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个人资料介绍 诺鲁详细资料大全
诺鲁详细资料大全 诺鲁共和国(英语:The Re u lic of Nauru,诺鲁语:Ri u lik Naoero),简称诺鲁,位于中太平洋、赤道以南约60公里处,由一独立的珊瑚礁岛构成,全岛长6
诺鲁详细资料大全
诺鲁共和国(英语:The Republic of Nauru,诺鲁语:Ripublik Naoero),简称诺鲁,
位于中太平洋、赤道以南约60公里处,由一独立的珊瑚礁岛构成,全岛长6公里,宽4公里,海岸线长约30公里,最高点海拔61米。全岛3/5曾为磷酸盐所覆蓋。属热带雨林气候,年均气温24℃-38℃,年均降水量1500毫米,有“天堂岛”之称。诺鲁陆地面积21.1平方公里,海洋专属经济区面积32万平方公里,是世界上最小的岛国。
诺鲁人是密克罗尼亚人的一支,为马莱人、美拉尼西亚人和玻里尼西亚人的混合类型。随着磷酸盐储量的枯竭和采矿带来的环境恶化,加上管理全岛财富基金的减值,诺鲁政府求助于一些不寻常的方法来获得收入。
1990年代,诺鲁成为一个避税天堂和洗钱中心。自2005年起,诺鲁接受澳大利亚政府的援助,作为回报,诺鲁建立一个拘留所处理那些非法进入澳大利亚的难民。

基本介绍
中文名称:诺鲁共和国 英文名称:The Republic of Nauru 简称:诺鲁所属洲:大洋洲首都:不设首都,行政管理中心在亚伦 主要城市:亚伦国庆日:1968年1月31日国歌:《诺鲁,我们的家园》国家代码:NRU官方语言:英语 货币:澳大利亚元 时区:UTC+12政治体制:总统制共和制国家领袖:总统:巴伦·瓦卡人口数量:约1.3万人(2017年) 人口密度:452.5人/平方公里(2016年) 主要民族:诺鲁人 主要宗教:基督新教、天主教 国土面积:21.1平方公里 水域率:0.57%GDP总计:1.021亿美元(2016年,国际汇率) 人均GDP:7821美元(2016年,国际汇率)国际电话区号:+674国际域名缩写:.nr道路通行:靠左驾驶国家格言:“主的旨意至高无上”气候:热带雨林气候主要机场:诺鲁国际机场国际组织:大英国协主要湖泊:布阿达湖所属大洲:大洋洲水域面积:32万平方公里主要学府:南太平洋大学分校 历史沿革,自然环境,区域位置,地形地貌,气候特征,自然资源,行政区划,区划,首都,国家象征,国旗,国徽,国歌,人口民族,政治,宪法,议会,政府,司法机构,政党,总统,经济,体制,资源,农渔业,财政金融,对外贸易,文化,语言,宗教,节日,军事,交通,公路,铁路,水运,空运,社会,民生,教育,体育,卫生,新闻出版,通讯,外交,基本国策,与澳关系,与中国关系,旅游,风情,物产,快乐岛,景点,历史沿革
主词条:诺鲁历史诺鲁是一个珊瑚岛;是世界上最小的岛国,诺鲁人在这个岛上生活的历史有千年之久。尽管诺鲁不大,却多次被他国占领。诺鲁1798年,英国船长约翰·费恩指挥下的“猎手”号(一说美国亨特号捕鲸船)发现了诺鲁岛,当时把它命名为快乐岛。 1888年该岛被德国吞并,沦为德意志帝国殖民地,始称诺鲁,并入德国马绍尔群岛保护地。19世纪90年代发现岛上有丰富的磷酸盐资源,1901年英国人获准在此开采磷酸盐。 1914年11月,第一次大战期间,英国人雇佣澳大利亚远征军占领了这座岛屿,结束了德国统治。 1919年,国际联盟将诺鲁划归澳大利亚、英国和纽西兰共同托管,由澳代表三国行使职权,而磷酸盐开采则由英国磷酸盐委员会把持。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1942年),诺鲁被日本占领,1945年,澳大利亚占领诺鲁,结束日本统治。 