄河 ,巍巍太行 ;中原大地,有座知识的殿堂;滔滔黄河 ,巍巍太行 ;中原大地,有座知识的殿堂。具有优良传统,更有远大理想;求是创新是你的精神;奋力登攀,志做祖国栋梁。 (重复合唱部分)

学校文化

传统 求真务实,敬业奉献。 精神 艰苦奋斗,自强不息。 校风 自立自强,求是创新。 参考资料及释义:教风 严于修身,勤于治学。 参考资料及释义:学风 勤学善思,明辨笃行。

知名校友

杜英民 法务部劳教局巡视员、法务部原劳教局副局长兼直属煤矿管理局局长 余学友 河南省驻马店市委书记 李柳身 河南省水利厅党组书记、厅长 武国定 河南省许昌市委书记、市人民政府市长 赵继祥 河南省三门峡市人大主任 王太峰 原河南省焦作市政协主席 穆仁先 河南周口市政协主席 孔德钦 河南濮阳市原政协主席 张社魁 河南漯河市政协主席 刑涛 河南鹤壁市人大副主任 侯趁意 河南焦作市原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 刘国相 河南濮阳市政协副主席 王璋 政协郑州市第十三届委员会主席 张生起 河南南阳市副市长 马万杰 河南省委委员、省农科院院长 崔丙亮 河南济源市人大副主任 高永华 河南省舞钢市委书记

现任领导

校本部 党委书记 周志远 党委副书记、校长 李成伟 党委副书记 冯启高 副校长 冯启高、苗双虎、 杨松璋、梅宪宾、何松林、刘莉莉(女) 纪委书记 贺 杰(参考资料)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