1947年成为联合国托管地,诺鲁再次交由澳、英、新共同托管,由澳大利亚代表三国管理。 1964年,诺鲁开始进行争取独立和磷酸盐控制权的斗争。联合国曾提出将诺鲁人迁往澳大利亚北面的克蒂斯岛定居,遭到诺鲁人的强烈反对。 诺鲁 1968年1月29日通过宪法。1月31日,诺鲁共和国获联合国同意宣布独立,哈默·德罗伯特出任首任总统。同年11月,诺鲁成为大英国协特别成员国(无权出席大英国协政府首脑会议)。 1970年,诺鲁赎回英国磷酸盐公司的资产,获得磷酸盐的控制权。 1995年,为抗议法国在南太平洋地区恢覆核试验,诺鲁政府宣布自9月6日起中止与法国的外交关系。 1999年9月15日,诺鲁被接纳为联合国成员,成为人口最少的联合国成员国。 2000年6月,七国集团反洗钱机构金融工作组将诺鲁列入洗钱黑名单。2002年12月20日,布希政府宣布开始对遏阻恐怖分子利用其银行体系洗钱不力的乌克兰与诺鲁采取惩罚措施。诺鲁在外开设的多家银行因从事洗钱被迫在2003年关闭。自然环境
区域位置
诺鲁位于太平洋中部,北距赤道约41公里,东离夏威夷4160公里,西南隔索罗门群岛距澳大利亚悉尼4000公里,东距吉里巴斯306公里。为一个椭圆形珊瑚岛,全岛长6公里,宽4公里,海岸线长约30公里,总面积24㎞ 2。 诺鲁鸟瞰地形地貌
诺鲁最高海拔70米。诺鲁岛上没有河流,唯一的一个湖泊布阿达湖也是咸水湖,虽然降水很多,但小岛的表面透水性很强,所以岛上几乎没有淡水,饮用水都需进口。气候特征
诺鲁属热带雨林气候,森林占40%,气温24-38℃,年平均降水量1500毫米。自然资源
千万年来,有数不清的海鸟来到这个小岛上栖息,在岛上留下了大量的鸟粪,经年累月,鸟粪起了化学变化,成为一层厚达10米的优质肥料,人们称之为“磷酸盐矿”。全岛3/5被磷酸盐所覆蓋,只有沿岸有一窄条平地。诺鲁地图行政区划
区划
诺鲁全国分14个区。分别是:艾沃区(Aiwo District)、阿纳巴尔区(Anabar District)、阿内坦区(Aan District)、阿尼巴雷区(Anibare District)、拜蒂区(Baiti District)、博埃区(Boe District)布埃达区(Buada District)、代尼戈莫杜区(Denigomodu District)、埃瓦区(Ewa District)、伊朱区(Ijuw District)、亚伦区(Yaren District)、梅嫩区(Meneng District)、尼博克区(Nibok District)、瓦博埃区(Uaboe District)。首都
诺鲁无正式首都,政府机关设在亚伦区。国家象征
国旗
诺鲁国旗呈横长方形,长与宽之比为2∶1。旗地为蓝色,中央有一道黄条横贯旗面,左下方有一颗白色的12角星。黄条象征赤道,其上半部的蓝色象征蓝天,下半部的蓝色象征海洋,12角星象征诺鲁原来的12个部落。国徽
诺鲁国徽中心图案为盾徽。盾面上半部由小方格组成,其中的十字联结三角形图案是磷酸盐矿采矿者的标志。盾面下半部左边是军舰鸟,右边为一支“托马诺”绿枝和花朵。盾徽上端是一颗白色12角星,星之上的绶带上写着“诺鲁”,两侧饰有绿色椰树叶和蓝色芭蕉叶。下端的绶带上用英文写着“上帝的意旨第一(主的意志至高无上)”。诺鲁国歌
《诺鲁,我们的家园》人口民族
2017年诺鲁居民约1.3万人,58%为诺鲁人,属密克罗尼西亚人种,其余为其他太平洋岛国人、华人、菲律宾人和欧洲人后裔。另有约2000诺鲁人居住在澳大利亚。英语为官方语言,通用诺鲁语。居民多数信奉基督教新教,少数信天主教。诺鲁人政治
宪法
1968年1月29日通过,5月17日生效。宪法规定,诺鲁实行共和总统制。 诺鲁总统为国家元首,也是政府首脑,由议会从议员中选举产生。议会
诺鲁议会为一院制,由18名议员组成,任期3年,议长由议员推举产生。总统由议会选举产生。本届议会于2016年6月组成。议长路塞里尔·布拉曼。政府
实行总统制。政府由总统及其任命的部长组成,对议会负责。司法机构
根据1968年宪法设最高法院,下设地区法院和家庭法院。在大多数情况下,以澳大利亚高等法院为终审法院。最高法院是最高司法机构,由首席法官主持,拥有初审管辖权和抗诉管辖权。地区法院由常驻地方法官主持。最高法院和地区法院都是诉讼法院。家庭法院由3名法官组成。首席法官还是公务部门和警察部门抗诉委员会主席。现任大法官斐济人乔尼·马德瑞维维(Joni Madraiwiwi),2014年9月任现职。政党
诺鲁无正式政党。1987年,前总统凯南·阿德昂创立诺鲁第一个也是唯一的政党——诺鲁民主党。总统
巴伦·瓦卡。1959年12月31日生。2003年5月成为议员。2003年5月至8月、2004年6月至2007年12月斯科蒂政府时期任教育部长。2013年6月11日起任现职,2016年6月连任。经济
体制
诺鲁为单一经济,曾经是太平洋岛国首富,主要收入来源是向澳大利亚、纽西兰出口磷酸盐。农产品十分有限,主要是椰子(1992年椰子产量2000吨,养猪3000头)。几乎所有食品和饮用水都依赖进口。渔业资源较丰富,待开发。由于磷酸盐矿即将枯竭(至多再开采二至三年),诺鲁利用出口磷酸盐的收入在国外进行了大量房地产投资,但多数项目经营不善,效益不佳。1989年,瑙政府开始出现财政赤字。诺鲁 1995年,诺鲁银行崩溃,瑙政府陷入严重的财政危机。1995/1996财年,瑙政府收入2340万美元,支出6480万美元。为解决财政问题,瑙政府采取了出售其航空公司5架飞机和3艘轮船以及瑙国护照、限制货币外流等措施,并在亚洲开发银行的支持下开始实行全面改革计画。1994年,瑙向国际法院起诉英国磷酸盐委员会(澳、英、新为成员)在1920年至1968年期间挖掘磷酸盐时毁坏耕地、破坏环境,获得澳大利亚赔偿1.07亿澳元,在二十年内逐年偿付。 诺鲁主要依靠开采和出口磷酸盐维持居民的高收入,年均收入最高曾达8500美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在南太居首位。为改善单靠磷矿收入的局面,并为将来磷矿枯竭后准备出路,诺鲁在国外有大量房地产投资。财政收入主要来自磷酸盐矿的巨额收入和国外的房地产长期投资。 主要依靠磷酸盐出口、发放捕鱼证和外销热带水果,严重依赖外援和举债。 2017年主要经济数据 国内生产总值 1.14亿美元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 8343美元 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 11.6% 货币 无本国货币,通用澳元资源
磷酸盐资源丰富,向澳大利亚、纽西兰出口磷酸盐是主要收入来源。20世纪七八十年代,其年产量和出口量约为100万-150万吨。自90年代始,产量逐年下降。 1989年,诺鲁向国际法院起诉澳大利亚,要求澳对在瑙独立前因开采磷酸盐造成的生态破坏予以赔偿。1993年,瑙澳达成庭外和解,澳同意赔偿瑙1.07亿澳元,以现金支付其中5700万澳元,用以建立信托基金,另5000万澳元分20年逐年拨付(每年平均250万澳元),用于双方商定的项目。农渔业
农产品十分有限,主要是椰子、香蕉、凤梨等。几乎所有食品和饮用水都依赖进口。 渔业资源较丰富,瑙拥有200海里专属经济区,多鲔鱼,但捕捞能力有限,每年潜在捕鱼量约为4万多吨,待开发。每年政府通过发放捕鱼证方式获得的收入约600万-800万澳元。 诺鲁渔业公司,1979年成立。财政金融
1989年瑙政府开始出现财政赤字。1995年诺鲁银行崩溃,瑙政府陷入严重的财政危机。1999年7月至2003年6月,瑙财政赤字累计达5849万澳元。为解决财政问题,瑙政府采取了出售5架飞机、3艘轮船以及诺鲁投资者护照、限制货币外流等措施,但收效甚微。瑙债台高筑,欠美国通用电气金融公司2.4亿澳元的高息贷款,瑙在澳资产被债权人委托的资产监管人拍卖;欠美国进出口银行1880万美元的债务。 2003年,诺鲁在外开设的多家银行因从事离岸金融业务,遭西方指责和制裁,银行业务亦遭冻结。2004年以来,瑙议会通过一系列法案,限制境内金融不法行为。 诺鲁银行:1976年成立;政府所有;资本1200万;储备额1.23亿,储蓄额1.41亿(1994.12)。 联合银行公司:1990年成立,资本300万美元,储备额2530万美元,储蓄额2.325亿美元(1996.12)。 诺鲁保险公司:1974年成立。 财年财政收支情况(资料来源:诺鲁财政部) 万澳元 1998/1999 2001/2002 2002/2003 2003/2004 2004/2005 收入 3870 3265 3990 1365 1350 支出 3720 7139 5198 1361 1350 差额 150 -3874 -1208 4 0对外贸易
1996年,外贸总额为6742万澳元,其中进口2942万澳元,出口3800万澳元。1997年,外贸总额为7218万澳元,其中进口3818万澳元,出口3400万澳元。 主要出口磷酸盐,进口食品、饮用水和各种生产、生活用品。 2003年主要出口对象国为日本、印度、韩国、澳大利亚、英国,进口对象国为澳、马来西亚、美国、印度尼西亚、英国。 主要贸易伙伴有澳大利亚、纽西兰、斐济、日本和美国等国家和地区。主要出口磷酸盐,进口食品、家电、日用品、五金和建材等。文化
语言
英语为官方语言,通用诺鲁语。诺鲁语是诺鲁的国语,是一个特别的太平洋岛国语言,约96%诺鲁人在家中使用。由于诺鲁语只套用在国内,所以英语被广泛地使用,尤其是在政府和商业上。宗教
诺鲁人的主要宗教信仰是基督教(2/3是新教,1/3是天主教),另有约10%人是巴哈伊信仰,所占比例是世界上最高的,另有9%人信奉佛教及2.2%是穆斯林。宪法清楚写明人民享有宗教自由,但有某些情况下政府会限制此权利,如限制耶稣基督后期圣徒教会活动和耶和华见证人会员,他们主要都是外劳,受雇于政府的诺鲁磷酸盐公司。节日
新年:1月1日 独立日:1月31日 复活节:3月29-4月1日 宪法日:5月17日 安加姆节(返乡日):10月26日 圣诞节:12月25-26日军事
诺鲁没有军队,所拥有的全部武装力量是100名警察,防务由澳大利亚协助。交通
公路
诺鲁有环岛沥青公路,截至2011年全长24公里,其他公路6公里。铁路
截至2011年,诺鲁铁路全长3.9公里,用来连线岛屿中部的磷酸盐矿区和西南岸的加工厂。水运
诺鲁有客货船多艘,行于澳大利亚、太平洋岛屿,日本和美国西海岸之间。有货船定期来往于澳大利亚和诺鲁。截至2011年,瑙渔业局有2条捕鱼船、有2个小码头,其中1个是货运码头,可通过驳船转运装卸货物,另一个为供渔船出入的小码头。诺鲁太平洋航运公司,1969年成立。空运
诺鲁航空公司靠从澳大利亚诺福克航空公司租借的一架旧波音737-300型客机维持经营,并更名为OUR航空公司。每周沿澳大利亚布里斯班—诺鲁—吉里巴斯塔拉瓦—斐济楠迪航线往返一次。社会
民生
世界上所有独立的共和国中,诺鲁的领土面积是最小的,然而它的人均国民收入却很高,人均收入4600澳元。国民的福利待遇较西方国家毫不逊色。 诺鲁政府建立了一个全面社会福利体系,向全体诺鲁公民提供免费住房、照明和免费医疗。教育
诺鲁对6-16岁的少年儿童实行免费义务教育。少量学生在斐济接受高等教育,政府提供奖学金。另接受澳大利亚、泰国、太平洋岛国论坛等提供的奖学金。南太平洋大学在诺鲁设有分校,此前学生须赴澳纽等地就读大学。诺鲁识字率是96%,文盲率1.3%(1998)。1所师范学校,学生10人,教师1人(1995)。体育
1996年,诺鲁首次派出三名举重选手参加了亚特兰大奥运会。在随后的悉尼奥运会上,诺鲁的第一位奥运参赛女运动员也在举重台上亮相。从1996年--2004年的三次夏季奥运会诺鲁都参加了,他们的派出的运动员都集中在举重项目上。其中96年3名、2000年2名、2004年3名。卫生
诺鲁政府实行免费医疗,有1所医院、3名医生。另有古巴援瑙医生11名。糖尿病、癌症等非传染性疾病高发。 2010年11月,世界卫生组织(WHO)发布了“2010年肥胖率最高的国家”排名,诺鲁以多达95%的人口身高体重指数指数高出世界平均,成为全球“最肥的国家”。诺鲁人亦是世上最多上患上2型糖尿病之一,约40%人受影响,而美属萨摩亚有47%,托克劳有44%。其它相关的重要疾病如心脏病和肾病。2009年诺鲁男性的平均寿命为60.6岁,女性为68岁。新闻出版
诺鲁政府不定期出版《公报》,有英文版和诺鲁文版,当地和海外新闻;免费赠阅。《中央星报》:1991年成立;双周刊。 诺鲁广播电台(1968年成立)、诺鲁电视台均为官方机构,播放议会会议情况、诺鲁新闻等。 诺鲁广播电台转播澳大利亚广播公司(ABC)节目。诺鲁电视台转播ABC、卫视体育台(STAR-SPORTS)等外国电视节目。通讯
诺鲁有免费国内和国际电话服务,包括网际网路服务。2004年有电话约400门,但电讯设施落后,各项服务时常中断。外交
基本国策
诺鲁奉行不结盟政策,主张同各国友好相处。诺鲁是联合国、大英国协、国际展览局、亚洲开发银行、太平洋岛国论坛、南太平洋委员会和太平洋共同体等组织成员。与英、美、法、日、澳、新、加、俄以及其他南太岛国等52个国家建有外交关系。澳大利亚是诺鲁最大援助国,并在诺鲁设立难民甄别中心,近年来每年向瑙提供援助约2700万澳元左右。Nauru 诺鲁在墨尔本设有总领事馆,在斐济苏瓦设有高专署,在纽约设有常驻联合国代表团(兼驻美国大使馆),在新德里和伦敦分别设有名誉领事,在纽西兰、西萨摩亚、中国等国和地区设有办事处。澳驻斐济高专兼任驻瑙高专,美驻斐大使兼任驻瑙大使。2005年1月,瑙总统斯考蒂访问泰国,与泰正式建立外交关系,并在曼谷设立总领馆。 诺鲁于1986年7月签署了南太平洋无核区条约,1999年9月诺鲁被接纳为联合国成员。 诺鲁机场 诺鲁是大英国协的特殊成员国,参加大英国协部长级会议和其他官方或非官方会议,享有大英国协成员国的全部权益,但不参加大英国协首脑会议。 诺鲁参加一些联合国分支机构和国际组织的活动。这些机构和组织是:万国邮政联盟、联合国亚洲及太平洋经济社会委员会、国际展览局、亚洲开发银行(1993年初加入)、国际电信联盟。 诺鲁的外交重点主要放在寻求外援上。因经费短缺,瑙关闭了部分驻外机构。 2004年8月,第35届太平洋岛国论坛首脑会议期间,瑙正式向论坛请求援助。会议决定由论坛向瑙派驻一名官员,要求论坛秘书长与瑙政府共同制定援瑙计画。 2018年9月,诺鲁举办第49届太平洋岛国论坛领导人会议。与澳关系
外国援助主要来自澳大利亚。由于澳在瑙临时安置非法移民,澳对瑙援助有所增加。澳在瑙派有总领事和移民局官员。 1989年,诺鲁向国际法院起诉澳大利亚,要求澳对在瑙独立前开采磷酸盐造成生态破坏予以赔偿。 1993年,瑙澳达成庭外和解,澳同意赔偿瑙1.07亿澳元,其中5700万支付现金建立信托基金,另5000万分二十年逐年拨付(每年250万澳元),用于双方商定的项目。 2001年12月,瑙澳签署难民问题备忘录,澳在瑙建立难民甄别中心,并向瑙提供1000万澳元援助,用于教育、卫生、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2002年12月,瑙澳签署难民问题第二期备忘录,向瑙提供1450万澳元。 2004年3月,瑙澳签署难民问题第三期备忘录,澳将在2005年6月前向瑙提供2250万澳元援助,并向瑙派出高级财政和警务官员,协助管理。 2004年7月,澳派财政部3名高级官员赴瑙工作,协助瑙进行预算编制、财务审计和资产评估。10月,澳向瑙警察局派出2名高级警务人员协助工作。与中国关系
诺鲁与中国台湾关系始于联合国托管时代。 1968年,诺鲁独立,获得台湾承认。 1975年,诺鲁在中国台湾设领事馆。 1979年,中国驻斐济大使和中国武术团先后访瑙。 1980年5月,诺鲁同中国台湾当局建立“外交关系”。同年,台湾在诺鲁设领事馆。 1982年7月,中国湖南杂技团访瑙。 1990年8月,诺鲁与中国台湾宣布建立"全面外交关系",台湾在瑙的"总领事馆"也升格为"大使馆"。 1991年7月,诺鲁总统伯纳德·多维约戈就我国遭受水灾致函我国政府表示慰问,并捐款1万美元。 1996年,中国同诺鲁双边贸易额为2万美元,皆为中方出口,无进口。 2002年7月21日,诺鲁与中国相互承认并建立大使级外交关系,并与台湾当局“断交”。07月23日,台湾当局宣布与诺鲁“断交”。 2004年4月24-29日,诺鲁哈里斯总统对中国进行工作访问,双方签署了经济技术合作协定。 2005年1月6日,诺鲁共和国总统路德维格·斯考蒂率团抵香港作非正式访问,外交部驻香港特派员杨文昌会见,诺鲁外交与财政部长戴维·阿迪昂、公署吴海龙副特派员参加了会见。2005年1月7日访问广东,双方签定了《中国与诺鲁经济技术合作协定》。5月14日,诺鲁总统斯考蒂不顾中方反复劝阻和交涉,在台北与台当局签署“复交公报”,宣布瑙台“复交”。5月27日,中国宣布中止与诺鲁的外交关系和两国政府间的一切协定。2005年双边贸易额为3万美元,皆为中方出口。 2007年3月,台湾援助诺鲁1550万美元,协助滞留诺鲁的外劳返国。9月6日,台湾cb出访诺鲁。据中国海关统计,2007年双边贸易额为4万美元,皆为中方出口。 2008年1月31日,台湾当局“副总统”吕秀莲以cb特使身份,出席诺鲁国庆大典。旅游
风情
诺鲁位于夏威夷与澳大利亚之间,距赤道56公里,土地面积21平方公里,大小相当于一个中型机场,人口1万多,其中有外籍劳工3000多人。诺鲁人民 诺鲁人具有玻里尼西亚人的特征,体格健壮,头发浓黑,皮肤为棕色,是一个很特别的人种,男子身高平均在1.7 米以上,女子稍矮一些。他们热情好客,擅长捕捉和训练“导航鸟”。岛上居民擅种椰子树、水产养殖。 1798年,英国“猎人”号船长约翰,岛上居民和房屋颇多,岛上的居民生活悠然自得,因此称之为意为“Pleasant”,意为舒适岛。1888年德国占领该岛后,取消了舒适岛的命名,恢复了当地名诺鲁这一称呼。从飞机上俯视诺鲁只能见到一个椭圆形的小圆点,故有人叫它“南太平洋上的一个大头钉”。这个国家太小,因此还有“无土之邦”的称号。这个国家的各种讯息都是口头辗转相传,没有广播,没有电视电台,更没有报刊,因此,又被称为“没有新闻的国家”。 令人奇怪的是,这个国家不设首都。只设有一个行政管理中心,设在岛国西南沿海的亚伦。这个城市有一家商店、一个邮局和一家有十个床位的旅馆。物产
诺鲁出产热带水果、家畜和鱼。它以盛产磷酸盐闻名于世。国民经济主要依靠出口盐。 诺鲁磷矿的开采,始于1907年,迄今已有80多年的历史。诺鲁独立后,政府从英国人手中收回工业的所有权利,渐渐由穷变富。诺鲁每年开采100万吨以上,收入1亿2千多万美元,人均1.5 万多美元,达到了石油富国和已开发国家的水平。快乐岛
在政府丰厚工资和低生活消费的滋润下,诺鲁人享受着一种让其他太平洋岛国生羨的闲暇生活。上班时间很随便,岛上仅余的绿地之一上建起了高尔夫球场,国家电视台的三个频道为岛民们准备了各种娱乐节目。不过,岛上最流行的打发时间的方式是驾车在只有20分钟车程的环岛公路上兜风,喝进口啤酒并把空酒罐掷到窗外,更积极的玩法是举重和饲养一种会捕鱼的海鸟,不过诺鲁人已经不需要靠它们捕鱼为生了。岛上最大的商场“堪佩里”中,食品货架上的饼干比水果和蔬菜要多三倍;餐馆里也很流行油腻的油炸食品。 毫不意外的,诺鲁成为肥胖症和糖尿病研究的典型个案。诺鲁的国民成为全球最肥胖的人口之一,而糖尿病发病率也位居世界第一:大约50%的诺鲁人都患有糖尿病。这虽然与遗传基因有关,但无疑诺鲁人慵懒的生活方式和高脂肪的饮食结构也是重要的诱因。岛上男性平均寿命降到了53岁,比邻近的纽西兰短20多年。 诺鲁前总统哈瑞斯为了号召人们保持健康,开始在该岛一公里长的机场跑道上步行锻炼。但这一举动没有吸引岛民的注意力,他们都去观看一个叫“大就是美”的露天选美比赛了。而哈瑞斯总统本人在他的第一次锻炼就受伤被送往澳大利亚接受紧急治疗。 一位西方国家外交官评价道:“这是生活在那里的人民看不到有必要从事劳动所必然产生的后果,因为一切全都依赖国家。” 诺鲁繁荣的象征是大量的汽车,平均每个家庭有汽车两辆,尽管整个岛上只有一条公路!任何一个家庭都有现代化的设备,例如燃气炉、洗衣机、电视机、电冰柜、录像机等等。虽然很富有,但大部分诺鲁人仍居住在政府为子女多的家庭修建提供的住房里。诺鲁每对夫妇平均生育4-5个孩子。 诺鲁人民奢侈浪费的象征表现在他们的体型上。据统计,90%的诺鲁人身材痴肥。30岁以上的男人体重大多超过150公斤。为什么?因为岛上的传统食品被国家提供的进口食品所代替。来自澳大利亚的肉类在诺鲁比在墨尔本还便宜,甚至连鱼都要进口! 食品结构的改变在慢慢地杀死诺鲁人。他们的平均寿命只有55岁。多数人患有高血压和心脏病。25岁以上的人中,有30%患糖尿病。国家正是这些病痛的制造者!政府获得了磷矿收入的一半利润,用来养活自己的人民。 浪费的纪元始于哈默·德罗伯特总统时代。他实现了磷酸盐矿国有化,目的是使全国人民都能获益。德罗伯特总统及其继任人的巨大错误,是建立了世界上最广泛的福利制度。只需花一点点钱,诺鲁人便能得到房屋、水、电、电话和医疗服务。这座小岛有两座医院,病人全都要求得到来自澳大利亚的专家的照顾,而费用则由国家负担。 Nauru 上学不需要交费,而且有不少人到外国的学校学习,也全部由国家提供学费。培养一名大学生要花22000美元,而其中只有13%的学生能够得到大学文凭…… 诺鲁航空公司是在独立后两年成立的公司。1980年这家公司拥有5架波音飞机。公众舆论指出,德罗伯特总统把那些飞机当成了自己的现代化汽车。人民乘坐飞机只需花很少的钱。结果是,公司从成立以来损失数亿美元。1995年,公司卖掉了3架波音飞机。 当磷矿的收入减少之时,1989年至1994年任职的伯纳德·多威约戈总统不但没有解散航空公司和裁减政府工作人员,反而增加了政府职员! 由于考虑到至20世纪末磷矿资源会逐渐枯竭,德罗伯特政府决定保留一大部分矿产收入进行投资,希望诺鲁人民的后代能够通过这一辉煌的计画继续享受到资源带来的益处。但是,30多年过去了,他们只做到了小规模的投资:在所罗门岛建立了一座啤酒厂,在美国俄勒冈州拥有250公顷森林,在华盛顿有一座办公楼,在澳大利亚墨尔本有一座51层高楼。景点
诺鲁岛的中央有一火山湖,名为“布瓦达拉宫湖”,直径50米,湖周边椰林环绕,红瓦白墙的民居倒映在湖中,不时可见几只白色的小鸟在湖面上追逐嬉戏。布瓦达拉宫湖,恰似天工巧匠给这白色的岛屿镶上了一块缀有绿边的水晶般的明镜,为诺鲁美丽的风光又平添绚丽的色彩。 很赞哦! (1028)